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主连忙上前,按住辛弃疾的手,将佩剑缓缓推了回去,对着他轻轻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恳求。然后她转过身,对着钟永亮赔笑道:“大人,辛副帅只是喝多了酒,一时失了分寸,还请大人不要见怪。交杯酒就不必了,我陪大人多喝几碗,给大人赔罪。”说罢,她端起桌上的酒碗,仰头一饮而尽。
钟永亮见辛弃疾被拦住,也不再得寸进尺,只是慢悠悠地喝着酒,时不时对桌上的酒菜挑三拣四,又或者故意提起一些朝堂上的琐事,炫耀自已认识多少高官,和哪位大臣吃过饭,以此来显摆自已,其间还不忘讥讽贬低甚至斥责辛弃疾。
辛弃疾怒意几乎要冲破胸膛,他紧握着的拳头指节泛白,连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二公主压低声音对他道:“你去安排加菜,务必丰盛些,再多叫几位酒量好的将领来作陪,快去!”
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二公主心里清楚,辛弃疾的性子刚直,眼里容不得沙子,再让他留在这儿,恐怕不等酒宴结束,就会和钟永亮彻底闹翻。
对方是皇帝身边太监,她不愿意得罪,这也是来源于对皇帝的敬畏和感激。皇帝赵桓和那位神秘的“赵公子”对她恩重如山,不仅给她军队,还源源不断地提供粮草武器,让她有了安身立命之地,有了报仇雪恨的机会。这份感激,让她在面对大宋官员时,总是不自觉地多了几分退让,哪怕对方只是个七品军需官,她也不想因为一时意气,得罪对方。
辛弃疾看着二公主眼中的恳求,终究还是松了拳头,转身走出了中军大帐。帐外的风带着凉意,吹在他的脸上,却没能驱散他心中的怒火。
他抬头望向远处的训练场,只见士兵们还在抓紧时间训练,呐喊声、兵器碰撞声此起彼伏,心里不由得一阵发酸——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为的是守护大宋的疆土,可后方的官员却在肆意刁难,这世道,何其不公!
酒宴一直持续到深夜,钟永亮喝得酩酊大醉,舌头都打了结,才被随从搀扶着去了安排好的营帐休息。
二公主送走他后,疲惫地坐在椅子上,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帐内的烛火摇曳,映着她沉重的脸色,眼底满是倦意。
“辛副帅,今天委屈你了。”二公主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
辛弃疾摇了摇头,语气沉重:“公主殿下才是真的委屈。只是没想到,朝廷里竟有这样的官员,拿着陛下的俸禄,却不为前线将士着想,反而处处刁难,谋取私利。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影响士气。”
二公主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无奈:“我知道,可现在咱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先忍一忍,等完成了陛下交代的任务,击退了反宋盟军,再想办法向陛下禀报此事,相信陛下自有公断。”
……
第二天一早。
二公主在军营里视察新补充的士兵。她走到训练场上,看着那些年迈的面孔,拿起了沉重的兵器,认真地跟着学习招式。看到这一幕,二公主的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