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2 / 2)

放下粥后,“乔总”主动提起老全病故的事。他推测其罹患了胰腺癌。

话没聊完,“天文学家”离开了望远镜,朝两人走来。

他并非过来吃饭,而是把很厚的一沓纸递给朱末,要求朱末带回食堂,用垃圾焚化炉焚毁。

“乔总”放下记载菜肉粥配方的纸,问“天文学家”为何不直接用A站内部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天文学家”回答说:“这里面都是我前几版的观测数据,绝密的东西,流传到社会上会引起恐慌,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全部烧掉!”

离开A站时,“天文学家”严令朱末绝不可翻看那些旧论文。朱末答应下来。

看不看也无关紧要,他早就知道对方论文里写的都是些什么内容。但在焚化之前,他还是阅读了几页内容。

论文的题目是《由光谱波动频率分析开普勒452表面戴森球建筑的形态发生学及建筑结构》。

果然仍是老一套。和“天文学家”过去写过的几篇题目类似,只是换成另一颗恒星作为分析对象。结论也差不多。文章认为,那些外星文明通过所谓“技术爆炸”概念入侵地球的可能性为无穷大,预测抵达地球的时间是十年之后。

这个“十年之后”的结论数字一直没变过。朱末记得一年前“天文学家”就这么说过。朱末确信,再过几年后,对方论文中的这个数字仍然会是“十年之后”,否则,按对方的话来说,那样将会“不符合科学性”。

“乔总”和“天文学家”一样,也极其在意自己的“科学性”。“乔总”今天中午谈到过自己的又一个新发明—头戴式显示器外设。这种显示器会把画面近距离投射到使用者双眼中,画面内容可根据使用者的手套动作而相应改变,足以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

这项产品自然是科学的,因为这种正式名称叫作VR设备的商品,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在许多电器超市的货架上打折出售了。如同“乔总”过去曾设计出的那一万两千多个早已存在的发明一样,它绝对是完全符合一切科学原理。

“乔总”和“天文学家”一样,永远不会被人们所相信,而他们对此也完全不在乎。

朱末把论文全部压进焚化炉的炉膛里去。

到了九月中旬,就连“文人”都在谈论老全的死。

那天送完早餐后,“文人”十分罕见地主动对朱末说话:“老师傅没等我写完就走了。”

朱末用点头回应他。

谈这事时,“光头”隔着布帘在哼歌,调子与正在播放的曲子几乎完全不同。说完话,“文人”坐在电脑前重归沉默,低头看着餐盒里的土豆炒午餐肉片盖浇饭,也不吃。

退回到布帘另外一侧时,朱末看到“光头”边哭边在唱歌。好一阵之后他才听出,“光头”一直在哼着的正是此时在播放的歌曲,只是拍子和音符都不合。

难得听见一次的长时间哼歌,不知“光头”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过在朱末看来,这种行为无非是再次显示出“光头”的本来面目—

—在自己喜爱的事业方面,此人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天分。

—布帘隔壁的那位也是一样。

朱末回忆起此前无数次投影屏上读到过的作品。“文人”花费了超过十五年的时间,把自己封闭在信号站里反复修改它们,但直到今天,小说的字数仍没有超过四千字。内容也始终没变过,说的是作者出生后在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经历过的几件事。

这些事一直没写完。朱末认为它们永远也不会被写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