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回的画面剧烈晃动,光线只能照亮前方有限的范围。
内部是一片更加触目惊心的毁灭景象。巨大的管道扭曲断裂,壁板上布满了焦痕和某种结晶化的溅射物,仿佛经历过极高温的灼烧和能量的剧烈冲击。
机器人身上的辐射探测器数值飙升,但在可承受范围内。没有检测到活性病原体,但空气(如果那还能称为空气的话)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毒和腐蚀性气体。
“环境数据与信号中解读出的内部破裂、真空渗透碎片吻合。”检测人员低声道,“这里发生过一场从内而外的灾难。”
机器人继续深入,穿过一个又一个破碎的舱室。有些地方像是生活区,但里面的设施结构奇特,符合非碳基生物可能的需求,例如更高的耐热性、不同的压力环境。有些地方则像是工作舱段,布满了同样严重损毁的设备。
没有发现完整的遗体,只有零星散落的、与外部类似的硅基化石碎片,有些甚至与金属墙壁熔融在了一起,无声地诉说着灾难来临时的惨烈。
“看那里!”一名操作员突然喊道。
一台机器人摄像头对准了前方一个相对宽敞的舱室。
那里似乎是一个控制节点,虽然设备大多损毁,但中央有一个半嵌入墙壁,结构异常复杂的平台,平台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尘埃,但其下似乎隐约有极其微弱的能量读数,与外界接收到的信号频率存在谐波关联。
“信号源,很可能就是它发出的。”李维教授激动地几乎要趴到屏幕上。
“尝试清理平台表面,小心!”石毅下令。
机器人伸出机械臂,用极细的气流和软毛刷,小心翼翼地拂去平台上的积尘。
灰尘之下,露出了平台的本来面目。它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材质,非金非石,表面有着极其精细,类似电路但又绝非电路的纹路,这些纹路似乎在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微微流动,散发着几乎不可察觉的微光。
平台的中央,有一个不规则的凹槽,似乎原本镶嵌着什么东西,但现在空空如也。
而那微弱的脉冲信号,正从这些流动的纹路中散发出来。
“不是通讯设备……更像是一种……能源核心?或者主控单元的残骸?它在自发地、无意义地释放着能量波动……”工程师分析着。
“尝试取样分析平台材质,注意安全距离。”
机械臂探出微钻头,试图从平台边缘获取微量样本。然而,就在钻头即将接触的刹那。
嗡!
平台表面的纹路猛地亮了一下,一股无形的能量脉冲瞬间爆发,如同平静湖面投入巨石。
嗞啦!
最前方那台机器人的摄像头画面瞬间变成雪花,信号中断。其他机器人的传感器也受到强烈干扰,读数乱跳。
“强能量冲击,非破坏性,但带有极强的EMP效应!”操作员大喊。
几乎在同一时间,那持续了不知多少年,有规律的微弱脉冲信号,骤然改变了模式。
它变得急促、杂乱、高亢,仿佛一个沉睡的巨物被轻微触碰后发出无意识的痛苦呻吟。
“信号模式改变,能量等级提升!”
“残骸内部检测到新的结构应力读数,刚才的冲击可能进一步破坏了脆弱的平衡。”
“撤退!所有单位,立刻撤离残骸内部!”石毅毫不犹豫地下令。
幸存的机器人迅速掉头,沿着原路仓皇退出。
当最后一台机器人从入口处逃离时,一阵低沉,源自金属结构内部的呻吟声似乎通过机器人外壳的振动传感器隐隐传来,令人毛骨悚然。
侦察编队也迅速后撤,与残骸保持更远的距离。
所有人都心有余悸。刚才的变故虽然短暂,却足以证明这艘死亡的巨舰依然潜藏着未知的危险。它就像一个布满陷阱的坟墓,轻轻触碰,就可能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我们不能再轻易进入内部了。”李明博少将脸色凝重,“风险太大。”
石毅点了点头,目光深邃:“是的。但它的价值无可估量。
李教授,集中所有计算资源,分析信号模式改变前后的所有数据,尤其是那股能量冲击的性质。
我们要在不接触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了解它。”
他顿了顿,看向那巨大的残骸,缓缓道:“同时,将这里的情况,包括非碳基生物的发现、信号特性、内部扫描数据,尤其是能量冲击的详细记录,通过虫洞传回比邻星基地和‘北辰’。
请求研究支持,我们需要天体物理学家、材料学家、甚至是社会学家和密码专家的协助。这不仅仅是一个科技问题。”
信息被压缩加密,通过稳定的虫洞通道瞬间传回。
可以想象,当“北辰”和比邻星基地的科学家们收到这份报告时,将会引起何等巨大的震撼和狂热。
在等待后方智囊团反馈的同时,“盘古”号编队并未闲着。他们以罗斯128残骸为中心,扩大了搜索范围,试图寻找更多线索。
数日后,一艘科研舰在距离残骸数百万公里外的轨道上,有了惊人的发现。
那是一个更小、大约只有护卫舰大小的物体。
它同样残破,表面布满撞击坑,但结构相对完整,能看出明显与那艘巨舰相似的设计风格。它静静地漂浮着,似乎是被巨舰爆炸或解体时抛射出来的碎片。
更重要的是,扫描显示,其内部有一个密闭的舱室,结构保持完好,而且有极其微弱的能量信号。
“像是一艘逃生艇?或者某种数据记录舱?”科学家猜测。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精神一振。一个相对完整、可能储存着信息的小型个体,其价值可能远超那危险而难以接近的主残骸。
“能弄回来吗?”石毅问。
“它的质量不大,我们的工程舰有足够的牵引能力。但需要先进行彻底的外部扫描,确保没有危险。”赵罡的声音从比邻星基地传来,他显然也实时关注着这边。
经过谨慎的外部扫描,确认没有能量反应和辐射泄漏后,一艘工程舰小心翼翼地靠近,伸出巨大的机械捕获臂,轻柔而牢固地抓住了那艘小艇,缓缓地将它拖向“盘古”号。
这个过程耗时很长,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生怕这脆弱的遗物在移动中解体。
最终,它被安全地置入“盘古”号一个经过特殊隔离和加固的机库内。
消毒气体首先弥漫整个机库,随后,一支由科学家、工程师、生物学家和安保人员组成的联合小组,穿着全套重型防护服,如同拆弹专家般,谨慎地靠近了这个来自遥远过去和未知文明的时间胶囊。
他们首先尝试寻找接口或舱门。最终,在一个疑似引擎盖板的位置,发现了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缝隙。
使用极其精细的切割工具,花费了数小时,才小心翼翼地将其切开。
舱盖开启的瞬间,一股冰冷、干燥、带着奇异金属锈蚀气味的气体涌出。
探照灯打入内部。舱室不大,布满了同样无法理解的设备。中央,是一个固定着类似座椅的结构,但形状奇特,显然不是为了人类体型设计。
而就在那“座椅”上,赫然固定着一具……相对完整的遗骸。
它不再是碎片,而是一个整体的化石。体型大约比人类高大,肢体结构奇异,似乎有多条臂状物和支撑足,体表覆盖着已经石化,类似晶体鳞片的结构。它的姿态扭曲,仿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在它的“手”部位置,紧紧攥着一个大约巴掌大小、多面体的晶石装置,那微弱的能量信号,正是从这个晶石中散发出来。
“记录一切!全方位扫描!”小组负责人声音颤抖地下令。
这可能是人类第一次,如此清晰地面对一个外界智慧生命,尽管它早已死去,化为了石头。而且,是一个与人类生命基础完全不同的硅基智慧生命。
那枚被紧紧攥着的晶石,又是什么?数据储存器?身份铭牌?还是……别的什么?
答案,或许就隐藏在这冰冷的晶石之中。而如何安全地读取它,而不重蹈触碰主控平台的覆辙,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下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难题。
“盘古”号那间被临时改造为最高等级隔离研究舱的机库里。
那具硅基生物的化石,以及它紧紧攥在“手”中的多面体晶石,成为了所有目光和仪器的焦点。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