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我把变压器的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交给你,等你把变压器也试制出来就好办了。”
方以智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中间还需要一个变压器啊,那就放一放,先去找宋应星,和他联合起来,用蒸汽机来试验这台三相发电机。
这个时候的宋应星已经把改良版蒸汽机的制造完全交给了他的学生。
他自己的所有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3.0版优化版蒸汽机的试制上。
至于和方以智联合实验蒸汽发电机的事情,也交给了他的学生去完成。
这个3.0版的优化蒸汽机和2.0版的改良蒸汽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整个锅炉再也不是高耸入云的立在那里,而是被放平躺了下来。
锅炉的内部结构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条一条的管子,和那个内胆只是单纯装水的锅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这些细节的变化让宋应星感到精神倍增,发誓一定要把这个优化版的蒸汽机做出来,看看和改良版的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十二月初五,到淮南去找钨矿的队伍回到了台北,带回来了数千斤的矿石。
程风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是高兴,马上让人把所有的矿石都搬到了炼钢厂。
炼钢车间里,一座实验用的老式炼铁炉,已经很久没有生火,今天这台老式炼铁炉,重新被点起了火,它要验证带回来的矿石,是不是大家是需要的钨矿石。
数千斤矿石被碾得粉碎,装进了坩埚,在高达一千八百度的温度下煅烧了几个小时,把能烧光的都烧光了。
五六千斤的矿石最后就剩下了六十多斤的矿渣,把那些矿渣里明显是融化过的物质再挑选出来,最后就剩下了二十斤不到的原生态矿料。
大家看着用一个铁盘子端上来的矿渣,非常的惊叹,这含量着实的有些吓人,算一算一百斤矿石竟然连半斤都炼不出来。
大少爷知道,这个重量已经是极限了,现在没什么技术,各种伴生的矿床中提纯钨是不可能的,那些融化过的其他金属里肯定含有很多钨元素。
这些钨矿里应该也还有其他的金属元素,但是没办法,技术不行提不纯,只能将就,总之大少认为,含钨的钢材肯定比不含钨的好,至于好多少他也不知道。
罗铁锤,罗铁蛋两人看着那不到二十斤的宝贝问:“少爷,能炼化钢铁的温度,只能把它练成这样了,
程风想了想:“这样吧,把这些材料称出十斤出来,给师傅们送去,锻打成块之后,都拉成灯丝,有了这十斤原料,咱们所有的船都能换上钨丝灯泡了。
其它的先留着,等我设计一个新的炼钢装备出来,咱们用电火炼,我就不信炼不化它。”
五天之后,程风带着一群师傅们再次来到炼钢厂,这一次他带来了一种新的装备,一条五十厘米宽,一米二长,五厘米厚的陶瓷条上,插着两支直径十厘米,长达一米五的石墨棒。
那石墨棒的后面,还紧紧的套着两条直径长达十二厘米的铜棍。
这套装置一大一小,小的那个石墨柱的直径只有五厘米。后面的铜棒粗也有五厘米。很明显,就是为小坩埚炼刚准备的。
程风指着这个新装备,自信满满地说道:“这就是我设计的电火炼钢装置,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用电火炼钢,温度可以达到七八千度,不管这家伙是不是钨矿,它都能融化了。”
跟在程风后面的几十名师傅,滚着一圈巨大的铜线,还带来了两个像如磨盘一样的大电闸门。
很快这些电线就被铺设到了氧气制造车间的大电闸处,先断开电解氧车间的电路,把这条线的电力全部集中在了炼钢炉那边去。
他让师傅们将之前留下的钨矿原料放入一个都能装百十斤原料的小坩埚中,再把石墨棒插进了矿料里,随后,程风自己站得远远的,还戴上了墨镜。
一切准备就绪,这才让炼钢厂的师傅们合上电闸,强大的电流瞬间通过石墨棒,发出耀眼的光芒,炼钢车间的温度急剧上升。
师傅们也都在默默的戴上了自己的墨镜,紧张地注视着,只见容器中的钨矿原料开始慢慢软化,逐渐变成了流动的液体。
在炼钢炉旁观察情况的工匠师傅们总算是看到了那流动的液体,心中的巨石总算是落了地。
罗铁锤激动地说:“少爷,您这法子真行,这材料是总算是化了!”
大家没想到用电竟然真的可以产生如此高的温度,竟然能把这个无论如何都融不化的金属给融成了水。
程风看着那流动的液体,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既然能融化,接下来就可以把它和铁混在一起炼特种钢了。
我都能歌善舞器啊,总算是能有达标的枪管材料了。
师傅们,现在就看你们大展拳脚了,换大坩锅,大设备,等这块钨出炉之后,称一称重量,按照百分之二的比例,咱们先炼出一炉可用的钨合金钢来造枪管。”他心中思索着后续的步骤。
得到这个新的金属可以被融化的消息。袁丙辰,罗三等都来到了炼钢车间,想看一看这个新的合金钢能强到什么程度。
有了第一炉的经验,剩下的事情也不需要程风亲自去指导,毕竟这个正规的炼钢坩锅,可比其做试验的时候,那个小坩锅要凶猛的多。大少哪里敢偎在旁边,只是站得远远的看。
一个小时之后,一炉全新的特种钢材出炉,被袁丙辰,罗三迅速的转移了出去,开始进入枪管加工的流程。
剩下的程风就不管了,他只需要等最后的消息。
十二月十六,距离年关已经很近了,终于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消息,袁丙辰老太爷请程风,郡主到秘密武器试验基地去验证少爷的机关枪效果如何?
程风非常的高兴,带着桂英,月儿,木兰几人就去了郊外远山脚下的秘密试验基地,这一次的机关枪被换上了最新钢材制作的枪管。
试验的各种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就等着程风他们过来。
看着架在中间的那挺机枪,机枪的三脚架被固定在一块巨大的铁板上,枪管上还套着一个水冷装置。
程风问:“这一次实验,你们准备了多少发子弹?几支枪管?靶的距离有多远?”
罗三道:“一共准备了五千发子弹,五支枪管,也不知道能不能打得完,靶的距离分为三段,分别为三百米,四百米和五百米。三百米处的靶标寄有三层铁甲,四百米的还有两层铁甲,五百米的穿有一层铁甲。”
程风点点头:“三道靶不够,再增加一道靶标,设在八百米的位置,穿一层布面甲,看一看子弹能不能够得到。
我们先试一试,不用水冷装置,一支枪管能打多久?”
罗三马上安排人,又在八百米的位置增加了一道穿有布面甲的木头人偶。
第一次无水冷装置的试验之下,一千发子弹全部打光,子弹的最远射距超过八百米,虽说在八百米的位置上,子弹已经散得很开,但依然有不少的子弹打在了靶标上。
枪管在五百发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变红,但是子弹的初速并没有减少多少。
五百发之后,枪管变红,子弹依然能够打穿五百米的靶。在一千发打完的时候,枪管都已经红得耀眼,子弹依然能够打穿三百米的靶。
等枪管冷却下来,查看里面的膛线,磨损不大,不像原来的硼锰合金枪管,枪管红了之后,膛线很快被磨平,很明显加了钨的枪管,耐高温的强度大大的提高了。
看到了枪管的磨损程度,罗三很高兴:“少爷,从这次检验的情况来看,如果加上水冷装置,应该能达到两千发左右。”
哪怕是只打一千发,也能让游牧民族迅速的能歌善舞起来。
“那就装上水冷装置在试一试。”
因为这机枪是给草原上用的,他的平台是马车,所以这个水冷装置,除了枪管上的水箱之外,旁边还有一个大的循环冷却水箱。
增加了水冷装置之后,这机枪的使用效率果然是大大的提高了,足足打了三千发的子弹,那外置的冷却水箱里的水都变成了开水。
看到这个实验效果,程风彻底的放心了:“行了,有这个效果足够了,只要摆出这样的十挺机枪,一口气打出三万发子弹,就算再不济,也能扫倒他两三千人吧。
有了这个杀伤力,那游牧民族想不能歌善舞都不行了。
支来,过完年我带走,子弹也要抓紧时间,至少要生产到十万发才够。”
罗三点头:“所以放心,这一次做的那点钢材,大概能够生产六十~七十支枪管,年前生产出来没有问题。
咱们因为自己有了铜矿,现在不缺铜,弹壳一直都在生产,现在库存的空弹壳量应该有五十万发以上,让大家抓紧一点时间。三个月应该能攒到一百万发。”
从实验基地回来,程风兴致勃勃,通过实验,可以确定,那矿就是钨矿无疑了。
回到台北的程风,马上给吴自用写了一封信,让他不惜一切代价把这片矿区买下来,毕竟钨合金这原料实在太重要了。
大少都已经想好了,无论是谁的地盘,必须要拿下,要是用钱买不下来,那就强抢。反正在大明的地盘上,多那么一两支土匪队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十二月十八日,方以智匆匆赶来,兴奋地说道:“小虚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那台装在蒸汽机上的三相发电机成功发电了!而且功率很稳定。除了不知道往三相的电哪里用之外,其他的都完美了。”
程风听后,更是喜上眉梢:“方组长不愧是大才子,如此复杂的东西都能一次性搞定,放心吧,只要这三相电搞出来了,其它的都不是问题。
明天我给电气组的送一份三相电动机的制作方案过去,让他们先尝试着制作一台三相电动机出来。
感谢老天爷呀,只要这个东西做得出来,火电发电就不再是问题,不管在什么地方,总算是可以用上电了,我那灯红酒绿的大上海呀,总算是看到曙光了。”
看着虚谷公子那高兴的劲,还说着很多他听不懂的词,方以智也莫名的跟着他高兴。
总算等到这小公子笑过之后,方以智这才问:“现在这电这发电机搞出来了,下一步可还有新奇的东西做?”
程风笑道:“这东西刚做出来一台,咱们不着急做新的的东西,现在你要做的,一是把变压器搞出来,让这个三相电能够尽快的进入实用状态。
第二就是把三相发电机的功率做大,现在才一千个千瓦的发电功率太小,你要把这个三相发电机做大,这个大是没有上限的。
你先按照我给你的技术参数要求,先做一个五千千瓦的发电机出来,成功了,你在往上做。
八千千瓦的,一万千瓦的,一万五千千瓦的,两万千瓦的,五万千瓦的,再到十万千瓦的。
咱们就按照这个步骤一步一步的往上走,估计能做到十万个千瓦,就是我们的技术极限了。”
发电机技术突飞猛进,蒸汽机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中,估计最多一年,宋应星就能把蒸汽机仿制到4.0版本,那四汽缸火车头专用蒸汽机就出来了。
别看现在大少手里的铁锭堆积如山,可那些库存只是看上去多,真正用起来用不了几天。
虽然火车头还没有做出来,但是先铺火车轨道的计划也必须要提上日程了,想要有足够的钢铁来制造铁轨,巨型炼钢厂必须提上日程。
看着自己手里那点少的可怜的钢材存量,程风叹了一口气,南瞻部洲的钢铁工业必须提前建起来了。
也不知道派到南瞻部洲去找矿的那些师傅们,有没有在铁矿最集中的地区找到煤矿,哪怕是一个小煤矿也行。
一想到南瞻部洲的煤铁矿产资源分布,程大少爷也是伤心不已。
这老天爷也不知道是咋想的,把那么多的铁矿摆在南瞻部洲的最西面,却把煤矿摆在了南瞻部洲的最东面,两地间隔三四千里,这运输直接就是个要老命的事情。
有时候就是无巧不成书,想什么就会来什么。就在程风为南瞻部洲的钢铁和煤矿资源分布特点发愁时,来自各地海军基地的年终报告,陆陆续续的送到了台北。
这些来自各地驻军的年终报告里,自然就有南瞻部洲的。
大少心里一直想着南瞻部洲的事情,自然也比较关注来自南瞻部洲的年终报告。
打开南瞻部洲的年终报告细看,里面的一条内容吸引了大少的注意,报告上称,南瞻部洲的矿产勘探有了重大发现。
一是在距离尔滨城以东六百里左右的位置,发现了大金矿,金矿尚未开始开采,只在地面上就捡到狗头金达三百多斤,地下埋藏多少黄金,可想而知。
这事大少是知道的,毕竟他第一次上去的时候,就用各种小玩具从原住民那里换到过几大筐狗头金。
最关键的信息是,师傅们在新铁岭矿区往东一百五十里发现了一座露天煤矿,师傅们考察了那种煤矿的方圆,不是很大,大概也就是二里地见方的样子。
估摸着能采个三五十年的,煤矿表面只有薄薄的一层泥土,开采也极为容易。
现在唯一的麻烦,就是两地之间没有正规的路,需要修出一条路来,才能解决运输的问题。
这真是瞌睡来了就有枕头,程风大喜过望,在距离矿铁矿区一百五十里的地方,竟然还能找到煤矿,而这个距离还不算远。
大小方圆一公里左右?看来这个煤矿也不大!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虽然规模不大,但也能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
程风心里估算着那煤矿的储量大概有多少?按照大明现有的技术开采,师傅们估算着能开采个三五十年,应该也是没说错。
但是用上半机械化,估计用不了几年就挖光了,不过没关系,能够用上个三五年就够了,只要能炼出四千里长的铁路轨道来,那么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这一下程风有了信心,为了中国的铁路事业,必须先把南瞻部洲的铁路建设搞起来。
大少高兴了,马上召集炼钢厂各种技术工种人员,让他们赶紧调配好人手,等过了正月十五之后,去支援南瞻部洲的炼钢厂建设。
加快对南瞻部洲资源的开发力度,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在那里打造出一个巨型炼钢产业集团出来。
到时候就不用辛苦的往这边拉矿石,只需要拉成型的钢轨就行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