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城西,叶明又信步来到靖安银号附近的市场。这里更是人声鼎沸,采买年货的人摩肩接踵。
新上市的年画、对联红艳艳一片;摊位上摆满了安阳本地产的粮油、山货、工坊出的铁锅陶碗,甚至还有从南方运来的少量干货和海味。
讨价还价声、熟人见面拜早年的寒暄声,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交响。
一个卖窗花剪纸的摊子前围了不少妇人姑娘。
其其格居然也在,正拿着一幅精致的“喜鹊登梅”看得入神。叶明走过去,笑道:“其其格,也来买年货?”
其其格见是叶明,微微一愣,随即大方地笑了笑:“看着热闹,随便逛逛。这剪纸挺好看,跟我们部落的皮画有点像,又不一样。”
摊主是个手巧的老婆婆,忙说:“姑娘好眼力!这是咱安阳的老样式,寓意好!买一幅贴窗户上,喜庆!”
叶明见其其格喜欢,便帮她付了钱。其其格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收下了,小心地将窗花收好。
“在安阳还习惯吗?”叶明边走边问。
“习惯。”其其格点点头,“这里……很暖和,人也和气。”她顿了顿,补充道,“比草原上总打打杀杀的日子,好多了。”
叶明能从她简短的话语中,听出一种对安宁生活的珍视。这个曾经在刀光剑影中穿梭的女真姑娘,似乎也在安阳这日渐升平的烟火气里,慢慢找到了归属感。
傍晚时分,叶明回到府衙。厨房里也正忙着准备过年的吃食,新灶台火力旺,大锅里炖着肉,蒸笼里冒着热气,面点师傅正在做各种花馍。香气弥漫开来,让人心生暖意。
周廷玉派人送来了一些京城带来的腊味和茶叶,算是年礼。顾慎也骑马从军营赶来,拎来两只刚猎的野兔,嚷嚷着要跟叶明喝两杯,尝尝安阳的新油炸果子。
夜幕降临,安阳城中万家灯火,比往年明亮了许多。煤灶的火光透过窗纸,映出团聚的身影;偶尔响起的爆竹声,打破冬夜的寂静,预示着新年的临近。
叶明站在府衙的院子里,望着这片祥和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种点点滴滴的改变,这种灶台边升腾起的温暖年味,远比任何宏大的权谋叙事更让他感到满足。
安阳的根,正在这寻常百姓的一餐一饭、一朝一夕中,越扎越深,越扎越牢。
他知道,开春之后,还有更多的挑战,比如推广新作物可能遇到的病虫害,比如与草原部落更深层次的合作,比如西北方向仍未完全消散的阴影。
但此刻,听着城中隐约传来的欢声笑语,他只觉得心中踏实,充满力量。
这个年,安阳注定是暖的。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