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里都明白,以后开放的地方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如果掌握大量财政的布政使心生异志,那不就变成节度使了吗?
所以朱祁钰决定采取类似直辖市的办法,一旦定下来,以后重要的经济港口都会设立这样的直辖府。
这样做有很多好处,算是为发达地区打下了基础。当然,有些勾结的事情,有时候也避不开,不能因为怕出问题就什么都不干了。
“陛下,天津地处海河中间,北边属于顺天府,南边属于河间府,这里设府,得先把边界弄清楚。”
天津原本是个军事卫所发展起来的小地方,本来就在两个府的交界处,以前管理松散,最大的优势是漕运。现在要开发港口这样的大型经济设施,就需要腾出足够的土地来容纳人口。
既然陛下已经决定了,于谦也不拖泥带水,直接提出了划分的问题。
“把地图拿过来。”
朱祁钰点点头,于谦做事干脆利落,从不磨蹭。
地图展开后,朱祁钰站起来,指着河流交汇的地方,那就是天津卫。
北边是武清、宁河县,东边是海口,西边是霸县,南边是静海县。
朱祁钰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个圈,说:“这里现在还是个小地方,发展需要时间,周围的空地和村庄都归天津府管,周边县城以后看天津府的发展情况再定。作为朝廷直辖的府,不需要太大范围……”
随着朱祁钰说完,大家也都明白了什么是直辖府。
天津不只是一个经济港口,还是大明朝廷正式设立的军港。虽然天津卫改成了天津府,但原来的卫所士兵被改编成海军,依然留在天津府里。
朱祁钰说完后,把目光转向李贤等人,既然他们被举荐为天津府的第一任行政官员,自然要听听他们的想法。
感受到皇帝的目光,李贤稳了稳心神,起身说道:“陛下,天津府眼下最要紧的是恢复治安,让百姓安定下来。臣承蒙王尚书举荐,如果当上知府,就招些民兵,组织衙门差役,捉拿那些不法之徒……”
李贤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一旦朝廷决定要做,就先搞一段时间的严格管理,之后再慢慢放松。
朱祁钰听了,摇了摇头说:“招什么民兵?朝廷直辖的府,还需要你这个知府去招民兵?兵部会给你推荐一些退伍老兵,你可以直接组建治安机构。另外,刑部也有按察使在天津,专门负责地方的法律事务。记住,你作为知府,主要管的是大方向,这是新的府制,不要拘泥于旧规矩。”
直辖府是新事物,朝廷自然要全力支持。
谁不努力做事,以后户部就少拨点钱给他们,看谁还敢不着急。
李贤原本想的是老办法,朱祁钰给了他一些新建议,但并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
能得到这么多部门的支持,李贤顿时觉得有点飘。
“军政要分开,治安和法律由刑部的按察使来负责,但也要由知府统一安排。不过,天津卫这边,行政机构不能插手,除非出现大规模事件,知府才可以奏报朝廷调兵,否则军队不会听从任何行政命令。”
这就是规定,必须这样定下来,才能实现军政分离,也防止军队和商人搅在一起。
天津成为直隶府这件事,在文华殿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讨论。
涉及多个部门配合,就必须明确各自的责任,以后哪个方面出问题,皇帝才能直接找人问责。
举荐这件事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其中的好处,所以各部门配合得非常顺利,就连陈循也很快就拨了钱粮,开始对天津府进行投资建设。
第二天早朝,皇帝下诏,任命李贤为知府,商辂为同知,范广暂任天津水师总督,其他中层官员也都一一安排妥当。
从此,天津卫正式改称天津府。
陈镒紧紧盯着自己的御史,生怕出什么差错。
好在这件事是经过朝议决定的,各个部门的主官都积极配合,之前都察院御史的事已经让他们知道轻重,自然不会让手下乱来。
早朝当然不止一件事,天津府的设立只是朝廷的政令阶段,接下来还要靠李贤等人到天津去落实政策,才算真正完成。
“陛下,之前您下令设计的国旗国徽,通政司已经统计并筛选出了以下图样,还请圣上过目。”
高谷站出来,弯腰将一叠图纸递上,由黄门太监传给兴安,再送到朱祁钰手中。
这些是各种图案,主要是国旗。
朱祁钰翻开一看,第一张是一个圆圈,旁边有一弯弦月,蓝底黄纹,圆代表太阳,弯月代表月亮,日月相合就是大明,蓝色象征青色,五行属木,也寓意山河自然。四方属东,所以明朝一些军旗也会用蓝色。
这正是中间的那个图案,朱祁钰有些不太满意,因为看起来有点像后来日本的旗帜。
接着往下看,还有五爪金龙戏珠的旗、明字火焰旗等等。
这些都是经过通政司初选的,图形和寓意都很符合现在的审美。
奉天殿里只有朱祁钰翻动纸张的声音。
过了许久,他才点点头,说:“各位大臣都看看,哪几种最合适,选出几个样本,再集中讨论出最好的方案。记住,这是国旗,是大明的脸面,以后这面旗会挂在学校、衙门,甚至出海的船只桅杆上。”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