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苏河下令解散时,将士们仍意犹未尽,站在原地不愿离去。
最后还是蓝玉以军令相劝,他们才整队有序地返回营寨。
还没走下高台,蓝玉便迫不及待地追上苏河,伸手想去拉他的衣袖,语气里满是急切:
“苏大人!您跟陛下到底说了些什么?竟能让陛下点头同意北伐!”
自从陛下主张休养生息后,最憋屈的便是蓝玉这些武将。
文官要晋升,只需有政绩。
辖地富裕、百姓称赞便行,再不济,有上司举荐也能稳步升迁。
可武将不一样,若无军功,哪怕有靠山,论资排辈也轮不到晋升。
对他们而言,要想往上走,唯有打仗一条路。
要么主动出征,要么在防御战中立功,否则一辈子都只能是个普通武官。
苏河闻言,转头看了眼满脸不可置信的蓝玉,又瞥了眼身旁憋笑的朱棣,故意逗他:
“蓝将军这话可就错了,你觉得我是个喜欢打仗的人?就没想着,主动提出北伐的,本就是陛下?”
“什么?”
蓝玉眼睛瞪得溜圆,语气里满是震惊:
“苏大人,您可别跟我开玩笑!真……真的是陛下主动要扩大战事?不是您和四皇子劝的?”
“废话!”
苏河翻了个白眼:
“我可是个热爱和平的人,要不是陛下开口让我跟着去,我才懒得领兵打仗呢!行了,别唠了,赶紧带我去军帐见人,正事要紧。”
说完,他便转身往下走,没给蓝玉再追问的机会。
蓝玉愣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忙快步追上:
“哎!苏大人,您等等我!”
……
军营深处,有一座格外显眼的建筑,其布局与腾龙阁颇有几分相似。
正中央摆着一张长桌,桌旁坐着数十人,无一不是军中将领。
这些人大多是二三十岁的青年才俊,也有几位年长的老将,只是论及本领,终究不及项烈、常禄这些年轻一辈勇猛果决。
不过无论老少,他们皆是浑身战功的功臣。
长桌上方挂着一幅地图,与腾龙阁那幅不同,这幅地图主要向南北两个方向延展,并未涉及更远处的欧洲地区。
此刻帐中众人皆静坐等候,直到帐门被掀开,苏河、朱棣与蓝玉三人并肩走入,径直走到地图下方。
苏河站在中间,帐中所有将领当即起身,抱拳行礼,神色恭敬。
毕竟眼前这人,既是他们的总教官,更是一手将第一集团军打造成劲旅的关键人物。
离苏河最近的,正是项烈与常禄,此外还有几张熟悉的面孔。
这些人早年皆是御林军中的百户,曾与项、常二人一同接受苏河的训练。
后来陛下重用他们,让他们跳过战功直接晋升,也算是军中少有的特例。
苏河的目光落在杨淼身上,语气带着几分熟稔:
“小子,瞧你这军衔,如今倒是出息了。跟我说说,现在能管多少人?”
他其实挺想跟杨淼叙叙旧。
毕竟这小子当年在御林军中就格外聪明,如今能有这般成就,苏河也替他高兴。
但眼下是军议场合,终究要以公事为先,他此行的首要目的,便是摸清第一集团军的将领配置与兵力分布。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