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第318章 大唐国师赴庆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8章 大唐国师赴庆国(2 / 2)

你以为他在跟你下棋,结果他直接掀了棋盘,还反手给了你一巴掌,然后告诉你,游戏规则,由他来定。

这还怎么玩?

李璘的旨意,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大唐的朝堂之上,激起了轩然大波。

当“册封袁天罡为国师,出使庆国”的消息,通过内阁传达到百官耳中时,所有人都懵了。

袁天罡?

哪个袁天罡?

一些年长的官员,翻遍了记忆,才从一些故纸堆里,找到了这个尘封已久的名字。

前朝国师?那个传中活了几百年的相师?

这怎么可能!

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一个笑话,一个无稽之谈。

但当他们看到那份盖着玉玺的,货真价实的圣旨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陛下,竟然真的从历史的角里,刨出了这么一个神神叨叨的人物,还封为了大唐的国师?

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派这么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国师”去出使庆国,又是为了什么?

论道讲法?

这理由也太扯了!两国交锋,不派鸿胪寺的官员,不派能言善辩的使臣,派一个道士去?

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有言官上书,认为此举不合礼法,有损国体,请求陛下三思。

但他们的奏折,无一例外,全部石沉大海。

李璘根本懒得理会这些人的聒噪。

一群凡夫俗子,懂个屁。

朕的布局,是你们能看明白的?老老实实当好你们的螺丝钉就行了。

他现在所有的心思,都在即将上演的这出好戏上。

为了把这出戏演得更热闹,李璘下令,国师出使的仪仗,必须按照最高规格来办。

一时间,整个皇宫都忙碌了起来。

司马懿亲自督办,从羽林卫中,挑选了三百名最精锐的骑兵,作为国师的护卫。这些人,每一个都身材高大,装备精良,骑着神骏的西域宝马,威风凛凛。

工部连夜赶制了国师的专属座驾。那是一辆由八匹纯白色骏马拉着的巨大车辇,车身由金丝楠木打造,上面雕刻着日月星辰、祥云瑞兽的图案,车顶华盖高悬,四周挂着明黄的流苏和宫铃,走动起来,叮当作响,气派非凡。

礼部则准备了大量的赏赐物品,包括上等的丝绸、精美的瓷器、珍贵的珠宝玉石,装了整整三十几车。美其名曰,是神武天帝赏赐给庆国君臣的。

而作为主角的袁天罡,也换上了一身全新的行头。

他不再是那一身笼罩在黑暗中的破旧斗篷。

取而代之的,是一件玄黑色的、用金线绣着太极八卦图案的宽大道袍。他头上戴着一顶紫金冠,将满头白发束起。

脸上那张狰狞的鬼面具,被换成了一张纯金打造的、只遮住上半边脸的麒麟面具,面具之下,只露出一双深不见底,仿佛蕴含着整个星空的眼睛。

当他以这副装扮,出现在李璘面前时,即便是李璘,也不由得在心里赞叹了一声。

可以啊,老袁。换身皮,还真有点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意思了。

就是这股子生人勿近的煞气,怎么也藏不住。

“准备好了?”李璘看着他,笑着问道。

“回陛下,随时可以出发。”袁天罡的声音,似乎因为换了行头,也少了几分嘶哑,多了几分威严。

“很好。”李璘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亲自为他整理了一下道袍的领口。

他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音量道:“朕的旨意,只是给外人看的。”

“朕现在,给你一道真正的旨意。”

袁天罡微微躬身,洗耳恭听。

“第一,把天猛星他们,毫发无伤地给朕带回来。”

“第二,那个叫庆帝,他不是喜欢演戏吗?你去了,就陪他好好演。他要是恭顺,你就比他还客气。他要是敢耍花样,你就给朕狠狠地打他的脸,打到他不敢再演为止。”

“第三,”李璘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朕听,他们有四个所谓的大宗师。朕对他们很感兴趣。你此去,找个机会,跟他们‘切磋切磋’。”

“不用下死手,朕的猎物,朕还想留着慢慢玩。你只需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特别是,替朕去看看,那个叫五竹的‘非人之物’,到底是什么成色。”

李璘拍了拍袁天罡的肩膀,笑容变得意味深长。

“总之,朕给你最大的权限。到了庆国,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把那里搅个天翻地覆,朕就在长安,等着看好戏。”

“臣,遵旨。”袁天罡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似乎也燃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火焰。

活了三百年,他一生都在为李唐皇室效命,大部分时间,都只能躲在阴影里。

像今天这样,以“大唐国师”的身份,带着天子仪仗,去另一个国家“耀武扬威”,还是头一遭。

这种感觉,很新奇。

……

三日后,长安城朱雀门外。

三百羽林卫铁甲铮铮,八匹白马气势如龙。

在无数百姓和官员的注视下,大唐国师的仪仗队,缓缓启程,一路向南,朝着庆国的方向,浩浩荡荡而去。

而在仪仗队出发的同时,数只最精锐的信鸽,也从皇宫深处飞起,以比仪仗队快十倍的速度,带着大唐皇帝的国书,以及“国师即将到访”的惊天消息,划破长空,飞向了那个即将迎来一场风暴的国度。

李璘站在皇宫最高的城楼上,负手而立,看着那逐渐远去的仪仗队,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去吧,老袁。

庆国,京都。

皇宫,御书房。

气氛压抑得可怕。

庆帝面沉如水,手里攥着一卷刚刚从大唐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国书。那华丽的辞藻和恭维的言语之下,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针,狠狠地扎在他的心上。

他的面前,跪着一地的文武百官。

丞相林若甫,枢密院使秦业,大理寺卿……所有在京都的六部九卿,几乎都到齐了。

所有人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

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到,他们那位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陛下,在看完这份国书后,猛地将最心爱的一方砚台,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大唐国师?袁天罡?”

庆帝的声音冰冷,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扫过殿下的每一个人。

“论道讲法?彰我大唐煌煌之威?”

“还有……商队仆从走失?”

他每念一句,殿内官员的头就埋得更低一分。

他们都感觉到了,陛下那平静语气之下,所压抑的滔天怒火。

“诸位爱卿,都吧。”庆帝将国书扔在龙案上,“这位大唐的神武天帝,派了他的‘国师’,带着三百羽林卫,不日即将抵达我京都。我们,该当如何啊?”

大殿内,一片死寂。

谁敢在这个时候开口?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里是派使者来“论道讲法”?这分明就是兴师问罪来了!

那个所谓的“商队仆从”,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肯定就是前几天夜闯监察院,被黑骑拿下的那几个刺客!

大唐皇帝,竟然为了几个刺客,就派出了“国师”,还带着军队,大张旗鼓地跑到你家门口来要人!

这是何等的嚣张!何等的跋扈!

这已经不是在打庆国的脸了,这是把庆国的脸按在地上,来回地摩擦!

“怎么?都哑巴了?”庆帝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终于,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是礼部尚书胡阁。

“启禀陛下,臣……臣以为,大唐此举,欺人太甚!我庆国虽非天朝,却也非任人宰割之鱼肉!他们派刺客潜入我京都,本就有错在先。如今,竟还敢派人兴师问罪!是可忍,孰不可忍!臣恳请陛下,下旨申饬,拒绝其入境!”

胡尚书一番话得是慷慨激昂,义愤填膺。

立刻,就有不少文官站出来附和。

“胡大人所言极是!我庆国,有我庆国的法度!岂能容他国如此撒野!”

“陛下,万万不可让其入境!否则,我庆国颜面何存?天下人将如何看我等?”

以丞相林若甫为首的文官集团,大多持这种强硬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这口气,绝对不能忍。

林若甫站在人群中,一言不发,但他的眼神,却在悄悄地观察着庆帝的反应。

他知道,这些人的话,虽然听起来解气,但根本不可能被采纳。

拒绝入境?

人家带着三百精锐骑兵来的,你不让进就不让进?到时候人家直接打进来,你拿什么挡?

更何况,对方是“国师”,代表的是大唐天子的颜面。你拒绝他,就是拒绝大唐天子。

那个喜怒无常,行事霸道的唐皇李璘,会做出什么反应,谁也无法预料。

就在文官们群情激奋之时,一个尖锐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一群书生之见。”

话的,是坐在轮椅上的陈萍萍。他不知何时,已经被人推到了大殿中央。

他一开口,整个御书房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用一种复杂的目光看着这个黑夜里的王者。

“陈院长!”礼部尚书胡阁怒视着他,“你这是何意?难道在你看来,我庆国就该卑躬屈膝,任由那大唐欺辱吗?”

“卑躬屈膝?”陈萍萍冷笑一声,他那张苍白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胡大人,我只问你一句,若那大唐国师,被你一纸文书拦在国门之外,他若硬闯,你待如何?”

“我……我庆国边军,也不是吃素的!”胡阁梗着脖子道。

“边军?”陈萍萍笑了,笑声尖锐而刺耳,“就凭我们那些连军饷都快发不出来的边军,去跟大唐的羽林卫硬碰硬?胡大人,你是在笑吗?”

“你!”胡阁气得满脸通红。

“更何况,”陈萍萍的目光扫过所有人,“人家国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是来‘论道讲法’,是来‘敦睦邦交’的。你凭什么拒绝?就因为你觉得他‘欺人太甚’?你的感觉,能代表国法吗?”

一番话,问得所有主战的文官,都哑口无言。

是啊,人家明面上,是客客气气来的。你这边要是直接翻脸,那理亏的可就是庆国了。

到时候,大唐皇帝正好有了借口,你庆国无礼在先,直接发兵,你怎么办?

“那……那依陈院长之见,我们该当如何?难道就真的打开国门,笑脸相迎,任由他在我京都耀武扬威吗?”一个官员不服气地问道。

陈萍萍没有回答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龙椅上的庆帝。

“陛下,臣以为,不仅要让他进,还要以最高规格的礼遇,让他进。”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陈萍萍!你疯了不成!”

“你这是要将我庆国的尊严,置于何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