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穿越>我的电脑里有个神级文明> 第五十八章 月面基地选址 (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 月面基地选址 (完)(1 / 2)

几个呼吸间,在时间来到t+481秒的时候,楼兰号整个座舱中就只剩下一灰白的世界了。

谢云逸坐在驾驶座椅上,脚下,四周,整个世界都是静悄悄。

尽管第二次来,还是会感觉到无尽的震撼!

无穷无尽的环形山轮廓与陨石坑绵延铺向了远处的黑白天际线。

这时候回望地球,它就像半块孩童咬掉一半的蓝色宝石糖果,挂在黑色背景的夜空中。

人类近在咫尺的天然卫星,在楼兰号的航程计时单位中,它仅仅就只有481秒,合计8分钟多一秒。

8分钟时间,正常人类起床刷牙穿衣出门的速平均速度,恐怕也就这样了,但楼兰号的这8分钟,跨越了40万公里,到达了月面。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奇迹?

所以谢云逸对鲲才会保持那么高的警惕。

之所以在之前他会问伍智祥,如果外星人来了,这个世界会怎么样,这个问题的本质是:

既然外星人能来地球,首先问题是:它们怎么找到地球的?!

然后才是他们怎么来的?!通过什么方式过来的?!

紧接着是猜测他们过来的原因,动机,利益等等。

最后经历了一切后得出结论才是他们为什么会过来。

在整个思维框架中,其实最具技术含量问题的是:

他们怎么过来的,通过什么方式过来的!!

而这个问题的直指一个核心:星际旅行的效率。

楼兰号的最高速度8900公里\/秒,四舍五入就是公里每秒,光速的三十分之一!

这样的效率高吗?从地球到月球,非载人情况下,仅需50秒左右即可抵达月球。

对于现在谢云逸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对比结果显而易见:非常高!!

他能想象到,以鲲的尿性,它能给出这种速度的飞行器,那么它手里面肯定还有比这个速度更快的飞行器!

这是智慧物种的共性。

谢云逸看着视野的左下角位置上的详细信息:

距离月球地面垂直距离:76米

状态:悬停

横移速度:0米\/秒

光学隐身:开启

电磁隐身:开启

超低空光学隐身失效速度:980米\/秒

超低空电磁隐身失效速度:2.7公里\/秒

他在座舱的正前方找到了两个个按钮:【锁定高度】【避开圈定区域】

按下两个按钮以后,他轻轻一推方向杆,缓缓地一脚油门,楼兰号的速度就迅速提了起来。

就在谢云逸驾驶着楼兰号从月球赤道往月球南极飞行的时候,

国社交网络上一则视频消息快速传播了开来:

视频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一个天文爱好者的聚会活动,视频中总共有15台露营车,远远地围在一堆篝火旁,而露营车之上,零零总总总共十几台天文望远镜正对着月球,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其中一台超过1000毫米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最为亮眼。

这台天文望远镜说是一座只能被车拉着跑的炮台也不为过,它的体积有半个车头大小,可伸缩镜筒最长为2.3米。

此时它正对着月球的的画面正被投影在聚会者众人面前的幕布上。

画面中,烧烤的,喝酒的,聊天的,操作望远镜的,热闹非凡。

突然有人指着幕布上的投影大叫了一声:

“上帝,那是什么?快看!”

众人齐刷刷的看向投影幕布。

然后就是齐齐发出倒吸冷气的吸气声,然后就是一阵阵疯狂的呼唤与叫喊:

“快来看,这是什么?”

“这是UFo吗?”

“天啊,上帝,他们终于来了吗?”

只见幕布上影影绰绰的大气扰动下,仍然可以清晰看到月球的月面之上,有一个黝黑的物体正缓缓降落在月球的南极阴影区域之中。

得益于独立日系列两部国民级电影,在欧美地区,众多的民众对于外星人的想象与斗争,火种从来就没熄灭过,这次这个视频的出圈,基本是可以预测的。

因为每一年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或两个视频出圈,时不时刷新下大众的阈值。

这次这条关于外星人飞船的视频的出圈,不同认知层次的人反应则各不相同。

欧美地区的民众是盲目的,他们盲目地跟随着身边一切看起来身份地位更高的人的行为,他们盲目地囤积体积大,消耗快,无法自制的日用品,以获得一种虚假的“控制感”!

卫生纸,瓶装水,罐头食品,枪支与弹药,常用药品,面粉,燕麦,意大利面,洗手液,消毒水等等生存生理,卫生健康,个人安全,心理需求系列物资很快便被抢购一空,大批量的囤积在家。

但很快,人们又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事实:当他们去抢购时,超市只是顺势涨价了,而且涨价的幅度并不高,最主要的是,超市不但不限购,而且供应量好像无穷无尽一般。

这个视频发酵过后的抢购热潮引起了网络上沸沸扬扬的热议,从而顺利出圈。

佳宇第一次关注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它还在一个名为“真相(truthFi)”的小众论坛中发酵,佳宇并没有对这个视频做任何的修改,原封不动搬到了星空论坛的【遥望星空】板块中。

最初,佳宇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论坛中增加更多的素材。

它的这个做法,让这个原本并没有什么特色,属于无头无尾的视频得到了进一步发酵。

外网中,最先引爆的是tiktok,它属于年轻人的天堂,热度飙升的异常快,其次再是推特这个平台,然后再是脸书和油管,四路交火之下,共同缔造了这波庞大的趋势流量。

而反观国内,尽管热度有蔓延进来的趋势,但国内的管理实体依然还是在做着高科技公司西迁的协调工作,网络上这个视频的相关搜索趋势显示,它的热度属于明显上升状态,预计热度再持续上升,两个小时内就将登陆微薄和抖音热榜。

佳宇突然觉察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以往很多趋势热度,流进国内都要经过一道筛网,过滤一次,而这次,仿佛这道网不存在了一般,没有任何的阻隔,直接就放进来了,明明上次星空论坛引起的趋势热度都在这道筛网中过滤了一遍,至少期间有过3-5小时的传播真空期,唯独这次的趋势,却没有被过滤。

并不知道谢云逸具体所处位置的佳宇把这个信息整理并记录到了日常运行日志中,转而继续寻找起网络中的那道城墙后的堡垒的现实突破口。

不过在它去执行它的任务目标的同时,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它决定向谢云逸发起了一个提示:

月球南极,互联网传播的视频中,发现一艘未知飞船降落到了南极,根据月表的阴影变化,预计在1天前!

....

t+3601S

月球之上。

谢云逸的飞行高度始终维持在距离月表76米的垂直高度上,他一路上的见识比起上次毫无体验感的飞行来说,这次的飞行体验感可谓是拉满了。

他看到过距离月面300多米起伏的陨石坑,见到过月震发生时超过700米的环形坑的山体滑坡,见到过在环形山上的熔岩冷却过后的坑洞,见到过除了灰白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的稀土矿,裸露陨石坑底的大片暗红色的铁矿,纯净的二氧化硅矿脉。

这一切都是那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让谢云逸真正的意识到,月球的重要性。

至少在月球人类可以享受到极致纯净,极致均匀,极致稳定的尖端科学制造,如,微重力的环境下,材料内部因重力引起的分层,沉淀和对流现象极大减弱,这意味着在月球上可以生长出比地球更大,更纯净,几乎没有缺陷的晶体,这对于半导体,激光和医药领域的buff叠加,可想而知。

在月球的低重力环境中,会比地球更容易制造出因为密度差而无法均匀混合的金属泡沫,新型合金或者是新型玻璃新型材料等等。

另外在月球上,可以看作是超高真空的大片真空实验场,一些纯度要求较高的材料的制备,就完全不需要担心氧化,空气中有杂质污染的问题。亦或者是一些焊接效果要求极高的工业生产,真空镀膜,激光焊接可以到达完美的效果,而这,完全抛弃了一整套庞大且昂贵的真空泵系统。

对于整体成本的节省,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这时候再套上一层智能制造工厂buff,那结果该是多完美!

就在谢云逸畅想着智能工厂的未来时,佳宇的话打断了他:

“月球南极,互联网传播的视频中,发现一艘未知飞船降落到了南极,根据月表的阴影变化,预计在1天前!”

谢云逸摘下头盔,迅速按下了方舟手机的亮屏按键,指纹识别以后快速打开了佳宇说的那段文字,并快速把原视频看了一遍,他把他从地球起飞降落月球再到半自动巡航到月球南极的途中的所有流程都过滤了一遍,没找到自己的操作上的任何问题后,他打开佳宇的运行日志,他反问道:

“佳宇,这个1天前的视频,你怎么看?”

“佳宇对于这个事也比较好奇,一开始我以为是电脑合成的视频,但后面佳宇把这个原视频搬运到星空的论坛以后,事件本身的亲身经历者也开始跳出来讨论这个事了,我才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去核实了当时的时间,场景,参与聚会的人,才给这个事件标注了置信度。”

“不过,根据当事人的描述,那艘飞船原本是很小的,他们其中一个外星人狂热爱好者用了后期处理软件加工了下,导致整艘飞船才显得那般大!”

“先生,如果您现在正在前往南极的话,请务必小心!”

因为佳宇只能从谢云逸与楼兰号的主控系统语音聊天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谢云逸的动向,因此,它对于除了谢云逸说出来的话,其他的信息,它都是不知道的。

楼兰号是独立的,楼兰号主控系统也是独立的,而佳宇作为独立的外部信息体,几者都是相互独立的,这也是谢云逸可以放心使用鲲的科技造物的原因之一。

看完消息的谢云逸,换了只耳朵重新带上微型耳机,然后迅速带上AR头盔,说道:

“我现在确实正在前往南极,如果真的南极有外星人,那我们刚好测试下楼兰号的光学隐身和电磁隐身的效果,如果可以测试到外星人的武器攻击能力就更好了!”

对佳宇说完,谢云逸自己在心里又补充了句:外星人能攻击到楼兰号的话,我有把握再从鲲那里捞到一些好处!

“不过佳宇结合我们之前推断出来的末日征兆与楼兰号拍摄到的月球基地,很大概率是人类自己的飞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