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的矿怎么拿出来?
在这堵巨大光滑金属墙的后面,是个怎么样的世界?
还有个问题,可能比较尴尬,他该怎么进去?
他让种子机器人探路,谁能想到,它们进入后,这洞就自动合上了!
更出人意料的是,智能工厂接下来反馈的信息:
种子机器人正在充能
11%,12%,13%…
它的充能速度飞快,这让谢云逸为之一惊!
这里面的真有这么好的能量储备条件吗?
毕竟种子机器人的充能条件,地球这边可搞不定!
他估计鲲在给他种子机器人那时,就限定了输入能量的类型。
就在他的想法刚刚冒出来的时候,智能工厂的另一段矿物信息又同步了过来。
谢云逸敢保证,今天受到的刺激已经够多了,但真的架不住月球智能工厂这样的刺激!
因为这个智能工厂只能采矿与冶炼,所以它具备矿物的识别和定向探索矿脉储量的能力。
它直接一串串冷冰冰的字符映入了谢云逸的脑海中:
矿物名称,储量与含量
钛铁矿Fetio?:万吨,18.21%
斜长石:9809万吨,90.01%
氦-3:7905万吨,73ppb
磷灰石:7431万吨,19.74%
氟镁钙错石:6919万吨,4.79%
锆石\/锆石英:6738万吨,2.73%
静海石:6653万吨,1.22%
未知合金:5709万吨,100%
...
谢云逸仔细思索着这些探测出来的矿物储量与含量,尤其是那个尤为扎眼的“未知合金”“100%含量”让他一瞬间联想到了无数种可能!
未知合金,就意味着大概率含有未知元素!
而未知元素,带来的可想象空间可就太大了。
并且刚用探索机器人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得的组成光滑墙面合金的元素中同样有未知元素!
这大概率不是巧合了。
智能工厂能探索到,就意味着它在智能工厂能采集到的范围内。
这一刻,末日带来的阴影,至少对谢云逸来说,减少了一半不止!
这个世界上,被世界所接纳和认可的元素周期表,为什么元素只有118个?
因为超过118号后的所有元素,都属于未知的,未探索的元素,这需要非常严谨的复现与认证。
之所以说复现,是因为在超过118号元素以后的所有元素,它们所存在的时间,也称半衰期,是极端短暂的!
它们需要被证明它们来到过这个世界,并且它们可以被重复试验,反复来到这个世界。
核物理上的一个比喻:超过118号的元素,序号越往后排,它们的原子核就越重,它们内部质子之间的正电荷排斥力就越夸张,它们就像一个被塞了太多东西,超出特定时间就必然会炸开的背包!
炸开的瞬间,它们会立刻通过放射性衰变,衰变成一系列序号更小(质子数更小)的元素。
这就是难点!
118号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由于存在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以及极短的半衰期,这就意味着刚刚把119号或者更多质子数的元素制造出来,它就消失了!
它是怎么来的?它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它被制造出来的反应链是什么?
这个严谨的验证需要一环扣一环的逻辑链与反应链的相互配合。
而在现代核物理与化学界存在这么一个看似遥远却近在咫尺的着名猜想:
“超重元素稳定岛”猜想
我们可以把元素周期表想象成一张地图,它分为已知的大陆区域,已知的浅海区域,未知的远方岛屿。
在自然界中,存在的1号氢与92号铀,它们都是自然界中稳定存在或相对稳定存在的元素,这是“大陆区域”!
而从93号镎开始,则是人工合成的元素,序号越往后数它们的原子核越来越重,也越来越不稳定,半衰期从数百万年短至数年,数天,数秒,甚至毫秒,直到118号?,元素符号og,这是我们已知的“浅海区域”。
但根据原子核壳层模型,物理学家预言,在遥远的深海之中,存在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其中某些超重元素的原子核结构会变得无比稳定,原因是: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它们的排布是层层的相互包裹状态,当一个壳层刚好被填满时,原子核的结构就特别稳定。
能够刚好填满一个壳层的质子数或中子数,被称为魔数。
当一个超重元素的质子数合中子数同时达到或接近新的魔数时,它们此时原子核被称为双重魔数核,它们此时的稳定性会发生质的改变。
它们共同组成的序号段,就是稳定岛,由于质子数非常高,所以也就被称为了超重元素稳定岛,在超重元素稳定岛的序号段内,它们的半衰期可能不再是毫秒级,而是数分钟,数天,数年,甚至数百万年。
人类探索并预言到的第一座稳定岛的中心,大约在质子数114或126,中子数184区域附近!
谢云逸知道,这种未知合金,大概率就是组成巨大光滑墙面的合金。
这意味着他现在已经拥有了这种合金!
而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猜想种的超重元素稳定岛上发现了一个支点。
一个足以撬动整个地球现目前已知的材料科学的支点!
在地球上,材料学是所有一切科学的桂冠,因为它是连接理论科学与现实世界的最关键桥梁。
有了这种合金以后,谢云逸完全可以摆脱对鲲的短期依赖,有了这种未知元素以后,他完全可以自己用穷举法配置性能更优异的合金!
就目前而言,他的物流配送飞行器和平流层巡游者计划的共用平台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开发阶段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