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第89章 大瀛吴国(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 大瀛吴国(终)(2 / 2)

幸赖天地垂恩,神只效祉。朕提劲旅,跨东海,征不庭,伐无道。破吉备之坚甲,降大和之枭雄,皆赖将士用命,文武协心。

及至出云,乃有神官广贞,明谕神旨。

昔大国主神让国于天孙,乃有“幽明分治”之古约,今建御雷神之威再现,幽明之主当归于一!

朕乃知东征之举,非为开疆,实为应神代旧誓,承千古之约,统合幽明,再定人神之序。此非朕之私欲,实乃出云大神宫世代相传之神谕也!

今瀛洲一统,三岛靖平。乃卜吉地于大和,营新都曰建邺,以昭绍继江东之志。兹以黄道吉日,祀天于高台,只告神宫,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吴,建元天启。

以此明法统之源,嗣江东之基。

朕承天命,统御人神,为天下主!

咨尔百官,允兹殊勋:

吕岱为丞相,总百揆,抚四夷。

徐盛为大将军,总督中外诸军事。

潘璋为太尉,掌武备,肃军纪。

由以难升米为博士祭酒,弘宣文教,制礼作乐。

吉备雄彦为锻冶都督,督造甲兵,利我坚锋。

出云广贞为天津祭祀,典司神事,沟通人神,以大国主神之名义,永镇神宫。

伊支马为抚夷中郎将,安辑降众,整训新附。

土佐猛为横海都尉,统率舟师,巡弋四海。

大伴翔为中军假尉,领禁卫倭营,宿卫宫省。

熊袭丸为陷阵都尉,统率蛮兵,专司山林险阻之战,逢山开道,遇水叠桥,以彰其锐。

呜呼!东海万里,岂无英雄?三岛纵横,自当臣服。

凡此百僚,各宜尽心,共襄新业。

自今以后,革故鼎新,更始教化,从吴服,习吴语,行吴礼,以吴文化被瀛土,示不忘本也。

然朕尝闻之:居安思危,存不忘亡。

中原旧耻,未尝一日去于朕心!

今暂寄身东海,非弃故土;他日羽翼既成,必当率我熊罴之师,跨海西征,诛除僭逆,光复旧业,雪会稽之耻,复江东之仇!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钦哉!”

一个强大而充满野心的大瀛吴国,就这样在东海之上浴火重生……

夜深人静,孙权独自一人站在建邺皇宫的最高观星台上,向着西方,那片他永远无法忘怀的故土,久久眺望。

冰冷的海风吹动着他逐渐斑白的两鬓,那双碧色的眼眸里,却燃烧着不曾熄灭的火复仇火焰。

大海的那一边,是他永远的伤痛,是他半生荣耀化为灰烬的耻辱,也是他终其一生的最终目标。

“刘瑁、曹操……你们以为将我从中原赶出来,我孙氏的基业便就此断绝!”

他喃喃自语,声音被海风吹得支离破碎,却充满了压抑到极致的疯狂与野望。

“却没想到是给了我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你们将一头猛虎赶出了山林,却忘了,这无垠的大海之中,也能生出吞天的巨龙!”

“待我席卷整个瀛洲,聚百万之民,练十万精兵!届时,我定要率我大吴的无敌舰队,跨海西征,让你们偿还我失去的一切!光复故土,血债血偿!”

从此,东亚的格局被彻底改写。

一个完成了内部整合、国力鼎盛的大汉帝国,和一个在海外异军突起、同样拥有不俗的军事实力与统一意志的大瀛吴国,隔着一片海峡,遥遥对峙……

历史的车轮,在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的方向,轰然转向,驶向了一条充满未知与血腥冲突的全新轨道……

附:作者新编《新汉书》孙权部分:

《新汉书·卷二十三·孙坚孙策孙权列传第三》

“权承父兄之烈,坐断东南,本有争衡中原之志。

然天时既去,人力难违。章武六年,为中祖、曹操所迫,乃浮海东徙,遂绝于中国。夫以周泰、徐盛之勇,吕岱之智,终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岂非命耶?自其渡海,中原事功尽矣,故削其本传,附见东夷。”

《新汉书·卷二百三十六·东夷列传第二百一十六》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章武六年春,吴县城破,乃携吕岱、徐盛等八百亲兵,乘船蹈海。会飓风大作,舟师飘荡月余,卒至倭国南境。

其地属狗奴国,王卑弥弓呼与臣狗古智卑狗相忌。

权登岸列阵,甲仗精光耀日。倭人见其艨艟巨舰,惊为天神。遂请盟。

时邪马台犯境,权设火攻,夜焚林寨,大破其军。卑弥弓呼倚为股肱,授以兵柄。权阴训倭卒,广积粮械,遂灭狗奴,三年间尽收九州。

至章武十年,权先破吉备,次克大和,终定出云,神官广贞率巫女迎曰:\"幽明之主至矣。\"

遂统三岛,都建邺,僭号瀛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