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第190章 浪漫岛李朝找茬 观纺织少年开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0章 浪漫岛李朝找茬 观纺织少年开眼(2 / 2)

加上辽东兵卒普遍脾气都不太好,常与地方百姓生些摩擦,巡抚大人也为此颇为头疼。”

种花桂英点点头:“按理说辽东也是山东的一部分,你们并非客军,当地百姓把你们当外人,确实有些不该。

不过这也怪不了百姓,主要还是朝廷宣传不力,当地的百姓不知道实情。才会把你们当客军来看待。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对于一名军人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们是国家的军队,保护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以你们的责任,一时半会的不被老百姓所理解也是难免的。

还望耿将军回去后,劝劝你们手下的那些士兵,不要和老百姓斤斤计较。

老百姓见识少,容易被别人蛊惑,你们一定要约束好麾下将士,莫要让百姓寒了心。

退一万步说,万一,本郡主说的是万一,你们辽东兵在山东实在呆不下去了,可以来这里找我,我这里辽东人多得很,不会嫌弃你们的。”

耿仲明不知道郡主殿下为什么要这样说?虽然不理解,但还是连忙称是,感谢。

谈完火炮与登州局势,种花桂英又与耿仲明寒暄了几句,便安排人带他去火炮仓库,让他亲眼去挑选他中意的火炮。

耿仲明离开后,种花桂英来到程风的住处:“少爷,火炮的事情已经安排好,少爷让我带给耿忠明的话,我也带给他了。”

程风点了点头,“做得不错,桂英姐姐,你觉得这耿仲明此人如何?”

种花桂英思索片刻,说道:“他礼数周到,谈吐得体,表面上看对大明也是忠心耿耿。不过,他言语中透露出辽东兵与登州百姓的矛盾,怕是日后会有麻烦。”

程风笑了笑,“那东江镇的兵,平时在敌后自由散漫惯,就是住在孤岛上和老百姓接触的不是很多,可到了登州就不一样了。

那山东的百姓也是脾气比较火爆的,双方相互看不顺眼也许正常,再加上这么多年来,辽东的粮食补给主要靠山东。

山东百姓省吃俭用的支持他们,他们却在辽东毫无建树,百姓们对他们有意见也是理所当然的。

向他们这样的军民关系,早晚会惹出事端来,咱们先给耿仲明透个口风,他万一走投无路了,可以到咱们这里来。

咱们给他留出一条退路,万一因为某些事情走上了不归路。至少还有我们给他兜底。也不至于去铤而走险,走那遗臭万年的路。”

种花桂英看着程风:“少爷是不是看出什么来了?这耿忠明今后会有事?”

程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摇头说道:“现在还不好说,总是有那些苗头,就看会不会朝那个方向发展。

老话说得好,小心撑得万年船,我们提前安排一下以防万一也没坏处,万一发生了不应该的事情,至少能把结果控制到不要太坏的程度。”

正月二十九日,耿忠明高兴的离开了台北,直奔泉州而去,他的船可不敢像大少的船那样直接横穿海洋。他的船速度太慢,发现天气异常时怕靠不了岸,只敢沿着海岸线慢慢行走。

送走了耿忠明,程风这边也开始忙碌起来。在确定了柳隐几人的设计方案正确之后,程风对她们的初始草案完成了补充。

在几人对新的设计草案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之后,程风总算才放下心来,开始准备北上的事。

“月儿姐姐,通知一下蜀汉八杰,让他们到我这里来,有事安排。”

月儿领命而去,没过多久,蜀汉八杰便齐聚在程风住处,八人整整齐齐排成一排,朝程风行了军礼:“学生种花玄德,云长……月英见过院长。”

程风回礼:“同学们好,大家住。”

等八人坐好,程风扫视八人,神情严肃道:“今日我找你们了,是因为有个任务需要你们去完成。”八杰纷纷起身站立,齐声应道:“请院长吩咐,我等定当竭尽全力。”

程风点点头,又道:“你们应该听说过,大明新建立成立了一支军队,叫天雄军。这支军队的后勤补给和军事训练是由我们负责的。

现在我交给你们两个任务,第一,你们八个人中,派出五人进到天雄军的队伍中去担任军事教官,教他们如何使用火器打仗。

第二,另外的三人,到京城去接管刘掌柜手里的一支后勤补给部队,这支部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天雄军提供各种补给。

但是作为天雄军的补给部队,是你们表面的工作,你们还有一另外一个工作,借用天雄军的名誉,在关外打造一处补给站,为我们进入辽西做准备,月儿,木兰打开地图。”

月儿和木兰拿出一张卷轴地图,贴在后面的墙上徐徐打开。

程风指着地图上关外一处战略要地,说道:“这里有一条河,叫大淩河,是辽东进入辽西和漠南蒙古的必经之地。

以前这里有一座城,叫大凌河城,只是这座城被建奴拆掉了,孙承宗一直想把这座城重新建起来。

我估计今年他们还会去建这座城,这座城对大明很重要,对女真人同样重要,黄台吉不可能让大明把这座城建起来的。

我估计只要大明敢建这座城,今年的冬季女真人又要和大明拼一次命,只要是这种拼命的围城战,大明100%会输。到时候天雄军就有可能派到那个地方去救援。

我给你们的任务就是,如果真爆发了大凌河围城战,天雄军又被派到了那里,你们跟着过去,就在大凌河边选一个适合建码头的地方为我们建造一个补给站。

我们需要那么一个地方打通漠南蒙古的道路,为联通沃儿都司的曹金虎部做准备。”

蜀汉八杰们围拢过来,仔细看着地图,种花玄德率先说道:“院长,如果我们在这里横插一脚,不就拦在了大明和建奴的中间,我们成了他们的缓冲地带,这会不会被双方都当做敌人来夹击我们?”

程风提醒道:“你们在那里建补给码头,不能用我们的名誉。原则上那里是天雄军的补给点,只是由我们来驻守而已,如果哪一天天雄军不在大淩河城驻守,撤退的时候我们来接管大凌河城,只是这件事未成之前,你们不能对任何人提起。”

蜀汉八杰马上立正行礼:“院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程风满意地点点头:“好,此事至关重要,关乎我们未来在辽西的布局。去天雄军的要注意,你们是旧港宣慰司的特派教官,遵从我们这边的礼节,这是我和皇帝说好了的,在那里任何人让你们下跪都不用叼他们。

谁敢让你们下跪,你们就让他拿皇帝的圣旨出来,没有圣旨让你们下跪,你们就当他的话是屁。

另外要注意,训练明军的时候,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同于你们,在训练的时候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慢慢来。

去京城接管后勤队伍的,要尽快和刘掌柜对接,秘密筹备补给站的建设物资。

你们回去挑选一百名骨干同学随你们前去,到了京城接管后勤队伍的时候,把所有的领导职位全部换成我们自己的同学。

去吧,抓紧时间,做好准备,过几日和我一起北上。”

八杰齐声领命,随后各自回去准备。

刚刚把教官的事安排好,宋应星,夏允彝几人便找上门来说进京赶考的事。

程风看着宋应星和夏允彝几人,笑着问道:“几位兄长都是要进京赶考?”

宋应星拱手道:“正是,公子,我们想去京城搏一搏前途,还望公子能给予支持。”

程风点点头,“这是好事,我定会支持。不过宋部长,你那蒸汽机不搞了?就这样丢下了一个可以永载史册的机会,你不觉得可惜吗?”

宋应星道:“那是蒸汽机的事,是不可能放下的,我已经把它安排给了工程机械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去做,等我科考之后,那3.0的蒸汽机应该有了眉目,到时我会回来收尾。”

程风点头:“宋部长安排好了就行,我不可能为了一己之私,耽误大家的前程。那就这样吧,二月初二,咱们出发去上海,宋部长先带我去看一看那里纺织作坊的多纱锭纺纱机,然后咱们就直接去金城。”

宋应星点头:“这个没问题。苏州一带有那种多纱锭纺纱机的作坊不止一家,我这些商家我都熟实,单看看机器不难的。”

夏允彝表示:“虚谷公子,咱们是不是应该早一些到京城去?怕去晚了定不下好的客栈,影响了考试。”

程风哈哈一笑:“夏兄不用担心,到了京城怎么可能让你们去做客栈?我家在京城可是有套大房子的,住个百十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到了京城,你们还要和陈子龙他们这些江南的学子取得联系,到时全住我家去,我做你们的后勤部长,包你们能吃好,睡好,住好安心的科考。”

宋应星和夏允彝等人火喜,纷纷拱手称谢,有了程风在京城做后勤保障,大家的吃住都不会再愁,大家对此次进京赶考更有信心了。

程风笑笑:“大家好好准备,此次进京赶考,我相信大家都能马到功成,金榜题名,成就自己的雄心壮志。”

送那几个举人去京城赶考,大少是一点担心都没有,反正在场的所有人这一次一个都考不中,其中就包括那个没有进士命,却在考进士的路上拼命挣扎的大科学家宋应星。

大少之所以很放心的让他去,就是知道他考不起,这也是宋应星最后一次参加科举,在这次落榜之后,彻底的对科举死心。

大少不阻止,就是想让他彻底对科举死心之后,安心的为自己工作。

送走了宋应星,夏允彝几人,程风又把在台北这边的几位举人都问了个遍,全都是要进京赶考的,唯有方以智对赶考没兴趣。

“我就不去了,方家做官的人那么多,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我还是玩我喜欢的电吧,这可比科举有意思多了。”

人各有志,大家见方以智意志很坚定,也就不再劝,毕竟方家家大业大的,进士也多,科举之路并不是方家子弟唯一的选择。

既然大家都要进京,一切准备都已经开始提前,首先就是,一万套天雄军的鸳鸯战袄,一万只军用水壶,一万顶轻型钢盔被装上了船。

紧接着就是一百门轻型弗朗机炮,一万支带刺刀的燧发火枪,两千枚模拟训练手榴弹,四万枚标准手榴弹,一万套子弹袋和手榴弹袋全部装船。

只是这些东西全部用箱子密封着,不知道内情的人,并不知道装的到底是什么。

而另外一艘综合补给舰上。装了六千户双层门窗,两千台煤柴两用回风炉,一万套棉衣棉裤棉帽,棉手套,军大衣,带毛的高筒鹿皮马靴,十斤重的棉被,六斤重的睡袋,备了个齐整。

另外还有一千套装有巨大的钢化玻璃却又不是窗户的木架,没人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程风带着宋玉成,吕俊豪,石达开,种花月儿,木兰,带着两千人马离开了台北,一路北上,驶往上海。

到达舟山群岛水域,程风就带着一条船,石达开和二百护卫,加上蜀汉八杰带的一百同学,还有宋应星等一众学子进了长江。走吴淞江进入苏州去看纺纱机。

宋玉成,吕俊豪,带着其余五艘战船一路北上,直奔浪漫岛,他们要在浪漫岛旁的那个牛岛东面登陆,观察浪漫岛的情况变化。

程风在把人送到京城之后也会赶到浪漫岛,安排前往海参崴的详细工作。

二月初八,程风一行人到达了苏州,大少在苏州的一家姓李的纺织作坊里,还真看到了几台八纱锭纺纱机。

不单姓李的这家作坊有,宋应星还带着他连续去了五家纺织作坊,都看到这种同时纺八个纱锭的机器,这让程风心服口服。

据这些纺纱厂的老板介绍,这种机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的,反正祖上传下来的作坊里一直都有这东西。

谁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时候有的,不可能知道谁发明的。

一个普遍存在,天天都能看见的工具,谁也不会把它当成什么宝贝。

听说程小公子对这种机器感兴趣,老板还非常大方的要送一台给他,一点没有把这种机器当秘密武器的架势。

在苏州的纺织作坊里,程风不但看到了八锭纺纱机,还看到了比这纺纱机复杂百倍千倍的提花纺织机,从三人操作到九人操作,各种难度的提花纺织机都有。

其工艺之复杂,图案之精美,直接把程大少这个算是见多识广的人都震惊到了。

程风这才知道,无论是皇帝的龙袍还是蟒袍,锦衣卫的飞鱼服,斗牛服,自己穿的这件鱼龙服,这上面的图案都是使用这种提花纺织机织出来的。

作坊主为了让大少更仔细的了解这种提花机的原理,还把织工们的纺织顺序步骤图打给程风看。

程风看着上面稀奇古怪的符号没看懂,作坊主常耐心的一点一点解释,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程风这才明白,原来那上面表示的意思无非就是几号机位,一个位置的线,在第几次线需要提,第几次线需要放。

看着上面那密密麻麻的符号,看得程大少爷头晕脑胀,不敢相信如此复杂的编码,竟然是靠人脑完成的。

程风可以肯定,提花机的操作程序,就是最早的程序编码。这些编码用的不是文字,而是符号,只不过读这个程序符号的不是电脑而是人脑。

如此复杂的提花机,中国人都能造出来,那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多锭子纺纱机真的就不值一提了。

直到程风离开苏州北上,都对那些提花机念念不忘,也因为这一次的参观,使程风打消了把传统纺织业全部纳入经济打压对象的计划。重新把提花机这一门技术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圈了起来。

……

杂,写句话还要引一部自己的作品,还不能是当前这一部的,所以作者有话说用不了,只能把废话写到这里了,对不起大家。

…57年前的今天,一个崭新的生命降临人间,经过57年的风风雨雨,今日又来到了这个神奇的时刻。

57年来第一次,阴历和阳历重叠在了一起,重现了57年前的那个幸运日。

福生无量天尊,感谢老天爷。

今日是老道降临人间的日子,

不管别人祝不祝福,我自己祝福一个:

老家伙生日快乐!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人越老心越小,少年灵魂永不老。

不管哭不管笑,只管自己心莫闹。

不管生不管死,只管自己过日子。

过一年长一岁,活得一岁算一岁。

不管性命长不长,反正活过秦始皇。

不怕家中少财富,但求不挂歪脖树。

这辈子大概率也就这样了,

如果有下辈子,求求老天爷,下辈子让我的心肠硬一点。

别再这么多愁善感,心慈手软,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