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 第82章 修缮水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 修缮水利(2 / 2)

百姓低下头,神色十分为难:“可迁坟……”

黄宁道:“官府可以帮你迁坟,选一块风水好的地方,所有的费用都由官府承担,迁坟的时候还会请高僧祈福,保证不打扰祖先的安宁,你看这样行吗?”

百姓抬起头,眼中露出了犹豫的神色:“真的能选块好地方?还请高僧祈福?”

黄宁点点头:“我以将军的名义保证,绝不骗你。而且迁坟后,你还能领到一笔安抚银,也算官府的一点心意。”

百姓想了想,终于点头答应:“既然大人这么说,我就同意迁坟了,多谢大人体谅。”

黄宁松了口气,连忙让人记下此事,安排后续的迁坟事宜。

太子看着这一幕,感慨道:“原来修水利还要考虑这么多事,不光是工程本身,还要顾及百姓的习俗和情感。”

黄宁道:“是啊,百姓的事无小事,只有把这些琐事都处理好,工程才能顺利进行。”

接下来的日子,水利修缮工程进展得十分顺利,百姓们积极性高涨,工匠们也尽心尽力,不到一个月,大部分淤塞的河道就清理干净了,溃坝的地方也重新筑起了坚固的堤坝。

这日,黄宁和太子正在查看刚修好的水渠,一名差役匆匆跑了过来:“将军,殿下,长安传来消息,说北方的契丹有些异动,皇上让您留意北境的情况。”

黄宁心中一紧,北境是他的牵挂,听到这个消息,立刻问道:“具体是什么异动?马忠和陈先生有消息传来吗?”

“暂时没有详细消息,只是说契丹的骑兵在边境活动频繁,似乎有南下的迹象。”差役回道。

黄宁皱起眉头,心中十分担忧,北境的百姓刚过上安稳日子,要是契丹真的南下,又要遭受战乱之苦了。

太子看出了他的担忧,安慰道:“黄将军,你别太担心,马将军和陈先生都是能干的人,应该能稳住北境的局势,而且皇上也会派兵支援的。”

黄宁点点头:“希望如此,只是我不在北境,总有些不放心。”

他当即写下一封信,让快马送往北境,询问具体情况,同时叮嘱马忠和陈先生加强边境防务,切勿大意。

信送出去后,黄宁的心依旧悬着,每天都在盼着北境的回信。

三日后,北境的回信终于到了,信中说契丹只是在边境试探,并没有真的南下,马忠和陈先生已经加强了防务,让他不必担心。

黄宁这才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解决了北境的担忧,黄宁又全身心投入到江南的重建中,此时水利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只剩下几处细节需要完善。

这日,黄宁正在知府衙门查看工程收尾的计划,林小虎跑了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大人,殿下,外面来了好多百姓,说是给您送牌匾来了!”

黄宁和太子都有些意外,连忙起身出去查看。

只见衙门外挤满了百姓,为首的几位老人手里捧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为民做主”四个大字,红底金字,十分醒目。

看到黄宁和太子出来,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齐声喊道:“多谢将军和殿下为我们修水利、安家园,将军和殿下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黄宁连忙走上前,扶起为首的老人:“老人家,快起来,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万万不敢当‘再生父母’这样的称呼。”

老人握着他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将军,您为我们做的这些事,比再生父母还亲啊!以前我们受战乱之苦,吃不上饭,住不上安稳房子,是您来了之后,我们才有了活路!”

其他百姓也纷纷附和,诉说着黄宁和太子带来的变化,场面十分感人。

太子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终于明白了黄宁所说的“为民做主”的真正含义。

黄宁接过牌匾,对百姓们道:“多谢大家的厚爱,这块牌匾我收下了,它会时刻提醒我,要牢记为民办事的初心。现在水利工程快修好了,以后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百姓们闻言,纷纷欢呼起来,久久不愿离去。

送走百姓后,太子对黄宁道:“黄将军,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百姓会这么敬重你,因为你真的把他们放在了心上。”

黄宁笑了笑:“这只是开始,江南的重建还有很多事要做,我们不能松懈。”

就在这时,苏州知府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喜悦的神色:“将军,殿下,好消息!今年江南的庄稼长势喜人,估计又是一个丰收年!”

黄宁和太子闻言,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这是他们最想听到的消息。

“太好了!”太子高兴地说道,“这下百姓们再也不用愁吃的了,江南也能慢慢恢复往日的繁华了。”

黄宁点点头:“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等丰收了,我们再减免百姓一年的赋税,让大家能更好地重建家园。”

苏州知府连忙道:“将军英明!百姓们要是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更高兴的。”

接下来的日子,江南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庄稼茁壮成长,百姓们忙着修缮房屋,市集上也越来越热闹,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这日,黄宁正在书房处理公务,林小虎端着一碗莲子粥走了进来:“大人,西街粥铺的老板亲自来了,说给您送新熬的莲子粥,还说想跟您说几句话。”

黄宁心中一暖,连忙道:“快请他进来。”

西街粥铺的老板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笑着道:“侯爷,您尝尝我新研究的莲子百合粥,清热解暑,最适合现在喝了。”

黄宁接过粥碗,尝了一口,味道清甜爽口,十分好喝:“老板的手艺还是这么好,这粥比以前更入味了。”

老板笑得合不拢嘴:“侯爷喜欢就好,现在江南太平了,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这都多亏了侯爷啊!”

黄宁摇摇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你能把生意做好,也是为江南的重建出了力。”

老板从食盒里拿出一包东西,递给黄宁:“侯爷,这是我特意给您准备的莲子和百合,您要是想喝粥了,自己就能熬。”

黄宁没有推辞,接过东西道:“多谢老板,费心了。”

老板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才起身告辞。

看着老板离去的背影,黄宁心中感慨万千,从北境到江南,他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让百姓们能过上这样安稳幸福的日子吗?

这时,太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笑容:“黄将军,刚接到长安的旨意,皇上说江南重建得很好,让我们继续留在江南,巩固成果,等明年再回长安。”

黄宁点点头:“也好,江南刚稳定下来,确实需要有人留下来照看,我们就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等江南彻底恢复繁华,再回长安也不迟。”

太子笑着道:“我也正有此意,在江南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在宫里十年学的都多。”

黄宁拍了拍他的肩膀:“殿下能有所成长,就是最好的事,将来您一定会成为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