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驾崩了!”
大楚元兴二十七年冬,在位近三十年的老楚王,崩逝于郢都宫中。
丧钟长鸣,响彻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白色的缟素挂满了宫墙内外,整个国家都陷入了一片悲戚之中。
百姓们的悲伤是真诚的。虽然老楚王在位的前二十多年,国家并无太大起色,甚至可以说是积弊重重。但最后这几年,在项川和姬兰的辅佐下,大楚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人们将这一切都归功于这位“知人善用”的君王。现在他去世了,百姓们自发地走上街头,为他焚香祈福。
国不可一日无君。
在项川的主持下,老楚王的丧事和新君的登基大典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因为有项川这个定海神针在,整个权力交接的过程异常顺利,没有出现任何波澜。那些可能心怀不轨的宗室和旧臣,在项川掌控的军队和监察系统面前,连个屁都不敢放。
七日后,太子姬兰在太庙祭拜过列祖列宗,正式登基为帝。
他采纳了项川的建议,取“光明”与“启明”之意,定年号为“明”,史称“楚明帝”。
楚明帝登基后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对项川的封赏。
“……太子太傅项川,学究天人,功盖当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内安社稷,外拓边疆,实乃国之柱石,万世之良相。今朕初登大宝,特晋封项川为‘镇国公’,食邑三万户,赐金万斤,享九锡之礼,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这道封赏的规格,已经高到了人臣的极致。
“镇国公”,这在大楚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封号,意味着他与国同休。而“九锡之礼”,更是只有那些权势滔天,即将行篡位之事的权臣才能得到的殊荣。
圣旨还没念完,更重磅的来了。
“……另,着镇国公项川,领丞相事,总领百官,总理朝政!”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大楚自开国以来,为防止权臣做大,已经有近百年不设丞相之职。如今,楚明帝竟然为了项川,恢复了这一职位!
这意味着,从今天起,项川将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绝对权力!整个大楚的军政大权,都将集于他一人之手!
所有官员都看向了项川,眼神复杂。有羡慕,有嫉妒,但更多的是敬畏。
他们知道,一个属于项川的时代,已经真正来临了。
项川站在百官之首,听着这道封赏,心中毫无波澜。
“镇国公?丞相?这些虚名,不过是为我下一步计划铺路罢了。”
他知道,姬兰这是在投桃报李,用这种方式来感谢他的辅佐,同时也是在履行老楚王的遗愿,将国家彻底交到他的手上。
“也好,这样一来,我做事就更方便了。系统,我的主线任务进度,该涨了吧?”
他按照礼制,上前三辞三让,最后才“诚惶诚恐”地接下了这份封赏。
当他从楚明帝手中接过那方沉甸甸的相印时,他知道,自己距离那个最终的目标,只剩下一步之遥。
而年轻的楚明帝看着自己的老师,眼中满是孺慕和信赖。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亲手将一把足以颠覆整个王朝的钥匙,交到了对方的手中。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