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苏大人,蒸汽机我已经照着您之前给的思路,重新造出了一台足有马车大小的样机!是两台蒸汽机并联而成,启动后,两侧能同步用蒸汽驱动滚轴,再联动杠杆运转。您看什么时候有空,能去郊外的实验室看看?”
这话让苏河着实惊喜。
大半年时间,投入了几百号人和大量钱财,如今总算有了能标志着迈向工业革命的东西。
“双缸蒸汽机?这可太好了!”苏河难掩兴奋,“要是能把这东西装在马车上,大明的运兵、运粮草能力起码能提两个档次,不用在驿站停着换马,就算去远地方,也能省不少马料!”
他喃喃自语着,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更惊人的念头。
他之前只想着把蒸汽机装在火车、马车、帆船上,却忘了那号称“陆战之王”的武器——坦克!
关于坦克,西方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有人想造出最锋利的矛,也想造出最坚固的盾。
而坦克,正是在这种“矛盾结合”的思路下诞生的。
全身用金属打造,带着机枪和大炮,一发炮弹就能在千米外杀敌,威力惊人,还能无视各种地面障碍。
可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苏河压了下去。
眼下造坦克根本不现实。
单是所需的精密零件,比如细如发丝的探针,就远非大明如今的工艺能做到。
更别说履带这种高精度部件了。
“好!老于,你这次立大功了!”
苏河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许:
“等我去看过,要是真成了,往后你于友祥的名字,在族谱里得单独开一页!”
饭要一口口吃,先会爬再学走,最后才能跑。
苏河比谁都清楚这个道理,研发急不来,只能慢慢来。
但该有的鼓励,他绝不会少。
这话让于友祥那颗早已在官场磨砺得沉稳的心,此刻竟也泛起了波澜。
他并非在意族谱单独开页。
早在当上工部尚书时,他就已是家乡的名人。
他真正想要的,是青史留名。
历史上的工部尚书、甚至宰相何其多,可真正能被后世记住名字的,寥寥无几。
如今他有机会成为这样的人,怎能不激动?
“对了老于,差点忘了正事。”
苏河忽然后撤一步,让身后的徐沛上前,两人面对面站着:
“我给你介绍下,这位叫徐沛,来自离应天府差不多几千里地的小鸡屯,早年曾是童生,读过些书。”
他话锋一转,点明重点:“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往后他就是你研究院里农科分支的负责人。”
接着,苏河又转向徐沛:“刚才我跟于院长说的话,你也听见了,他的身份你该清楚,我就不多介绍了。”
于友祥看着徐沛,心里自有掂量。
苏河举荐的人,从没有平庸之辈。
他当即拱手,语气客气:
“徐兄弟,在下于友祥,现任研究院院长。你能得苏大人力荐,定然有过人之处,往后还望多多合作!”
面对这位大官的客气,徐沛显得有些惶恐,连忙拱手回礼,连说“不敢当”。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