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武侠>雪上情缘> 第一百七十话 君子莅民(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话 君子莅民(下)(2 / 2)

辛夷道:“至少不是天魔术法,你不用这么紧张。”

“两位是谁,又何必拦我?”

“刚才有人喊你你都不停,我们只好帮她了。”说罢,辛夷请出吕晨婉。

雍远怔道:“晨婉?”

吕晨婉含泪质问:“你要去哪?”

雍远沉默片刻,终究不能不回:“你能追到这里,还能不知?”

“你要是也这样去了冰目原,不就和你那不懂事的师弟一样?”

“我想师弟去冰目原,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报亲人之仇,二是寻找血瘟疫的应对方法,这两件事其实是我这个师兄该做的。”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会让我伤心?”

“此行无论成与不成,我们终将重逢,又何必伤心?”

“你既然这么笃定,为何临走前不告诉我,刚才又为什么没有停下?”

“刚才,我以为是错觉。”

“我喊的是雍远,你当做了错觉,看来在你的内心深处,就认定我会这样喊你,因为你也知道,这样的不告而别是多么的残忍,这样的有始无终是多么的过份!可你竟能忍心!”

“那你知不知道,你们的血瘟疫之毒已入肺腑,若无救治之法,就算是御守落霞郡的城主们齐来,你们也坚持不过三日,就像小俊一样。”

“那你去了冰目原又能怎样?”

“至少你们有一线生机。”

“不,不是,你是为了自己的解脱!你多么地苛己及人,可却误堕邪恶道,在不归路上渐行渐远,你多么想人心淳朴,可却世风日下,世人与你的期许相去甚远……面对这些与愿违事,你无能为力,早想解脱,对不对!”

“不错!晨婉,这一趟我非去不可,回去等我消息!”

“我不愿坐等消息,那样太受折磨了。”说着,吕晨婉跃上白鹤,在雍远身后紧紧拥住他:“带我一起去。”

“我去冰目原并不是只求解脱,并不是平白送死,我有机会得知解救之法,至少有机会报师弟全家之仇!你呢?”

“你刚才不是说我们终将重逢?”

哪怕雍远那句话只是安慰自己与眼前人,只是解脱的说辞,他还是毫不犹豫道:“是!”

“你遭焚身火,我染血瘟疫,但你应该知道,这不足以使我们重逢,焚身火并不致死,反而助你修为堪比城主,假使你平安归来,我却毒发身亡,你要怎样与我重逢?”

雍远眼中立有火苗悚灼:“我雍远可以对天起誓,若是那样,我必随你同赴泉下!”说罢,他只觉体内生出一股莫名悸动,可不等他弄清悸动之源,吕晨婉已经开口。

“若你遭遇不测,我也绝不苟延残踹,吕晨婉誓与雍远同生共死!”

随着吕晨婉话落,她体内的精神魂魄立时昂扬,随即精神魂魄各逸一缕,二红二蓝,如四条丝线一般,在半空婆娑飞舞,受此感召,雍远悸动的精神魂魄亦各分四缕,二者相拥缠绵,七息过后,凝成红蓝彩绳,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红蓝彩绳这才从中断开,各自回归来处,再看二人眉心,一个红蓝色的“共”字印迹奋然显现!

见此异象,雍远大惊:“晨婉,这是什么?”

“生命契约道——‘同生共死契’,从此刻起,我们只有同生,或者共死,你不带我一起去也没关系了。”

雍远双眼忽擎泪,险些淹没本有的火苗:“你怎么这么傻?”

“你也一样傻,也不怕我把你害死,不说这些了,我们回去吧,一起面对那些与愿违事。”

“有些事我真地不敢面对。”

吕晨婉早猜知沈王两家的意外是雍远所为,心思:“虽然远师兄当时为邪恶道所控,沈王两家的事是身不由己,但此事要想人们不议论指点,必须得证明血瘟疫一事是沈王两家所为,这既是给城民一个交代,也可让雍远心安一些,但这谈何容易?”此时,她只以为雍远是自责此事,便先安慰道:“他们为成百上千人带来灾难,就算被千刀万剐也不足以偿还他们的罪孽。你不用自责。”

“何止沈王?人心已经沉沦。”说着,雍远指向西边:“你看,九牧虽然染尘,但我可以戳瞎双眼不去看,但人心的沉沦,能看到,能听到,能感受到,那才是对我最大的折磨。”

“那我们就回于家庄,那里清净一些。”

“永牧州已经生乱,我怎能袖手旁观?”

“那你还去冰目原?”

“我无力改变,只能逃避,不然,我真不知自己又会做出什么事来。”

吕晨婉忽有忐忑:“远师兄,沈王两家是罪有应得,但城外那些闹事的人似乎罪不至死,你把他们赶走了还是……”

“我告诉他们,要是让我再看到他们还徘徊在永牧州范围,下场就是死。”

吕晨婉一时不知是庆幸还是忧愁。

“你觉得我做的不对?”

吕晨婉违心道:“当然没有不对。”

雍远自然看得出她言不由衷,“我只是赶走他们,已经很仁慈了。”

吕晨婉皱眉道:“他们有家有室,涌来永牧州确实不应该,可若有选择,谁愿意背井离乡?”

“可有些话他们可以选择不说。”

“他们远道而来,却被挡在城外,风餐露宿,进退两难,有些怨言也是难免。”

“他们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迁罪于别人,人言有时候是最伤人的。”

“你觉得谢师弟的事,是因为这些人言吗?”

“我不知道,也再不能知道。”

“谢……我们是修道之人,不应该承受得多一些吗?问心无愧就好,又何必在意人言呢?”

“这句话我也对谢师弟说过。可眼下局势变幻莫测,谁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问心无愧?我们都会因为别人的言行而怀疑自己。”

“世事变幻莫测,天魔推波助澜,所以才会有人追名逐利,有人贪生怕死,有人软弱自私,这些不能说他们错,蝼蚁尚且偷生,蝴蝶也追逐鲜花,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是三贤。他人的言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就如广纶阵法一样,日积月累,耳濡目染,自然会云开月明,峰回路转。”说着,吕晨婉从怀中拿书一封信递给雍远。

雍远稍显疑惑,还是接过,手中信没有信封,只是简单折叠,纸色泛黄,显见此信已有年月,打开一看,上写——

“东方贤弟:

君子莅民,不可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圣贤之化民,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此亦远儿名之所由。修道好、水蛟等事,为兄已尽知缘由,然君子不纠过往,弟修阵法道,应对此深有体悟。他日,远儿若能尽悟此中之理,弟再传城主位,切记,切记!

雍泰。”

雍远默读三遍,一时若有所思:“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

“这是雍老城主临终前写给东方城主的,东方城主本想找合适时机给你,可是没来及。西风城主他们很了解你,知道你得知谢师弟的事后,一定会很不好过,因此他昨天来时特地带上了这份信,好让我不至于人微言轻。我们一起回永牧州吧,不管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我都会陪着你。”

雍远将信好生收好:“回,我们回永牧州!”在辛夷、天相的帮助下,在这封信的帮助下,吕晨婉劝回了雍远,四人一道回返于家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