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初刻,日影西斜,奉天殿内的光线渐渐柔和。
随着司礼太监一声高亢的“时辰到——收卷!”。
这场决定三百零一人命运的鏖战终于落下帷幕。
鸿胪寺官员与内侍们井然有序地开始收卷。
有的士子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
有的则面露忐忑,对刚刚写就的文章仍感不安。
还有的似乎意犹未尽,恨不得再添上几笔。
卷子被一一收走,封存,殿试于此告一段落。
“众贡士起身。”
在礼官的口令下,士子们整齐划一地站起身。
长时间的跪坐书写,让许多人腿脚酸麻,起身时不免有些踉跄。
但在庄严的大殿上,无人敢失仪,都勉力维持着姿态。
李钰和提前交卷的数十人此时也回到了队伍中。
虽然皇帝早已回宫,但贡士们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再次向空置的御座行三跪九叩大礼,感谢皇帝亲试之恩。
礼仪完毕,方才按次序列队,安静地退出奉天殿。
当队伍走出大殿,沐浴在夕阳的金辉之下时,那种几乎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才骤然减轻。
许多人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就是一阵兴奋。
殿试不会黜落,只是进行名次的排序。
也就是说他们这批人,是正儿八经的进士了。
李钰走在队伍中,神态平静,这次殿试,他已经尽力了。
至于能不能成为状元,就不是他能知晓的了。
队伍穿过一道道宫门,离那权力的核心越来越远。
当最终走出承天门,重新回到宫外的世界时,众士子终于敢开口说话了。
早已等候在外的亲人、长辈、同乡好友们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询问情况。
柳夫子,林溪,李芸,阮凝眸,李铁牛等人都来了。
见到李钰等人出来,急忙迎了上来。
“阿钰,考得怎样?”李芸迫不及待地开口。
柳夫子虽然没问,但眼神中也透露出不平静。
李钰笑道:“我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
林澈,马致远,高登云也都点头,他们也都尽力,至于是二甲还是三甲,那就看阅卷官们怎么判了。
随后李钰说他饿了。
众人一听,急忙找酒楼,表示要好好庆祝一下。
如今科举总算是全部考完了,接下来可以真正的放松了。
……
士子们是放松了,读卷官们则是忙碌了起来。
从殿试考完到放榜只有三天时间,因此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
好在殿试的试卷不用糊名和誊录,算是节约了一部分时间。
此次读卷官一共十三人。
由六部尚书,五位阁老外加翰林院、詹事府德高望重之臣充任。
读卷在文华殿进行。
十三人每人一个独立案桌,内廷太监将答卷平均分发下去。
读卷官将分给自己的所有试卷看一遍后,在认为优秀的试卷上做出标记。
最优的卷子标记为圈,次优的卷子标记为尖。
中等的卷子标记为点,较差的卷子标记为直。
最差的卷子就直接画个叉。
所有文章看完后,就按顺序传递给下一位读卷官。
如此循环,直至每份试卷都经过所有读卷官之手。
这样就能确保每份试卷都能得到审阅,公平公正,避免一人的喜好决定考上命运。
所有文章读完后,根据卷子上的圆圈多少,选出前十名卷子。
然后所有读卷官再共同审核这前十名的卷子是否有争议,如果没有争议,才会送给皇上。
由皇上点出前十名。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