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同人>四合院:五二开局的漫漫人生路> 第198章 第一次接触外界生命体,毁灭真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8章 第一次接触外界生命体,毁灭真相(2 / 2)

“外部扫描完成。晶石结构与逃生舱体材质不同,能量信号源确认集中于晶石内部,极其微弱,但稳定。未检测到辐射或异常能量场溢出。”扫描工程师汇报着。

“尝试进行微观结构成像。波长调整到硅酸盐共振频段。”材料科学家指示道。

高精度成像仪发出特定频率的射线,缓缓扫过晶石表面。

屏幕上逐渐构建出晶石内部的微观结构——那并非人类认知中的任何晶体结构或电子线路,而是一种极其复杂、近乎分形几何的、层层叠叠的立体纹路,仿佛将某种无法理解的宇宙法则直接雕刻在了物质内部。纹路之间,有极其微弱的能量光点在缓慢流动。

“不可思议……这似乎是一种……基于某种我们未知物理原理的信息存储介质?或者……某种钥匙?”李维教授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传来,他正在主实验室远程监控,语气充满了痴迷与困惑。

“能否在不接触的前提下,尝试读取?”石毅问道。主控平台的教训犹在眼前。

“能量信号太弱,且调制方式完全未知。被动接收只能得到那无意义的脉冲。或许……需要一种特定的能量‘唤醒’或者‘询问’信号?”一位信号专家推测。

“风险太大。”李明博少将持保守态度,“我们无法预测任何形式的能量交互会引发什么后果。这枚晶石比主残骸那个平台看起来更完整,也可能更危险。”

研究一时陷入了僵局。一个宝库就在眼前,却找不到那扇门,甚至不敢轻易去敲。

就在此时,来自比邻星基地和“北辰”的最高级别学术支援团队的反馈,如同及时雨般通过虫洞传输抵达。

“……基于传回的主残骸能量冲击数据,其性质并非单纯的电磁脉冲,更包含了一种极高频的时空结构扰动,类似于超小尺度的空间翘曲效应……建议尝试使用经过严格限幅和调制的、基于‘盘古’号跃迁引擎技术的低强度空间场发生器,对晶石进行极短时间的‘照射’,观察其反应……”一位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设想。

“……非碳基生物化石的初步结构分析显示,其感知器官可能对特定模式的引力波或中微子流敏感……其信息存储方式可能也与此相关……”一位生物物理学家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对比主残骸信号与比邻星陨石信号的底层‘语法’相似性,我们构建了十七种可能的数学解码模型……已传输,可尝试应用于晶石的能量波动模式……”密码学和信息学专家们送来了他们的成果。

庞大的数据流和全新的思路注入了研究团队。他们夜以继日地讨论、模拟、推演,试图找到那条最可能成功且风险最低的路径。

最终,一个结合了多种建议的、极其谨慎的方案被制定出来。

他们将在一个特制,多重能量屏蔽和空间稳定场包裹的实验舱内,将那枚晶石置于中心。

首先使用超灵敏的中微子探测器进行被动监听,尝试捕捉其可能存在的细微信息泄露。

如果无效,则启用一套功率被严格限制在毫瓦级别,频率经过精心设计的空间场发生器,对晶石进行持续时间仅为一飞秒(百万分之一秒的十亿分之一)的“闪烁”照射,模拟那种奇特的时空扰动,试图“激活”它,而非“冲击”它。

同时,所有捕获的能量波动和数据流,将实时导入那十七种数学解码模型中进行并行分析。

整个过程将全程远程操控,实验舱本身可以在万分之一秒内被强制注入超导液氮进行急冻隔离,并在必要时有能力将整个舱体弹射进太空。

准备就绪。所有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石毅、李明博、李维等核心人员聚集在主实验室,通过多重缓冲的监视器盯着隔离舱内的景象。

“第一阶段,中微子监听,开始。”

监听持续了十分钟。除了那固有的微弱脉冲,一无所获。

“启动第二阶段,空间场闪烁照射。倒计时三、二、一……启动!”

操作员的手指重重敲下虚拟按钮。

监测仪器上发出一个极其短暂,几乎瞬间回落的空间曲率峰值显示。

然而,就在那一飞秒的照射之后。

嗡……

那枚晶石,仿佛沉睡了数十万年的心脏被注入了第一滴血液,内部那些缓慢流淌的能量光点骤然加速。

整个晶石散发出一种柔和的幽蓝色光芒。

与此同时,早已待命的各类传感器读数疯狂飙升。

“能量反应急剧升高!但……稳定!未检测到攻击性!”

“中微子流!强大的、结构化的中微子流正在从晶石内部爆发式涌出!”

“引力波探测器有反应!是调制过的微引力波!”

“所有数据流正在被记录!导入解码模型!”

实验室里的人们屏住呼吸,看着海量,前所未见的数据如同瀑布般在屏幕上刷过。

那十七个数学解码模型在超算的支持下高速运行,试图从这异星的信息洪流中寻找规律。

一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

突然,其中一个模型的运行指示灯由红转绿,发出了清脆的提示音。

“模型七匹配成功,正在解析数据流。”计算机工程师几乎跳了起来。

主屏幕上,杂乱无章的数据流开始被识别、重组,逐渐显现出……图像和符号。

首先出现的,是无数快速闪过复杂无比的几何结构和能量流动图谱,其精妙和复杂程度远超人类目前的任何工程蓝图,显然属于那艘巨舰的某些核心系统。

紧接着,出现了一些动态的影像片段:奇异、散发着光芒的星图,其标注方式无法理解。非碳基生物在结构奇特的城市中活动的模糊景象。某种巨大如同星环般的构造体在太空中被组装的宏伟过程……

这些影像断断续续,模糊不清,夹杂着大量的干扰和缺失,仿佛一本被撕碎又部分被烧毁的日记。

最终,一段相对稳定、重复出现了数次的场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那似乎是在那艘巨舰的内部。视角剧烈晃动,警报的光芒笼罩一切。可以看到那些硅基生物在惊慌地奔跑,它们的多条手臂在空中挥舞,发出人类听不见、但通过数据还原出的刺耳高频声波。

背景中,巨大的舱壁正在扭曲、熔解,某种暗红色,如同活物般的能量纹路在金属表面迅速蔓延,所过之处,一切都在崩坏。

影像的最后一幕,定格在了一个类似主控室的地方。

一个体型稍大、似乎是指挥官的硅基生物,正将它手中的那枚晶石,猛地插入控制台的一个凹槽内(正是后来发现时空的平台那个空缺!)。

它抬起头,巨大复眼结构的面部朝向视角,一种极致的绝望和警告,透过数十万年的时光,狠狠地撞击在每一个观看者的意识深处。

然后,画面熄灭。

晶石的光芒也迅速暗淡下去,恢复成了之前那微弱的脉冲状态,仿佛刚才的一切耗尽了它积蓄的最后一点能量。

隔离舱内恢复了平静。

但主实验室里,所有人都如同被冰水浇头,浑身冰冷,久久无法言语。

那段最后的影像,虽然短暂且难以完全理解,但传递出的信息却足够清晰:那艘巨舰的毁灭,源于内部某种失控,仿佛具有生命般的能量或技术灾难。

它们甚至来不及向外求救,就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内部分崩离析。

那枚晶石,或许是一个黑匣子,或许是一个最后时刻试图保存文明火种的绝望之举。

而那持续不断的信号,根本不是求救,更像是一个冰冷的死亡标记,一个回荡在宇宙中的墓碑铭文。

“……一种……技术奇点带来的反噬?”李维教授喃喃自语,脸色苍白,“它们掌握了太过强大的力量,最终却被这力量所吞噬?”

石毅缓缓坐下,手指用力按压着眉心。

比邻星b的文明毁于战争,而罗斯128的这个硅基文明,却可能毁于自身技术的失控。

宇宙对于初窥门径的文明,似乎充满了各种各样致命的陷阱。

“全面分析已获取的数据。尤其是那些工程蓝图和能量图谱,哪怕只能理解万一,也至关重要。”石毅的声音有些沙哑,“同时,将这一切,尤其是最后那段影像和分析结果,最高加密等级,传回‘北辰’和比邻星基地。警告所有部门,在完全理解其原理和风险前,严禁任何基于此类技术的实验性应用。”

这个发现,与其说是机遇,不如说是一份沉重的、血淋淋的警告。人类引以为傲的科技树,是否在某个拐角,也藏着同样的深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