苏河这才猛然发觉,眼前的朱标,与他印象中那位优柔寡断的太子判若两人。
不知从何时起,这位储君已悄然蜕变。
他虽未有朱元璋那般铁血,却也褪去了往日的怯懦,渐渐有了掌权者的沉稳与担当。
“是我先前小看你了。”苏河坦言,“我虽没真刀真枪上过战场,但也知道混战之中,没人会顾及你太子的身份。刀剑无眼,风险太大。”
“苏兄的担忧并非多余,但你也切莫小觑了我。”
朱标语气稍缓,眼中却多了几分肃然:
“骑马射箭、舞刀弄枪,我或许不及诸位将军精湛,但上阵杀敌,我亦有几分底气!毕竟,我自小便在军营中长大,耳濡目染,也学了些保命与杀敌的本事!”
这番话,倒让苏河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这位平日里温润尔雅的太子,竟还有这般经历。
看来,史书上的记载,也未必全然可信。
“行吧,既然陛下都这么安排了,那我就领命。”
苏河松了口气,话里也带了几分释然:
“第一集团军参谋长,我苏河接了!”
说实话,在应天府待了半年,所谓的舒适日子他早就待腻了。
如今有个名正言顺离开都城、去前线历练的机会,他心里其实还挺乐意的。
见苏河点头应下,朱元璋脸上露出几分满意,又对众人道:
“除你三人之外,我还会命蓝玉随你们一同出征。如今北平一带的地形,唯有戍边将士最为熟悉,而蓝玉在戍边军中,亦是数一数二、威望卓著的将领。有他辅佐,你们这支队伍,我才能真正放心。”
满殿老将闻言,皆点头认可。
边境作战,地形复杂,若无熟悉当地情况的戍边老将引路,大军极易陷入迷阵,寸步难行。
朱元璋这一安排,可谓周全。
待众人议完将领调配,苏河又上前一步,神色郑重了几分:
“陛下,虽说对手只是后金余孽,但他们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对敌人掉以轻心,那就是给自己挖坑,最后只会惨败收场。所以我有两个要求:眼下生产出的火器,我要带走七成;还有,军中种植的第一批红薯,我得要三成。”
“至于出征时间,我建议定在今年四月,您看如何?”
他的提议,当即引发殿内讨论。
众人先议火器。
自火炮与弹药研发以来,工匠们连日赶工、昼夜不辍,也只造出两千门大炮、三四万枚弹药,火枪约莫五千支,子弹二十万发。
这般数量,已是倾尽全力的成果。
朱元璋沉吟片刻,最终颔首:
“武器你尽管带走。如今南边与西边皆安定,异族暂无入侵之兆;海域上自开海禁后,海盗匪患也少了许多,暂无战事,留着武器也无用。至于红薯……”
他话锋一转,挑眉看向苏河:
“我倒忘了,军中种植的第一批红薯,收成究竟如何?你一向负责此事,今日便说说,再定是否给你三成。”
原来这些日子,朱元璋忙着筹备大明军事学院的建设与课程排布,竟险些忘了红薯这桩大事。
苏河见状,便也顺势将红薯的种植情况,细细说了一遍。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