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穿越>我的电脑里有个神级文明> 第五十八章 月面基地选址 (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 月面基地选址 (完)(2 / 2)

....

不过,接下来,注定要让谢云逸失望了。

t+3750S

就在谢云逸刚把楼兰号开进月球的南极圈的时候,刚好处于昼夜交替线上的一艘飞船正准备在起飞。

他可以明显看到在楼兰号的红色框框的标注中,有一个飞船的起飞平台正缓缓从一个环形山中升起,这艘飞船就位于这个起飞平台之上。

通过分析与计算,楼兰号把这个飞船与这个起飞平台的尺寸都做了详细的标注:

未知飞船:

形状:类潜艇外型

尺寸:

长度:65米

最大宽度:13米

最大高度:23米

疑似引擎热源:24处

起飞平台:

长度:224米

宽度:132米

当前整体海拔高度:-75米

谢云逸关注的点则是,这个发射平台所处的位置,它位于月球的南极圈圈上,东经12度,南纬88.46度。

有意思的是,这个点位是位于南纬88.46度到南纬90度(月球南极极点)上,太阳光永远只能以极低的1.54度倾斜射入,这意味着,只要环形山足够的高,环形山足够的大,那么能埋藏的真相是相当多的!

因为在环形山坑底,太阳光永远都照不到,它会形成一个永久阴影区,人类只要不从南极正上方去看,那么永远也不看月球的阴影中有什么。

谢云逸暗暗点头的则是这些人把基地选在了这些地方,这倒给他提了个醒。

最终,那个起飞平台停留在了海拔负38米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如果不是楼兰号显示的数据变化,他根本就看不见。

最终在拉近的摄像头画面中,谢云逸隐约看到了微弱的黑色中偶有光线在闪烁。

“楼兰号慢慢靠近它!”

此时谢云逸没有在自己操作了,对于自己的操作水平,他还是比较有数的。

目标已选中

直线距离:12公里。

电磁隐身状态:良好

光学隐身状态:良好

当前加速度:5米\/二次方秒

能源余量:47.73%

谢云逸坐在座椅上,在楼兰号的舱内全景视野中,他看到的是不断从脚下缓慢移动的各种大型的环形山,有部分的大型环形山的坑底,楼兰号作出了标注。

10个环形山中有3到4个环形山坑底有非天然建筑!

这比例相当夸张!

亲眼近距离目睹过后,谢云逸心里的紧张感又莫名拉了起来。

这些非天然建筑中,有些是冒尖的透明小圆顶,圆形的穹顶,透明材质的,不知道是玻璃还是更强的合成材料,有些大的环形山中,坑底更深的,它里面的建筑更大。

从楼兰号圈出来的反馈来看,尺寸最大的莫过于一个巨型的茧状建筑,裸露在坑底的有1.2公里的长度,宽度则达到了480米,高度有120米,最小的一个环形山,它很浅,穹顶建筑甚至有一部分在太阳光的照射之中了!

谢云逸看到的最奇特的几个环形山是一排黑色的面板围成一圈,大剌剌摆在月球表面,而等到楼兰号驶近了才发现,这是环绕整个环形山周长在400多公里的镜子。

在谢云逸的高度看,那圈镜子反射的是星空的黑色,在地球表面的角度看,只能看到月球上一览无余的灰色,而事实上,从太阳光最多1.54度的入射角看,则能反射出坑底的建筑情形,他才理解,天才在哪儿都有,并且有很多的事实。

而正如谢云逸想的那样,楼兰号的垂直投影位置刚进入这片巨大的环形山中时,才发现,在这个巨大的环形山坑底,居然有着太阳光,而这太阳光,就是这些镜子反射下去的!

光线的照射中,有着一个个穹顶,在穹顶中,有着一个个各种形状的立体绿植种植框架。

这是多么壮观啊!

谢云逸看着都觉得无比心惊。

在月球建这样的工程,流程很简单,但无不意味着在地球上的十倍于三峡大坝的工程量。

但考虑到月球的低重力环境,这样的工程貌似又可以理解了。

“当前距离目标:1.5公里”

谢云逸用楼兰号的测量工具测量了下那个未知的飞船起飞平台与刚刚路过的环形山边巨型大镜子的直线距离,他得出一个丝毫不出意外的结果:

1.9公里!

因为巨型环形山本来就是不规则的,而楼兰号此刻的飞行路线正是沿着巨型大镜子的排布方向而去的。

而作为被框选的目标,那个未知的飞行器起飞平台,在楼兰号直线前方的另一个较小的环形山中。

很快,目标便出现在谢云逸面前。

但很快,他就有点后悔浪费这个时间过来了。

也不对,怎么说呢,这个起飞平台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但这个飞行器,谢云逸就怎么看怎么不爽,因为它邋遢到连外皮都没有,金属框架清晰可见,只有几个核心的舱室用技术焊接起来的。

只见它缓缓起飞,24个引擎喷射的是微弱的蓝焰,光谱分析,最终的产物是水!

24个引擎吃力地缓缓把这个飞行器托高,感觉整个飞行器都在摇摇晃晃的,给人一种非常不靠谱的工作状态。

谢云逸现在满脸都是问号。

他想了想,等整艘飞船完全出现在倾斜的太阳光下时,才截了个图。

估计楼兰号的主控系统现在也是懵逼的。

早知道就开长焦摄像头了,还过来干嘛啊?

不过看了这玩意也被称为飞船以后,谢云逸就彻底放下心来了。

至少,证明无论大家的基础实力应该都大差不差的吧,地球的基础还没有被外星人魔改!

那么,现在该去哪儿选址呢?

一路上,见过了很多环形山,再结合之前从高轨道拍摄的照片分析,很明显,大家都在阴影中建立的基地,目的就是掩人耳目,而且他们选择在南极中建立基地,目的也很简单,月球南极有固态冰,这是现成的水资源与燃料资源!

但谢云逸不同,他有楼兰号,他有金属氢制造机柜,他有智能工厂。

他前期唯独缺乏能源!

所以,月球南极的永昼峰是最佳的选择,不过因为在南极,大家都没往能源这个方向上考虑,大不了烧氢气产生电能,或者干脆用核电也不为过。

月球可不需要考虑环境污染问题。

那么,对于他来说,沙克尔顿陨石坑的边缘位置的永昼峰可行吗?

这是个全年光照时间都在80%-90%的区域!

“让我找找,沙克尔顿陨石坑位置:南纬89.67度,东经129.78度,是这里没错了!”

谢云逸翻着楼兰号的框选地图喃喃道。

“楼兰号,去我框选的地方,如果低空的速度有限制,可以上高轨道,先拍照确认完我们再下去!”

“正在规划路径!规划完成。”

“正在前往框选区域。”

“拍照完成!”

当前轨道:1732公里

所在区域:目标框选区,南纬89.67度,东经129.78度。

耗时:72秒。

照片的像素裁切过后剩下有效的部分,大概还有1亿多像素。

谢云逸食指和拇指伸缩间,进一步拉大了图片,这时候再看之前看过的那个大的环形山,它就显得小了几圈了,而就在这个大环形山边上大概150公里左右的位置上,有着一个点,那是月球的正南极点,通过楼兰号的激光测距仪测试过后,永昼峰的高低点的落差有4.8公里之多。

但通过变轨,谢云逸并没有看到楼兰号标注有非自然建筑的框框。

这么久以来,他对楼兰号的标注可谓是深信不疑,楼兰号说,没有,那就搞个机器人过来实际探测下。

现在的时间已经快凌晨一点多了。

谢云逸既不是佳宇,也不如楼兰号的主控系统,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

他设置了个自动返回后,就躺沙发上睡着了。

谢云逸感觉与楼兰号的精神沟通真的有点费人脑细胞,没顶住几个小时,他就得休息,这个问题谢云逸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