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第1634章 李二被气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4章 李二被气晕!(1 / 2)

李剑山也没隐瞒,陛下问得这般直白了,他若是说庆国公在府中,那就是欺君之罪了。

“是,庆国公如今在楚州。”

“楚州?”李二倍感困惑,“他跑去楚州干什么?”

“呃……”李剑山心说,总不能说因为庆国公怀疑决堤的事有可能是你儿子干的吧?

他面不改色地道:“最近各地的铁路修建得如火如荼,有些长度较短,开始修建时间早的,已经接近尾声了。”

“庆国公便想巡视一番,确保不会再发生此前冀州铁路的惨案。”

他小心地看了眼李二狐疑的眼神,补充道:“庆国公担心决堤是人为的话,会在楚州修复堤坝后,所有证据都被清理掉,所以顺道送了阎大人一程。”

李二想起上不少。

不过……什么巡视铁路,顺道送阎立德。

怕是送阎立德去楚州和搞清楚楚州堤坝决堤一事,才是庆修主要想做的,巡视铁路才是顺道的。

“行了,你家主子到底是去干什么,朕大概知道了,你也不用替他隐瞒。”

李剑山眨眨眼,没吭声。

李二虽然有些意外庆修对楚州决堤之事这般在意,但也没太放在心上。

楚州决堤,河水灌入城,导致百姓死伤惨重。庆修行事偶尔能算得上心狠手辣,但在对待百姓之事上,却是比朝中百官更爱护百姓。

跑去楚州,暗中协助阎立德查案,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然而,数日后,李二收到阎立德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折子和状书后,气得在寝殿内将庆修臭骂了一顿!

阎立德的折子写得很客观,将抵达楚州后发生的事,事无巨细,全部写得清清楚楚。

正因如此,李二基本能确信,决堤的事,还真是李承乾那个不孝子干的。

物证确实不全,但这些人证,已经足够他确认了。

至于说这桩案子里,是不是有青雀的手笔……如果不是庆修跑去了楚州,他能确定这些事情背后是庆修所为,他或许会怀疑。

毕竟,指认太子的那个人,出现得太可疑了。

而庆修,未来难说,至少如今是没有掺和进青雀和承乾的事。他要是掺和进去了,早把承乾死死按下去了。

李二望着这份极为客观的折子,又将目光移向那份字字泣血的状书,气得胸口剧烈起伏。

普通百姓会写字的极少,状书上按满了指印,每个指印都是楚州的民愤。

“混账东西!”

李二将状书抓在手里,扬手将御案掀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逆子居然会做出这种事来!殿内的宫人吓得慌忙跪下,趴伏在地上,“陛下息怒!”

“这么多条人命,他怎么下得去手的?”李二气得浑身都在发抖,一口气梗在胸口,他急促地喘息着,大口呼吸。

怒到极致,胸口像是被堵住似的,让人呼吸不过来。李二踉跄着往后退了两步,手指一松,状书掉在了地上。

离得最近的内侍发觉不对,小心翼翼地抬头觑了眼李二,吓得急忙冲上前扶住险些晕倒的李二。

“陛下!陛下你没事吧!?快传御医!”

李二抓着胸口的衣服,用力呼吸了数下,最后手劲一松,晕了过去。

“陛下!!!”

……

帝王寝宫内,长孙皇后面露忧色地坐在李二的榻边,李泰在旁侍疾。

“陛下大概还要多久才能醒?”长孙皇后担忧地问道。

御医:“陛下是一时气急攻心才晕了过去,最多半时辰就会醒来,娘娘放心。”

“只是这段时间陛下切勿再大动肝火,太过伤身,很可能会导致再出现这种情况。”

李泰闻言,看了眼长孙皇后愈发显得忧虑的脸色,劝道:“母后您也是,万勿动怒,有什么……等太子回来再说吧。”

“我怎么能……”长孙皇后张了张嘴,又将后面的话吞回腹中,她疲惫地揉揉眉心,“青雀不用担心,我没事。”

李泰看了看长孙皇后的神色,哪敢相信她真的没事。母后的身体比父皇的身体差,气急伤身,他是真担心母后被气出好歹来。

他怎么也没想到,李承乾竟然能如此狠毒。

为了一点赈灾的功劳,将楚州众多百姓的安危弃之不顾,连自己的性命也能拿去冒险。

简直像是疯魔了一样。

不到半个时辰,李二就醒了,他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怒声下令:“让人将太子给朕带回来!”

……

李二的旨意来得很快,没有直接敲定李承乾的罪名,而是表明楚州决堤一事,会交给刑部审理,同时让禁卫军将李承乾押回去。

另外,楚州遭受洪灾,免除了楚州三年的赋税。

至于赈灾和巡视夏汛可能受灾的长江与黄河有中下游一带的州府,则交给了阎立德。

原本阎立德听见前半句,尚且有些担心李二会轻拿轻放,等他听见圣旨上用的是“押”,顿时放下心了。

陛下这回,是真的要和太子好好算账了。

传旨的人,当日就带着禁卫军和李承乾启程回长安,一点时间也不耽搁。

阎立德左等右等,也没等来关于庆修的旨意。他在传旨的人启程离开楚州前,私下好奇地问了一嘴。

“庆国公呢?怎么没见陛下提及庆国公。”

庆国公是来暗查这桩案子,现在案子已经查清了,庆国公按理说现身也不打紧。

他道:“这桩案子能够找到足够人证,少不得庆国公帮忙,我可不敢居功。”

陛下在圣旨里将他夸了又夸,几乎是将楚州决堤案能查清的功劳全部给了他。

这里面庆国公的功劳才是最大的,他可不敢占首功。

“啊?”传旨的人一脸懵逼,“庆国公?庆国公也在楚州吗?他不是在府上养病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