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都市>戏尘记> 日出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日出1(1 / 1)

侯师傅的四合院里,石榴树的新叶刚舒展开,像一双双捧着希望的手。李晓光蹲在石桌前,指尖划过一张泛黄的东达染厂老照片——照片里的车间还亮着灯,老周师傅正弯腰调试染色机,他自己站在一旁,手里攥着刚学会验布的合格证。这张照片是王天明昨天从老工人家里翻出来的,递给他时还念叨:“老周师傅说,机器他隔三差五就去擦,就怕锈透了,等你回来。”

空气里飘着墨香,侯师傅正用毛笔在纸上写“染厂重启可行性”,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和院外的蝉鸣混在一起,格外清晰。王舒坐在一旁,手里整理着李晓光母亲的复查报告,报告上“身体指标稳定”几个字让她松了口气,抬头时正好看见李晓光盯着照片发呆,轻声说:“阿姨昨天还说,要是染厂能再开起来,她想去车间门口种棵月季花,跟当年一样。”

李丽则靠在门框上,手里把玩着侯师傅的老花镜,语气直爽:“想重启也不是不行,但得说清楚,钱从哪来?机器能不能修?工人愿不愿意回来?别光靠情怀撑着。”她的话像一盆冷水,却浇得众人更清醒——东达染厂破产时的混乱还在眼前,欠薪、机器蒙尘、供应商追债,每一步都难走。

李晓光抬起头,眼里闪着光,却还带着犹豫——母亲刚稳定,王琴又刚从水灾老家投奔来,他怕重启染厂再出意外,拖累身边人。侯师傅放下毛笔,把纸推到他面前,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第一,机器:老周师傅能修,我联系了以前的老战友,零件能低价拿;第二,工人:老工友念旧情,只要有活干,愿意跟着干;第三,资金:‘临江纺织’还能再操作一波,凑够启动资金没问题;第四,订单:我托人打听了,城南服装厂缺稳定染厂,只要质量过关,订单不愁。”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众人回头,李晓光的呼吸猛地顿住——王琴站在门口,穿着简约的米白色职业套装,领口别着枚小巧的珍珠胸针,手里提着个黑色公文包,头发利落地挽成低髻,露出纤细的脖颈。此时的她比高二时褪去了青涩,眼角多了点都市职场人的干练,却还是能一眼认出——尤其是她看过来时,眼神里那点熟悉的亮,和当年在教室窗口看他的模样,几乎重合。

李晓光僵在原地,手里的检测报告掉在地上,他想开口,喉咙却像被堵住——当年是他为了躲徐涛的事,没说一声就离开,这几年他总在想,她会不会怨他?会不会早就忘了他?

王舒最先反应过来,手里的药单轻轻放在石桌上,脸上浮出温和的惊讶,脚步没敢太近,怕打断李晓光的愣神,她的目光在李晓光和王琴之间转了圈,带着点了然的温柔——她早从李晓光偶尔的恍惚里,觉察到王琴这个名字,知道是晓光藏在心里的人。

李丽挑了挑眉,把手机揣回兜里,走过去上下打量王琴,语气直爽却没恶意:“你是?”她的眼神里带着点探究,还有点护犊子的意思——这些年李晓光受了太多苦,她怕他再因为感情受伤。

侯师傅放下茶杯,站起身,目光落在王琴手里的公文包上——包侧露着半截面料样品,还夹着张印着服装公司logo的名片,他笑了笑,语气通透:“姑娘是从城里来的吧?看你这包,装的不是寻常东西,是来给我们送‘及时雨’的?”

王琴迎着众人的目光,没有局促:“我是王琴,李晓光的高中同学!”王琴从容地走上前,捡起地上的检测报告,指尖划过“色牢度不达标”几个字,抬头时眼里带着笃定:“我在城里做了五年服装设计,跟十几家面料供应商打过交道,也认识几家服装厂的老板,刚才在门口听见你们说坯布和订单的事,或许我能帮上忙。”

她打开公文包,拿出一沓面料样品——有细腻的棉麻、挺括的涤棉,还有几张盖着服装公司公章的意向单:“这是我去年合作过的面料商,色牢度都经过检测,报价比市场低两成;这几家服装厂缺稳定的染厂,要是我们能保证质量,订单不用愁。”

李晓光看着那些样品和意向单,又看着王琴的眼睛——她的眼神比当年更坚定,却还藏着点没说透的温柔。王琴的职业让晓光忽然想起高中那年的晚上,王琴依偎在怀里问:“你爸的染厂怎么样?你要是在染厂上班,我也到染厂打工!”李晓光隐约有点感动,忽然心里又酸又暖:“你……这些年,过得好吗?”

王琴的指尖顿了顿,眼神闪过一丝复杂,又很快恢复从容:“还行,从服装设计助理做到主管,就是总想起当年你说要染出最好的布,所以这次听说你要重启染厂,就想来看看。”

王舒走过来,给王琴倒了杯热茶:“一路过来挺远吧?先喝口热的,我们正愁坯布和订单,你来得太及时了。”李丽也缓和了态度,凑过来看面料样品:“这些布质量确实好,比我联系的那些强多了,你跟供应商熟吗?能尽快拿货吗?”

侯师傅拍了拍李晓光的肩,眼神里带着鼓励:“晓光,你看,老天都在帮我们。有小琴的资源,加上老周师傅的技术、天明凑的钱,染厂重启的事,算是落定了。”

李晓光看着王琴手里的面料样品,又看了看身边的人——王舒的温和、李丽的直爽、侯师傅的通透、王天明的激动,还有王琴眼里的诚意,他深吸一口气,拿起一张面料样品,递给王琴:“那……我们一起试试?”

王琴接过样品,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指尖,两人都顿了一下,又很快移开,却都红了耳尖。晚霞把小院染成暖金色,石榴树的影子落在两人身上,像给这段隔了多年的重逢,添了层温柔的滤镜——李晓光知道,染厂重启的路还是难走,但王琴的到来,像给这焦灼的局面,投进了一束光,不仅是情感上的慰藉,更是实实在在的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