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整理了下思绪,缓缓开口:
“苏大哥,如今的情况是这样……父皇设立大明军委会后,军改便已正式推行。首先是从大明近三百万大军中抽调了七十万,按你之前提的法子,每十万人编为一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设一名司令员,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譬如你之前认识的项烈、杨淼,他俩原本是御林军的百户,这次按军衔提拔,现在都成了正校,能统领一个团;千牛卫的鲁凯,现在是大校,手下管着一个一万五千人马的师……咱们第一集团军里,就有他们几个人。”
朱棣特意先从苏河认识的人说起,至于其他将领,苏河要么没听过,要么没见过。
但他也清楚,这些人的能力都仅次于蓝玉那一辈,也就是常说的“淮西二十四将”。
按现在的武将层级,徐达、李文忠等人是洪武年间活着的武将里地位最高的。
蓝玉、沐英、周德兴这些人是第二梯队,算年轻一辈里的佼佼者。
鲁凯这样退到二线的是第三梯队;而项烈、杨淼这种没背景、却有本事的,就得靠实战才能打出名气。像他们这样的人,一个集团军里至少有三十四个。
“中部战区现在有七十万守城大军,以应天府为中心往外辐射。”
朱棣继续说道:“东南西北四个战区还没正式军改,当地将领也就刚知道这事儿。想彻底推行,得派大明军委会的委员去,比如冯胜、常茂那些开国元帅,他们说话才有分量。毕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戍边的将士又都是精锐,想让他们重新训练、听新规矩,难着呢。”
苏河点点头,他也知道,这些事不是自己现在能插手的,眼下最要紧的是摸清第一集团军的情况。
朱元璋让他当参谋长,估计也是因为军中不少人跟他熟,指挥起来不会有人质疑。
“对了。”
苏河忽然想起一事:
“咱们还缺个将军,尤其是熟悉北边环境的。永乐,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朱棣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了,那表情,活像吞了什么难吃的东西。
苏河心里一动,试探着问:
“怎么?莫非是蓝玉?”
封狼居胥,历来是武将毕生追逐的至高荣耀。
而蓝玉,便是距此荣耀不远的能臣悍将。
昔年徐达率军北伐,蓝玉在数场中小型战役中屡建奇功,势头正盛。
他率领麾下将士追击北元残部,杀得敌军溃不成军、狼狈奔逃,若不是粮草补给难以为继,且将士们经连日奔袭早已疲惫不堪,蓝玉定会如岳武穆一般,率军再追数十里,死死咬住敌军不放,不给对方任何喘息之机。
凭此赫赫战功,如今的蓝玉距离徐达那般的勋贵地位,只差最后一场足以震动朝野的大功。
朱棣听闻苏河提及蓝玉之名时,心中虽有不愿承认,却也无可奈何。
事实便是这般。
见朱标点头确认,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而苏河反倒觉得有些意味,开口道:
“看来你父皇为了让你大哥朱标立下一场大功,为日后顺理成章继承大统增添光彩,当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啊。”
若是第一集团军的统帅真为蓝玉,那此次北伐便已是稳操胜券。
要知道,这支部队不仅配备最先进的武器,更有最坚韧的军魂,再加上蓝玉这般机敏善断的指挥者,北方那些陷入混战的部族根本无力抵挡。
此刻苏河才算明白,朱元璋为何会让朱标出征。
有蓝玉坐镇,再加上自己从旁辅佐,即便朱标只是安坐营帐之中,什么也不做,身边的将士们也能将胜利的果实送到他面前,任他取用。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