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同人>1992:从养猪开始> 第182章 项目扶持申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项目扶持申报(1 / 2)

小年夜的欢庆与分红大会的喜悦,驱散了笼罩在李家沟合作社上空许久的阴霾。

合作社的院子里人头攒动,比过年还要热闹。

社员们按户依次上前,从张泽安和老会计手中接过一沓沓崭新的钞票,脸上无不洋溢着激动和满足的笑容。

王建安站在一旁,看着这丰收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

当张泽安在台上宣布具体分红数额时,台下更是爆发出一阵热烈的议论和欢呼。

“去年我们刚开始,摊子还没铺开,每户也就分了几百块,今年可是翻着跟头往上涨啊!”一个老社员捏着手里厚实了不少的红包,咧着嘴笑道。

他旁边的人附和道:“是啊是啊,听说光是屠宰场这块,盈利就比去年多了好几成,我们投进去的股金,算是没白费!”

张泽安听着台下的议论,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乡亲们,静一静!

看到大家拿到分红高兴,我和建安也一样高兴。

这说明我们合作社的路子走对了,大家的辛苦没白费。

不过我也得跟大家交个底,为啥今年分红看着多了,但没像有些人想的翻了好几番呢?”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望着张泽安。

张泽安伸出两根手指:“原因主要有两个。

虽然我们保镇分厂屠宰量和利润确实比去年下半年刚开业时强太多了,这块给大家分的红,实实在在是多了不少。

但我们今年花的钱也多啊,大家想想,保镇分厂要扩建产能,添置设备。

我们还花高价从沿海买回来全县头一辆冷链运输车,这都是大把大把的钱投进去。

所以今年我们扣除了这些必要投入和贷款的年本金利息后剩下的才给大家分红的。

账目都在这里,老会计可以随时给大家查,绝对公开透明。”

王建安也走上前接过话筒:“换个角度想,在我们大力投入的情况下都能得到这么多分红,之后投入稳定了大家又能分到多少?”

社员们听着这合情合理的解释,纷纷点头。

大多数人都明白事理,知道投入是为了更好的产出。

看到社员们理解和支持的态度,王建安和张泽安相视一笑。

春节前夕,合作社的各项工作在王建安的统筹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收尾与规划。

草莓基地里,第二批特级果正陆续发往沪城和京城,反馈持续良好。

新扩建的二十亩高标准大棚里,草莓苗郁郁葱葱,预示着年后巨大的产能。

陈逸飞牵头制定的《李家沟合作社五年发展规划(初稿)》也基本成型。

规划明确提出了“科技驱动、品牌引领、多元发展”的战略方向。

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草莓产业打造成区域标杆。

棚鲜生零售网络覆盖省内主要城市,并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和出口贸易,最终将“李家沟”品牌打造成一张响亮的区域农业名片。

王建安仔细审阅着这份凝聚了陈逸飞心血和合作社集体智慧的规划,心中豪情激荡。

王建安由衷地感谢道:“陈老师,辛苦了。这份规划非常好,年后我们开大会,让全体社员都讨论一下,凝聚共识,然后我们就按照这个路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陈逸飞推了推眼镜,脸上也带着成就感的微笑:“王经理,是李家沟这片土地和大家的奋斗精神感染了我,能参与其中,我也感到非常荣幸。”

除夕夜,王建安难得地早早回了家和家人一起吃了个团圆饭。

屋外偶尔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屋里灯火通明,饭菜飘香,洋溢着温馨的年味。

王刚又长大了一岁,变得更加活泼好动,围着王建安叽叽喳喳地说着在村里的见闻。

尹祥平看着丈夫眉宇间难以完全掩饰的疲惫,心疼地给他夹菜:“忙了一年,好不容易过年,就好好歇几天。”

王建安握着妻子的手笑了笑:“嗯,这几年一直都在忙,委屈你了,这几天好好陪陪你们。”

初五刚过,尹彬就从蓉城带回了消息,他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建安,彭县那边‘兴农公司’的低价菜过完年突然在批发市场销声匿迹了。”

王建安有些意外:“哦?查清楚怎么回事了吗?”

“打听了一下,好像是他们内部出了问题。

听说那个外地老板卷了一笔货款跑路了,已经名存实亡,没人再组织货源了。”

王建安沉吟片刻,这倒是个好消息。

至少短期内批发市场的骚扰可以告一段落。

但他并不认为这是彭县那边放弃了。

“那彭县蔬菜产业公司本身呢?有什么动静?”

尹彬神色凝重起来:“这就是我要说的另一件事,他们没再搞这种小动作,但正面的竞争力度加大了。

开年他们就在蓉城几家大报纸上打了广告,宣传他们的‘彭县蔬菜’品牌,还搞了个啥子‘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的认证。

而且我听说他们也在接触我们联系过的那几家机关食堂,价格压得很低,像是要不惜成本抢市场。”

王建安点了点头,这符合他的预期。

“看来他们是要在明面上跟我们真刀真枪地干了。

这样也好,暗箭难防,明枪易躲。

他们打他们的广告,我们练我们的内功。

三哥,机关食堂那边,我们要加强维护,但不必跟他们拼价格。

我们的核心还是品质和服务,要把我们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巩固好。”

尹彬点头:“我晓得。还有,我们蓉城的三号店和四号店,选址都定下来了,过了正月十五就准备开始装修。”

“好,抓紧时间,零售网络是我们的根基,必须尽快铺开。”

正月十二,省报的记者如约而至,这是陈逸飞通过自己的关系亲自联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