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木卫五(1)(1 / 2)

首次发表于1953年5月的《假如》(If)

收录于《争取明天》

一九六二年,我评论说:“今时今日,我无法保证自己还能写出《木卫五》;它涉及长达二三十页的轨道计算,按理说应该献给G.C.麦克维蒂教授——我以前的应用数学导师。(我最好赶紧补充一句,他与故事中的教授没有丝毫相似之处。)”

保罗·普罗伊斯以《木卫五》为基础写了《阿瑟·克拉克金星故事》系列小说的第五部。

福斯特教授是个小个子,所以必须为他专门制作一套特殊的太空服。但就像常见的那样,他用纯粹的进取心和决心大大弥补了体形上的缺点。当我见到他的时候,他为了追求一个梦想已经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他说服了一连串头脑冷静的商人、世界理事会代表和科学信托基金的管理者,承担了他的费用,并为他准备了一艘飞船。尽管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仍然认为这是他最了不起的成就……

我们离开地球时,阿诺德·汤因比号上有六名船员。除了教授和他的首席助手查尔斯·阿什顿之外,还有船上常见的驾驶员、领航员、工程师组成的三人团队和两个研究生——比尔·霍金斯和我。我们两个人以前都没有进入过太空,我们仍然对整件事非常兴奋,以至于根本不关心是否能在下个学期开始前回到地球。我们强烈怀疑我们的导师也持类似的观点。他给我们写的推荐信可谓是语焉不详的杰作,但由于能阅读简单火星文字的人甚至——请允许我这么说——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所以我们就得到了这份工作。

由于我们要去木星,而不是去火星,做出这种特殊限定的目的似乎有点晦涩难懂,尽管对教授的理论有所了解,我们有一些怀疑。离开地球十天后,这些怀疑得到了部分证实。

当我们应召前来时,教授看着我们,若有所思。即使在失重的情况下,他也总能保持自己的体面,而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紧紧抓住最近的扶手,像随波逐流的海草一样四处飘浮。他看看比尔,再看看我,然后又看比尔,这让我感觉——当然我可能是错的——他在想:我何德何能来这儿工作?然后,他发出了一种“现在做什么都太晚了”的叹息,开始用他有事要解释时总是用的那种缓慢、耐心的方式说话。至少,他对我们说话的时候总是用这种方式,但我刚刚想到——哦,还是算了。

“离开地球后,”他说,“我还没有什么机会告诉你们这次探险的目的。也许你们已经猜到了。”

“我想我已经猜到了。”比尔说。

“说说看。”教授回答说,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我已经尽力阻止比尔了,但在失重状态下,踢人是一点用也没有的。

“你想找一些证据——我是说,再找一些证据——来证明你的地外文明扩散理论。”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去木星找吗?”

“嗯,不太清楚。我猜你是希望能在某颗卫星上找到一些东西吧。”

“了不起啊,比尔,了不起。已知的卫星有十五颗,它们的总面积约为地球的一半。如果只有几个星期的时间,你会从哪里开始寻找?我很想知道。”

比尔疑惑地看了一眼教授,几乎怀疑他在讽刺自己。

“我不太懂天文学,”他说,“不过木星有四颗大卫星,对吧?要是我的话就从这些开始吧。”

“告诉你,木卫一伊奥、木卫二欧罗巴、木卫三盖尼米得和木卫四卡里斯托的面积都和非洲差不多大。你能按编号顺序把它们都看一遍吗?”

“不,”比尔立即回答,“我会从离木星最近的那颗开始,然后依次向外搜索。”

“我想也不必再浪费时间去追问你的逻辑过程了。”教授叹了口气。他显然等不及要开始他的既定演讲了。“总之,你大错特错。我们根本不会去大卫星。这些大卫星已经经过了太空中的照片勘测,表面的大片区域也被探索过。没有任何考古价值。我们要去一个从未有人造访的地方。”

“可别是去木星!”我吸了一口凉气。

“老天呀,那倒不至于!但我们这次要比任何人都更接近木星。”

他若有所思地停了下来。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你们都知道——或者并不,虽然距离短得多,但在木星的卫星之间的旅行几乎和行星之间的旅行一样困难。这是因为木星的引力场非常强大,它的卫星移动速度非常快。最内侧的卫星[1]公转速度几乎和地球一样快,从这里前往木卫三,虽然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但所需的燃料几乎和从地球前往金星所需的燃料一样多。

“而我们要进行的就是这趟旅行。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因为没有人能够想到任何好的理由来花这笔费用。木卫五的直径只有三十千米,所以人们不可能对它有什么兴趣。人们甚至也没有去过一些更容易抵达的外圈卫星,因为把火箭燃料浪费在这上面似乎不值得。”

“那我们为什么要浪费燃料呢?”我不耐烦地问道。整件事情听起来非常荒谬,不过只要事实证明它很有趣,而且不会发生实际的危险,我并不十分介意。

也许我应该承认——虽然我很想像许多其他人一样保持沉默,当时我对福斯特教授的理论一个字都不相信。我当然知道他是自己这个领域中非常杰出的研究者,但我对他的某些异想天开持保留态度。毕竟,这些想法缺乏证据,结论又如此石破天惊,让人不得不怀疑。

也许你还记得当第一支火星探险队发现,那里的遗迹并不是属于一个古代文明,而是两个文明,人们有多么惊讶。两者都曾高度发达,但都在五百多万年前灭亡了。原因不明(现在仍然是谜)。造成灭亡的似乎不是战争,因为这两种文明似乎友好地生活在一起。其中一个种族类似昆虫,另一个隐约像爬行动物。昆虫人似乎是真正的原生火星人。爬行族——通常被称为“X文明”——是后来才出现的。

至少福斯特教授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肯定掌握了太空旅行的秘密,因为在水星上到处都发现了他们奇特的十字形城市的废墟。福斯特相信他们曾试图在所有小型行星上殖民——地球和金星因其重力过大而被排除在外。令教授有些失望的是,月球上没有发现任何X文明的痕迹,尽管他确信迟早人们会发现类似的证据。

关于X文明的“常规”理论认为,它最初来自一个较小的行星或卫星,与火星人——太阳系已知历史上唯一的其他智慧种族——进行了和平接触,并与火星文明同时消亡。但福斯特教授的想法更大胆:他坚信X文明是从星际空间进入太阳系的。其他人都不相信这一点,这让他感到恼火,不过也不是很恼火,因为他是那种乐于做少数派的人。

在我坐的位置,我可以透过机舱的舷窗看到木星。与此同时,福斯特教授正在阐释他的计划。视野不错:我刚好能看清赤道云带,能够分辨出靠近行星的三颗小星星是三颗卫星。我想知道哪颗是木卫三,我们停靠的第一站。

“如果杰克能屈尊留心听一听的话,”教授继续说道,“我会告诉你们为什么我们要来到离家这么远的地方。你们知道,去年我花了不少时间在水星黄昏带的废墟中摸索。也许你们读过我在伦敦经济学院就这一主题发表的论文。很可能你们当时就在现场——我确实记得大厅后面闹哄哄的。

“当时我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是,我在水星上发现了X文明起源的一条重要线索,我一直对此缄口不言,虽然像霍顿博士这样的傻瓜想拿我取笑的时候,我差点没忍住。但我不打算冒着风险,让别人在我组织这次探险之前就来到这里。

“我在水星上的发现,包括一块保存相当完好的太阳系浮雕。发现本身并不新鲜——你知道,在火星原生文明和X文明的艺术中,天文图案很常见。但有某些奇特的符号与各种行星相对应,包括火星和水星。我认为这个图案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最奇怪的是,小木卫五——所有卫星中最不重要的一颗——似乎最受关注。我深信解决X文明全部问题的关键就在木卫五上,我要到那里去找出答案。”

我现在能记得的是,我和比尔都没有被教授的故事打动。也许X文明的人出于隐秘的个人原因,在木卫五上留下了一些文物。如果能把它们发掘出来会很有趣,但未必像教授想的那样重要。我猜他对我们的缺乏热情相当失望。即便如此也是他的错,因为我们后来发现,他还对我们有所隐瞒。

大约一周后,我们降落在最大的卫星木卫三上。木星的卫星中,只有木卫三建有永久基地,包括一个天文台和一个地球物理站,大约五十名科学家在此工作。有远客到来,他们相当高兴,但我们并没有久留,因为教授急于加满燃料启程。我们向木卫五进发这事儿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但教授守口如瓶,也一直紧盯着我们,不许我们乱说。

顺便说一下,木卫三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地方,我们在返程时见到了不少奇景。但是,由于我已经答应为另一本杂志写一篇相关文章,此处还是不多说了。(你不妨留意一下明年春天的《国家天文杂志》。)

从木卫三到木卫五的飞行只用了一天半多的时间,随着时间流逝,木星在我们眼前越来越大,直到似乎要把天空填满,让人很不舒服。我对天文学了解不多,但我不禁想到了我们正落入其中的巨大引力场。各种意外都随时可能发生。如果燃料用完,我们就永远无法回到木卫三了,甚至可能会掉到木星上。

真希望能描绘出看到那个巨大的球体,以及前方的天空中旋转的狂暴风暴带时的感觉。事实上,我确实尝试了,但一些看过这篇手稿的文友劝我把这些描述删掉。(他们还给了我很多其他建议,我想应该不是认真的,因为如果我照做,还有什么故事可讲呢?)

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许多公开发表的木星的彩色特写照片,你肯定看到过其中的一些。你甚至可能已经看到过那一张,它是我们所有麻烦的根源,这一点容我稍后解释。

终于,木星不再变大了:我们已经进入了木卫五的公转轨道,这颗卫星在围绕木星快速旋转的过程中,我们很快就会追上它。我们都挤在控制室里,等待着看到目标的第一眼。至少,能挤进去的人是如此。我和比尔被挤到走廊里,只能趴在其他人的肩膀上抻着脖子看。我们的驾驶员金斯利·瑟尔坐在控制座上,看上去还是那么从容不迫。工程师埃里克·富尔顿,正若有所思地咬着他的小胡子并观察着燃料仪表,托尼·格罗夫斯正用他的导航表做着复杂的工作。

而教授牢牢地贴在遥望镜的目镜上。忽然,他惊动了一下,我们听到了一声吸气产生的口哨声。一分钟后,他一言不发地向瑟尔招手,瑟尔在目镜前坐了下来。一模一样的事情发生了,然后瑟尔交给了富尔顿。等到格罗夫斯出现完全相同的反应时,我们已经有点厌烦了,所以我们蠕动着身子往前挤,在反对了一下之后,把目镜接了过来。

可能是因为并不知道自己期待看到什么,所以我有些失望。悬挂在太空中的是一颗小小的凸月,它的“夜”半球被木星反射的光辉微微照亮。似乎仅此而已。

过了一会儿,我开始分辨出某种标记,通过望远镜看得够久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卫星表面有一些微弱的交错线,突然间我的眼睛看到了它们的完整图案。那明显是有规律的:那些线条以同样的几何精度覆盖了木卫五,就像经纬线划分地球仪一样。我猜我当时也惊异地吹了一声口哨,因为后来比尔把我推开,轮到他看了。

福斯特教授看起来非常得意,而我们用各种问题对他狂轰滥炸。

“当然,”他解释说,“我并不像你们一样对此感到惊讶。除了在水星上发现的证据外,我还有其他线索。我在木卫三的天文台有一个朋友,我对他发誓我会保密,这几个星期他的压力相当大。对于一个并非天文学家的人来说,天文台对卫星的毫不关心让他感到非常意外。天文台里大的仪器都用来观测银河系外的星云,小的仪器则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观测木星上了。

“天文台对木卫五唯一做过的观测工作就是测量它的直径,拍了几张照片。这些照片还不足以展示出我们刚才观察到的标记,否则此前就会有人进行调查。但我拜托了我的朋友劳顿,于是他用百厘米的反光镜探测到了它们,他还注意到了一些早该被发现的其他东西。木卫五的直径只有三十千米,但考虑到它的大小,它的亮度大得多。当你把它的反射能力——它的反——它的——”

“它的反射率。”

“谢谢,托尼——它的反射率跟其他卫星相比,你就会发现它的反射率比应有的高很多。事实上,它的表现更像抛光的金属而不是岩石。”

“原来如此,这就说得通了!”我说,“X文明的人一定是在木卫五表面覆盖了一层外壳——就像他们在水星上建造的穹顶一样,但规模更大。”

教授颇为同情地看着我。

“所以你还是没猜出来!”他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