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十分兴奋地向昨日一同的三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两个皇宫侍卫立即将一块巨大的匾额抬了上来。
“皇家大同书院。”
“陛下,这是要成立一家书院吗?”
这时候看到匾额上的字的人,看出了小皇帝的目的。
“没错,这是朕同董太师,杨太尉以及荀太仆一起决定的,开办一家皇家书院。”
说出这些话,小皇帝一脸的骄傲。
“陛下,现在皇城之内已经有了太学,国子监等数家书院,这皇家大同书院,会不会太雷同?”
有大臣提出疑问。
“当然有区别了,这座皇家大同书院旨在培养专业人才,就比如吏治,耕种,治病,等等这些都要教授。为我大汉天下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可是陛下,这些不过是小道罢了,如此学院不学圣贤文章,偏偏去学这等奇技淫巧之物。这岂不是误国之举吗?”
“是啊陛下,学院就应该学习圣贤文章。”
“不可啊陛下,如此书院如何能挂名皇家二字?”
听到,皇帝居然要成立这么一家书院,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
“哼!圣贤文章自然要学,但不是所有的学子都要学!”
见到有人居然敢反对陛下的英明之举,杨彪不乐意了,跳出来说道:
“黄大人,现在长安城内仍有不少流民,若是以你的圣贤学问,让你去治理这些流民,你当如何?”
杨彪指着其中一位叫得最欢的大臣问道。
“那自然是开仓放粮,为他们施粥,搭建临时庇护所。”
那人还是有些见识的,挺了挺胸说道。
“那之后呢,国库空虚,现在的流民足有数十万之众。国库的粮食能供应他们几天?
国库的粮食被他们吃完了,今年还没有到收税的时候,这人该怎么办?
灾荒之后这些人是打发回原地,还是怎么安排?如何安排才能减少流民的暴动,并且对朝廷感恩戴德?
这些,用你的圣贤学问告诉本官,该如何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