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说吧。”扶苏侧身让路,目光扫过孙健,递了个“稍后解释”的眼神。
孙健点头,示意士兵放行。三人穿过城门,往城内走去。百姓们的目光追着他们的背影,议论声更大了,孙大宝凑到孙健身边,压低声音:“哥,这女的是谁啊?看着不简单。”
孙健没说话,只是看着前面并肩而行的两人——扶苏和燕姬之间隔着半步的距离,谁也没说话,却有种旁人插不进去的气场,像一幅留白太多的画,藏着许多没说出口的故事。
走到学堂附近的茶馆,扶苏选了个靠窗的雅间,点了壶茶。小二退下后,燕姬摘下斗笠,露出整张脸——眉眼细长,鼻梁挺直,那道浅疤在阳光下更清晰了,却没减损她的英气,反而让那双眼睛显得更亮,像淬了雪的刀。
“你怎么会找到这里?”扶苏给她倒了杯茶。
“咸阳城早就不是你的去处了。”燕姬端起茶杯,却没喝,“我猜,你若想活,定会找个能安身、能做事的地方。河西一带,阳安城的名声最响,说有位‘扶苏先生’,懂农桑,善谋略,我便来了。”
她顿了顿,指尖划过茶杯的边缘:“嬴政……也就是现在的始皇帝,一直在找你。去年派了三千精兵搜河西,没找到,就把当年跟你交好的几个旧部全杀了。”
扶苏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孙健坐在旁边,心里翻起惊涛骇浪——始皇帝?嬴政?这么说,他们现在所处的,果然是秦朝?可历史上的扶苏,不是应该被赐死在上郡吗?
“我知道你没死,”燕姬看着扶苏,眼神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痛惜,“当年你在长城监军,我托人给你送过信,让你小心赵高和李斯,可你……”
“我以为守住长城,护好边民,父皇总会明白的。”扶苏的声音有些沙哑,“没想到,一道假诏,就定了我的死罪。若不是孙健……”他看了孙健一眼,没再说下去。
孙健这才明白,原来扶苏是逃过了赐死的命运,辗转来到了阳安城。而眼前的燕姬,是知道他真实身份,甚至可能在暗中帮过他的人。
“你现在打算怎么办?”燕姬问,“嬴政的身体越来越差,赵高在朝中只手遮天,公子胡亥蠢笨残暴,秦朝……撑不了多久了。”
扶苏沉默了很久,窗外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的调子,清脆得像风铃。“我现在只想守好阳安城。”他轻声说,“这里的百姓,种着自己的田,读着自己的书,不用怕苛政,不用怕战乱,这样就够了。”
“够了?”燕姬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点怒意,“你忘了你母亲怎么死的?忘了那些被赵高害死的旧部?忘了天下百姓还在受秦朝的苦?扶苏,你是长子,你肩上……”
“我不是长子了。”扶苏打断她,声音里带着种近乎疲惫的平静,“我现在只是阳安城的扶苏。”
雅间里陷入沉默,只有茶香在空气里弥漫。孙健看着燕姬紧握剑柄的手,指节泛白,显然气得不轻,却又硬生生忍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燕姬才缓缓松开手,声音恢复了平静:“我这次来,不是逼你回去争什么。我在关外招了些旧部,都是当年燕国被灭时逃出来的,还有些受不了秦朝苛政的流民,加起来有五千多人,想找个地方落脚。”
她看着扶苏,眼神里带着恳切:“我知道阳安城不容易,不想给你添麻烦。但除了你这里,我实在不知道还有哪里能让他们活下去——有田种,有饭吃,不用再像狗一样逃。”
扶苏看向孙健,眼里带着询问。孙健心里一盘算:五千人,不算少,但阳安城这两年开垦了不少荒地,正好缺人手。而且这些人是燕姬带来的,知根知底,总比来路不明的流民可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