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玄幻>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这大明,又要变天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二章 这大明,又要变天了?(1 / 2)

他们原本以为支持开海不过是口头上答应一下,然后在明天的朝堂之上站站队、表表态就可以了。

可没想到,薛国观这个老家伙玩得这么绝,居然直接要求他们联名上奏。

这等于是要在明朝的朝堂之上彻底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形成一股不可分割的力量。

如此一来,他们心中那些还有的九九瞬间就破灭了。

因为只要这份奏疏往皇上面前一递,那么所有的文武百官都会知道这是他们的联名之奏,任何一个人都逃不了关系。

而且要知道这是内阁和六部尚书的联名之奏,等于是代表了文武百官的决定,到时候谁也反对不了。

一时间,他们在心里把薛国观和倪元璐这两个老家伙骂了个遍,却又敢怒不敢言。

但这还没有算完。

下一秒,薛国观又对着随从轻轻点了点头。

那随从心领神会,赶忙取来了笔墨纸砚,整齐地摆放在众人面前。

薛国观看着众人,微微一笑道:

“除此之外,今日还要劳烦各位辛苦一下,将明日的《大明日报》内容撰写出来,内容也很简单,大概就是开海带来的好处,等诸位写完之后,再综合一下内容,最终就是明天《大明日报》要发表的文章了。”

“另外,据本阁老所知,自从今日这海外的粮食进城之后,城内的粮价就开始下降了。”

“等到晚上之时,粮价下降了大约两成左右,现在一石上好的精粮只需要二两银子了。”

这话一出口,众人的脸色又是一变。

要知道经过这两年从海外运粮的事情之后,京城的粮价其实每年都在下降。

去年下降到了二两五钱银子一石,今年原本是二两三钱银子一石,没想到仅仅昨日一天就下降到了二两银子。

这下降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让众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开海带来的实际影响。

这下子,再也没有人敢开海的不好了。

因为实打实的,百姓确实得到了好处。

这要是他们再反对开海,那岂不是公然反对让京城的百姓们吃上便宜的粮食?

真要这么干了,估计他们走在路上都得被百姓扔烂菜叶,遭到众人的唾弃。

再者了,他们都是文臣,文臣最重要的就是风骨和脸面。

这要是真的为百姓做这么一件好事儿,那他们也能得到更大的名利,在史书上留下美名。

想到这里,众人也都不话了,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在那份奏疏上郑重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随后,便各自开始撰写文章。

不得不,这《大明日报》确实是控制舆论的好东西。

以往他们这些朝堂大臣还能利用舆论来影响皇帝的言行举止,通过民间的声音来左右朝堂的决策。

但是现在,这些手段都没用了。

因为只要皇帝控制了《大明日报》,就等于控制了全城的舆论。

皇帝可以通过这份报纸,将自己的意志和想法传达给每一个百姓,让百姓了解朝廷的政策和举措。

而百姓的声音,也可以通过这份报纸反馈给朝廷,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然而对于这些习惯了掌控舆论的大臣们来,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哎”

突然,有人微微叹了口气,那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感慨。

“如今这天下真的是大变样了,咱们以前的那套根本就行不通了。”

众人听到这话,笔尖微微一顿,呼吸也急促了起来。

毕竟他们都是位极人臣的大臣,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多年,岂能不知道这话中的意思?

这不仅仅是对舆论控制变化的感慨,更是对整个时代变迁的无奈。

然而片刻之后,他们便假装什么也没听到,又继续埋头撰写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们只能顺应潮流,否则就会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碎。

因为他们都是饱学之士,才思敏捷,不消片刻,便各自写好了一篇文章。

随后这些文章被聚拢到了薛国观的手里。

薛国观大致浏览了一下,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不住地摇头。

因为这些人写的文章虽然都在明开海一事,但用词实在是太过华丽了。

满篇皆是之乎者也,引经据典,文辞优美却晦涩难懂。

薛国观不禁在心中暗自吐槽:

这些文章,老百姓根本就看不懂啊!

开海之事,本就是为了百姓谋福祉,若百姓都不明白其中利弊,那这文章写出来又有何用呢?

不过这自然也难不倒他,紧接着,薛国观从中挑选了一些合适的、自己没想到的内容。

那些精妙的观点、有力的论据,都被他一一挑了出来,然后他重新组合这些内容,又融入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开始奋笔疾书,写了一篇白话一些的文章。

写完后,他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错别字和语病,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后薛国观将文章递给身旁的大臣,让其传阅。

大臣们接过文章认真地阅读起来,看完之后,都没有提出什么异议,纷纷表示认可。

最后,众人又乖乖地在文章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就这样,他们不只在奏疏上签了名字,还在明天将要发表的《大明日报》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一个个名字,如同一个个坚定的承诺,承载着他们对开海之事的支持和决心。

做完这一切之后,薛国观这才缓缓站起身来冲着几位大臣微微拱手道:

“诸位大人,事已至此,还望诸位全力以赴。”

“明日之后,恐怕你我就会成为朝中大臣们攻击的对象,但还请诸位放心,因为陛下和太子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众人听到这话,也只能对着薛国观拱了拱手道:

“薛阁老放心,我等知晓了。”

紧接着,薛国观当下吩咐一旁的侍从道:

“速将此送往东宫,让太子殿下预览,另外告知太子殿下,若是没什么问题的话,这便是明日《大明日报》的头条文章了。”

侍从听到这话,连忙躬身领命,双手接过文章,随后便匆匆离开了。

其他大臣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惊讶,只是当做什么也没看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