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独射的使者?”
蔡瑁的心,猛地一沉。
他知道,这是最后的通牒来了。
“让他……让他把信送上来。”蔡瑁的声音,嘶哑而又无力。
很快,一封用火漆封好的信,被送到了蔡瑁的手中。
他颤抖着,撕开信封,展开了那张轻飘飘,却重如千钧的“智侯纸”。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也很直接。
郭独射在信中,先是痛骂了蔡瑁一顿,历数了他“外戚弄权”、“迫害忠良”、“意图谋反”等十大罪状,骂得是狗血淋头,体无完肤。
蔡瑁看得是脸色发白,冷汗直流。他毫不怀疑,这封信一旦公布出去,他立刻就会成为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
然而,就在信的末尾,郭独射的笔锋,却突然一转。
“……念在你我昔日,也曾有过书信之谊,尚有一丝香火之情。我,可以给你一个体面活下去的机会。”
“明日午时之前,开城投降。”
“我保你蔡氏一族,性命无忧,家财不失。你,依旧可以当你的水师都督,只不过,是为我江东效力。”
“若不然,午时一到,我大军攻城。城破之日,你蔡氏一族,无论男女老幼,鸡犬不留!”
“何去何从,你自己,好自为之。”
信的最后,落款是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郭独射。
“呼……”
蔡瑁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整个人,都瘫软在了城墙上。
他知道,这是郭独射给他的,最后的机会。
投降,还是死战?
死战?拿什么战?
城内,不过三万守军,人心惶惶。
城外,是十万如狼似虎的江东精锐。
更何况,江陵已失,粮道已断,襄阳,就是一座死城。
抵抗,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带着全城军民,和自己的家族,一起陪葬。
蒯越在一旁,也看到了信的内容,他叹了口气,走上前,对蔡瑁说道:“德珪公,事已至此,降了吧。”
“降?”蔡瑁的眼中,闪过一丝不甘,“我若降了,那刘琦……还有那郭独射,岂能容我?”
“郭司徒在信中,不是已经承诺,保你性命无忧了吗?”
蒯越说道,“以我对他的了解,此人虽然霸道,但向来说一不二。他既然答应了,就绝不会食言。”
“至于刘琦公子……”蒯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如今,不过是郭独射手中的一个傀儡,一面旗帜罢了。
这荆州,日后,究竟是姓刘,还是姓孙,恐怕,还言之过早啊。”
“德珪公,您现在投降,乃是顺应天时,保全家族。
日后,在新主手下,未必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若是一意孤行,那可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蒯越的这番话,彻底打消了蔡瑁心中,最后的一丝犹豫。
是啊。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能活下去,一切,都还有机会。
“好!”蔡瑁咬了咬牙,从地上站了起来,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我……我降!”
……
第二天,午时未到。
襄阳城那厚重的城门,缓缓地打开了。
蔡瑁、蒯越、张允等一众荆州文武,身穿素服,摘去官帽,手捧着荆州牧的印信和兵符,排着队,从城中走了出来。
城外,孙策早已率领着中路大军,严阵以待。
看到蔡瑁等人出城投降,江东军的阵中,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兵不血刃!
竟然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这座荆州的治所,天下闻名的坚城!
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大胜!
孙策也是意气风发,他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蔡瑁等人,心中,充满了征服者的快意。
“罪臣蔡瑁,拜见吴侯!”蔡瑁将印信,高高举过头顶,“愿献上襄阳,献上荆州,只求吴侯,能饶我等一命!”
孙策刚要开口,他身旁的刘琦,却已经按捺不住,冲了上去。
“蔡瑁!你这国贼!”刘琦双目赤红,指着蔡瑁,破口大骂,“你害死我父亲!囚禁于我!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