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玄幻>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四百三十一章 诸位这么犹豫,莫不是也参与了走私一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一章 诸位这么犹豫,莫不是也参与了走私一事?(1 / 2)

但紧接着,内阁大臣张志发开口道:

“此事万万不可啊!开海一事,于国无利,与民无利,反而会与民争利,还望几位三思啊!”

随后他继续道:

“开海风险巨大,万一遇到海盗或者倭寇入侵,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而且开海之后,国内的商业秩序将会被打乱,百姓们可能会放弃耕种,转而投身海上贸易,这将会导致土地荒芜,粮食减产,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一旁的礼部尚书王家彦也开口道:

“下官也认为此事万万不可,二位应该知道此事的轻重,为何不劝告陛下呢?”

至于其他几位都没有话。

因为实话,开海一事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再了,倪元璐和薛国观既然敢这事儿,想必已经是得到了皇帝和太子的首肯,因此他们也不敢贸然开口,唯恐得罪皇帝和太子。

薛国观目光扫视着众人,随后语气淡然的道:

“诸位,你们都不是外人,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因此有些话本阁老也就不瞒你们了。”

“简单来,开海一事是已经制定了的事情,太子和陛下都同意了。”

“并且关于今天的事情,明日《大明日报》也会极力渲染此事,到时候整个京城以及周边的百姓们都会知道开海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

“因此,你们的反对是没有用的。”

“另外,陛下之前已经了,但凡是反对开海的官员都可以即刻告老还乡,也包括在座的诸位也是如此!”

听到最后这句话的时候,在场的其他几位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了起来。

要知道辞官可是他们对抗皇帝最后的一把杀手锏。

在朝堂上,当与皇帝意见不合时,辞官是一种表达抗议的方式,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

结果没想到皇帝自己先把这把杀手锏给用出来了,这等于明着告诉他们这件事情皇帝是干定了,不管他们同不同意都要干。

一旁的工部尚书周士朴脸上带着一丝无奈与不甘道:

“这难道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吗?下官倒是不反对开海,只要于国于民有利就好,但是陛下的态度如此强硬,是不是有些太过火了?”

“再者了,隆庆开海已有八十年之久,之前最多也就三万两白银,到现在每年最多也就五千两银子,开海一事似乎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啊,反倒是会导致国内百姓流失,土地无人耕种。”

“而且还会与民争利,陛下到底是要干什么啊?”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抱怨,觉得皇帝的做法有些欠考虑。

倪元璐和薛国观相视一望,眼神中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们就知道肯定有人会拿这件事事,而他们也早就想好了相关的对策。

下一秒,只听倪元璐开口道:

“周尚书可知去年一年福建的关税是多少两银子?”

周士朴摇了摇头,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疑惑,显然对这个数字并不清楚。

倪元璐道:

“八十万两。”

“怎么会这么多?”

听到这话的时候,周士朴瞬间满脸惊讶。

要知道在他印象里,福建的关税还停留在三千两或者五千两,怎么一下子到了八十万两?

这其中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其他人也都露出了惊讶之色,很明显这也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倪元璐继续道:

“周尚书肯定很好奇为什么福建的关税一下子从三千两涨到了八十万两,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之前福建一带的所有海商都在偷税漏税,包括郑芝龙之前也是如此。”

“只是后来太子殿下娶了郑芝龙的女儿,所以郑芝龙这才愿意乖乖缴税,因此这关税就成了八十万两。”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太子手段的认可。

紧接着倪元璐继续道:

“诸位可知道郑家一年可以从海上获取多少两白银?”

众人听到这话,齐刷刷的摇了摇头,他们确实知道郑家有钱,但是不知道有多少钱。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好奇,纷纷将目光投向倪元璐。

倪元璐继续道:

“白银约一千万两。”

什么?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一千两百万两,这都快赶上以前朝廷半年的税收了,郑家原来这么有钱啊!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情,同时也开始意识到海上贸易的巨大潜力。

就在这时,一片的薛国观也终于开口了。

“一个郑家每年就可以从海上获取这么多的财富,要是大明亲自下场的话,所获取的财富恐怕不止两倍甚至三倍吧?”

“除此之外,什么人口流失也是无稽之谈,大明完全可以设立港口,严格控制出海的人数,再加上户籍制度,人口流失是不会发生的。”

“其次就是与民争利更是不可能的,因为就算朝廷要做生意,做的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生意,比如盐、铁、茶、硝石这些,而这些一直以来都是朝廷专营的。”

“若是有人敢触碰这方面的生意,那只能明他触犯了我大明的法律,是该严惩不贷。”

“另外,开海必然会大力发展水师,因此海盗倭寇自然也不必再了,他们再厉害,又岂是我大明水师的对手?”

这些话完之后,在场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心中五味杂陈,既震惊于海上贸易的巨大利益,又担忧开海之后可能带来的风险。

但不管怎么,看来开海是势在必行的,皇帝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他们也无法改变。

虽然有些人确实不同意此事,也和南方的某些势力有些联系,但他们还是舍不得抛弃自己现有的一切!

毕竟一步一步爬到现在这个位置上可是十分不容易的,为了一件事情丢了官职实在是不划算。

再了,他们可都是知道那位太子爷的手段,虽然明着告诉他们不同意可以辞官,但真要走哪有那么简单?

搞不好你前脚刚辞官,后脚关于你自己或者你家人的黑料就被锦衣卫会送到你的府上。

毕竟位高权重之人,谁还没有点见不得光的丑事了?

而且这种事太子之前可干过很多次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