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矿山研究所门口是几棵高大的法国梧桐。秋夜里,树叶沙沙有声,路灯昏黄的灯光把梧桐树干在街面上拉出线条诡异的影子,看起来像民国谍战片里的接头场景。
门卫和卡车司机在交涉。大半夜,门卫睡眼朦胧,司机疲惫不堪,两方的脸色和口声都不好。
孟千里穿过树影,拉拉门卫老窦的胳膊,“窦师傅,怎么回事?”
老窦一看孟千里像是找到了救星,“孟工,这家伙非要半夜办交接手续,赶着投胎呢!哪有这么办事的?”
卡车司机身形精瘦,穿着红背心和肥大的军裤,肩膀和后背的肌肉线条明显,眉头深皱,看着不像好相与的人。孟千里已经做好回宿舍多叫几个人的准备,可司机一开口就带着哭腔:“你们这么大的国家单位,不能欺负人啊!”
孟千里奇了:“怎么欺负你了?”
“说好的让开了机器搞生产,送到地头怎么又不要了呢?”
孟千里更奇:“你刚到,负责的人都还没见,怎么就说我们不要呢?”
他说得很笃定,设备采购科的科长老马家里正在办白事,今天就没在单位。
卡车司机哭丧着脸说:“我先去的城西大申港机厂,他们厂里几个人推来推去都不肯让我卸货。我都急得跟他们抡钢管了,后来一个姓谢的半秃子叫我开到你们这儿来,说你们是一伙的。”
老窦在边上笑了,“玩古惑仔呢,还一伙的!”
孟千里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大申港机是家国企,去年跟他们研究所合作,对方出资金和设备,而研究所则用一项作价入股,一起成立了子公司。
最近大申港机的情形不太妙。随着改开进一步深化,国外的港机设备不断涌入国内市场。国内原先按苏联技术标准生产的那些旧设备开始显得又笨又重,技术参数还落后,渐渐就留不住老客户了。
在这个万物涌动着变化,创新之力从每个角落伺机喷薄而出的年代,有些人却只能蹲在角落里被时代的尘埃扑得满头满脸。他们茫然无措,像在火车站跟家长走散的孩子,眼睁睁看着列车开走,还懵懂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其实海矿研究所的那项技术挺先进,合作的子公司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但大申那套管理模式陈旧,厂里的各级领导兼着子公司的职务,权责不清,两家公司账务边界模糊。孟千里猜想,总公司的债务危机可能传导到子公司了。
他有点恼怒,当初说好管理是大申的事,他们研究所只负责出技术,怎么一遇到难题就往这里推呢?不过他也不是研究所的负责人,更做不了主,生气也没用。
正想叫司机明天再来,“咕”一声脆响忽然到了耳边。孟千里笑了,拍拍司机肩膀问:“是不是没吃晚饭?”
司机忽然红了眼眶,“早上从厂里开出来,申宁高速有一点段在修路,堵车。赶着今天送到,别说晚饭,我午饭还没吃呢!”
孟千里仔细辨了辨他的口音,就问他是哪里人,发现司机所在的那家厂子就在自己老家的邻县,属于同一个地级市。说起来,他们还是老乡。
又说到司机不够钱住宾馆,孟千里就跟老窦商量,让两人在值班室对付一夜。他自己跑回宿舍,拿来一条薄毯子和几包方便面。临走时叮嘱:“明早六点前一定要把车开走,不能堵着门。”
再回宿舍睡回笼觉,居然挺沉。第二天被闹钟炸醒时,孟千里觉得自个儿脑袋都是肿的,大概半夜水喝多了。还没来得及洗脸,就听到老窦扯着大嗓门在楼下叫他。
他剔着眼角下楼梯,才想起来昨夜的事,心想不会是那司机出什么事了吧?
老窦说,司机倒没什么事,不过你可能有事了。
孟千里一愣,什么意思,嫌他给所里留下了个麻烦吗?
但做人不能这么没人情味吧!
“人情味?”副所长韦一鸣拍着桌角,长叹出的一口气几乎喷在孟千里脸上,“要人情味也该是大申那边有人情味!我们想着法子不去沾大申的烂摊子,你倒好,自作主张把人留下来了!'
他絮絮叨叨地指着孟千里的鼻子教训了半天,孟千里觉得鼻子痒痒的,又不好意思伸手挠。韦一鸣骂他,他也没往心里去。老韦是他导师的同门师弟,自从进了研究所就经常骂他。刚开始还觉得丢面子,后来听说副所长只骂看得上眼的人,也就不当回事了。
韦一鸣说得口渴,喝了口茶,又把茶叶沫子吐回杯子,正要开骂第二局,所长助理小张忽然在门框上敲了两下,说所长请他过去。
孟千里见韦一鸣走了,只好回了宿舍洗漱。吃完早饭到办公室,一忙起来,就把这事抛到脑后去了。
中午去食堂吃饭,他觉得有点不对劲。从两排桌子中间走过去,本来埋头吃饭的几个人都抬起了头看他。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