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卡维塔隐隐有些懊悔,不该固执已见不听从辛弃疾的话。
现在回想辛弃疾的观点,也许有些保守,但绝对稳妥,以大宋海军为保障,以海边基地为依托,采取运动战和袭扰战,或许是兵力远不如敌人的他们最好的选择。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们已经陷入敌军重重包围,死伤惨重,关键时刻他们的主帅还不见了,这是最要命的。
主帅到底去了哪里?没有主帅,这仗该怎么打?她一点主意都没有,这一刻完全乱了阵脚。
更让她崩溃的是,她派去后军传令让辛弃疾赶来与她相见的人,还没带回消息,传令兵却急匆匆跑来禀报,说整个后军都不见了,包括辛弃疾。
这时候,她已经顾不得去调查后军为什么不见了,她恼怒地骂了一声:“该死的逃兵,辛弃疾真的又当逃兵了!这该死的东西,他还带走了后军三万人马,真是该死!”
如果后军能够增援,大家合并一处,兴许能够抵抗更久些,不过理智告诉她,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她也知道,交给辛弃疾的那三万人,基本上是不能作战的女人和老弱病残。
而且那些女人一旦出现在敌人面前,将会使敌人更加疯狂,只会招来敌人更凶残的进攻。
因为敌人要抢女人,即便其中大多数女人都已经人到中年,但在女人严重缺乏的印度半岛,她们依旧会成为这些敌人疯狂抢劫的对象——有很多男人甚至很多年都没见过女人了,不发疯才怪。
可即便如此,她也对辛弃疾率领后军脱逃的行为暴跳如雷,在她看来,这不是理智的撤退,而是逃兵行径。
这一刻,她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会不会是那该死的逃兵在逃走之前,把他们的主帅二公主也给带走了,所以主帅才怎么找都找不到?
这想法让她更是气得要发疯——把这一堆烂摊子全甩给她一个人!如果这次她能活着出去,她一定要将辛弃疾碎尸万段,哪怕告到大宋皇帝那里去,她也要让辛弃疾受到应有的惩罚。
就在她发狠的时候,四周的喊杀声更是震天动地,她顾不上说别的,必须立刻反击。
卡维塔立刻翻身上马,率领她的亲兵,并下令中军听从号令,向京城坦贾武尔方向突围——这是既定的方针。
如果遇到敌军包围,也要朝着这个方向突围,冲到城下与城里的人会合,实在不行,就想办法退回城中固守。
可是很快她就发现,往前冲杀受到的阻力太大,敌军犹如波涛一般一浪接着一浪,根本杀不穿。
他们杀到中午,也不过向前推进了不到一里路,而这距离坦贾武尔城池还远着呢。
四周倒下的无数尸体,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将士,幸亏女兵基本上不在这里,否则敌人会更加疯狂。
这一刻,她似乎有些庆幸:该死的辛弃疾把女人带走了,否则只会招来敌人更疯狂的进攻。
既然往前突围太过困难,这样打下去,他们恐怕要全军覆没,于是卡维塔不得已下令往回杀。
她希望辛弃疾能够找来大宋的救兵,或者再派三万军队赶来接应,把他们接回海边,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