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铭看着手机屏幕上飞速跳动的信息,忍不住笑了起来,手指在屏幕上敲打:[好了好了,你们别闹了。我们学校教职工今天有个徒步比赛的活动,地点就在龙兴公园。我当志愿者,负责盖章。]
林晓安立刻抓住机会,发了个“阴险”的表情:[那你们老师都去比赛了,我们学生是不是没人管了?(欢呼雀跃表情)那我们岂不是自由了?]
陈秋铭笑骂着回复:[你想干什么?林晓安,小心我回去收拾你!(锤子表情)]
林晓安赶紧发来一个求饶的表情包:[没有没有!铭哥我错了!我就是说……想你了(委屈表情)。]
陈秋铭:[你可远点去吧!烦人(嫌弃表情)。]
群里又是一阵更欢快的刷屏,“哈哈哈”和“笑死”的表情包层出不穷。
陈秋铭笑着摇了摇头,收起手机,心情愈发轻快。他信步走过七孔桥,来到湖东岸。远远望见藏经楼矗立在绿树环抱之中,那里是比赛的终点,此刻显然还没有选手到达。他没有停留,按照之前通知的,径直走向不远处那座风格庄重、飞檐翘角的龙城历史展览馆,在门口的阴凉处耐心等待。
大约又过了一个小时,熟悉的身影陆续出现在展览馆门口。先是江芸和娄越结伴而来,两人脸上都带着运动后的红润和细汗,虽然有些疲惫,但精神很好。接着是潘禹会,他走得较快,气息还算平稳。然后是扛着系旗的翁斯桐,他虽然满头大汗,运动服也湿透了大半,但脸上却洋溢着兴奋和一丝得意。最后是温宜,她看起来刚从其他点位完成任务。
陈秋铭迎了上去,笑着问道:“怎么样?看你们这状态,有没有斩获名次的?”
江芸用纸巾擦了擦汗,语气带着欣慰:“小翁厉害!扛着咱们系这么大一面旗,还能走得那么快,拿了个全校第六名!给咱们系争光了!其他的……我们这些老家伙就不行了,没拿到名次。”她说着,赞赏地拍了拍翁斯桐的肩膀。
陈秋铭有些惊讶地看向翁斯桐:“是吗?小翁,真可以啊!深藏不露!”
翁斯桐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挠了挠湿漉漉的头发,压低声音,带着点无奈的口气对陈秋铭说:“铭哥,快算了吧!本来……本来可以拿更高名次的,但是……”他欲言又止,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前面正在交谈的几位校领导的方向,声音更低了,“你没看前几名都是谁吗?董校长、胡书记他们……我哪敢真的超过他们啊……”他的语气里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机灵和现实的考量。
陈秋铭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忍不住摇头失笑,拍了拍翁斯桐的胳膊,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时,江芸招呼大家:“来,人都到齐了,咱们在法律系系旗
老师们纷纷聚拢过来,以龙城历史展览馆为背景,在迎风招展的法律系系旗下,露出灿烂的笑容。江芸请一位路过的其他院系老师帮忙,按下了快门,定格了这个充满汗水与欢笑的瞬间。
“好了!”江芸宣布,“大家现在可以自行参观展览馆了,深入了解我们龙城的历史。参观结束之后,今天就可以早点回去休息了,算是给大家放松一下,今天不用回办公室坐班了!”
“太好了!”
“江主任真好!”
老师们发出一阵小小的欢呼,疲惫的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陈秋铭和翁斯桐结伴走进展览馆。馆内光线柔和,气氛肃穆。巨大的时间轴和丰富的展品,从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箭簇,到明清时期的城防图、民俗器物,再到近代的工业遗存和历史照片,详细地述说着龙城这座古老城市的沧桑岁月。一位穿着制服、声音清晰的讲解员正在为一批游客讲解:“龙城,具有超过两千五百年的建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是北方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重镇,素有‘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的美誉……”
陈秋铭和翁斯桐静静地跟着人流,聆听着讲解,目光掠过一件件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物,仿佛能触摸到这座古老城市跳动了千年的脉搏。
参观完毕,两人随着人流走到宽敞明亮的展览馆大厅。陈秋铭一眼看到大厅一侧,一面鲜红的党旗悬挂在洁白的墙壁上,庄严肃穆。
“小翁,”陈秋铭拉了拉翁斯桐的胳膊,指着那面党旗,“我们去那儿拍张照片吧?今天正好是迎七一的活动,在党旗下留个影,也算是个纪念。”
翁斯桐眼睛一亮:“好啊!这个主意好!”
正当他们准备找人帮忙拍照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秋铭啊,小翁,你们也逛完了?”
是孟文桂。她脸上红扑扑的,精神头十足,快步走了过来。
“桂姐!”陈秋铭笑着打招呼,“你怎么样?徒步比赛战果如何?”
孟文桂得意地扬了扬眉毛:“我啊,拿了个女子组第九名!据说奖品是个挺不错的保温杯,正好用得上!”她对自己的成绩相当满意。
翁斯桐连忙说:“桂姐来得正好!我们正要在这面党旗下拍张照片纪念一下,一起吧?”
孟文桂爽快地答应:“好啊!这么有意义!那让谁给我们拍呢?”她环顾四周。
陈秋铭目光扫过大厅,正好看到娄越也参观完,从另一个展厅走出来。“娄姐!”陈秋铭招手喊道,“麻烦您,帮我们三个拍张照片好吗?就在这党旗
娄越温和地笑着走过来:“没问题!”她接过陈秋铭递来的手机。
陈秋铭、翁斯桐和孟文桂三人迅速整理了一下衣冠,并排站到鲜艳的党旗下。他们收敛了笑容,神情庄重而认真,目光坚定地望向镜头。
“好,一、二、三——”娄越看着手机屏幕,轻声倒数。
“咔嚓!”
快门声轻响,定格了三位年轻老师在党旗下肃立的身影。背景是展览馆厚重的人文底蕴,前方是他们投身教育事业的现在与未来。这张照片,不仅是一次活动的记录,更是一份无声的初心与承诺。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