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迁徙的旅途,关彝曾经也做过,当初从临时营地返回大汉的时候,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但那时候临时营地里的人都是青壮,只有一部分的孩子,而且这些孩子还不占地方。
并且还拥有大量的坐骑可以提供脚力。
但这次不一样,不光是人数比那次多,很多都是拖家带口的。
既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小孩子。
能够提供脚力的牲畜也多用来运送粮草之用。
队伍基本上只能靠两只脚走路,日行不过二三十里。
且常常需要照顾那些落后的百姓。
万一掉队的话,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当年听父辈谈起昭烈帝携民渡江的时候,说一天止行数十里。”
“我就在想,身后曹军追逐,乃生死时刻。”
“要是换做我,我肯定跑的比谁都快。”
“大家都这么惜命的话,怎么可能一天止行数十里?”
“今日亲身经历后,方知当年爷爷他们的不容易。”
“你能说这些百姓不惜命吗?”
“谁不知道拖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会死在这路上。”
“可这速度真的提不起来啊!”
关彝满脸惆怅的看着一眼望不见首尾的队伍说道。
人一过万,无边无沿。
人过十万,无穷无尽。
眼睛根本就看不过来。
沿途修建的四个临时落脚点,现在才刚走过去第一个。
第二个还在百里开外的地方。
但是囤积的粮草却早就已经调过来了。
而且第三个落脚点囤积的粮草也已经在路上。
现在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长安那边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
就连关彝的心里也开始有点没有底,更别说那些老百姓了。
从半个月前,注意到队伍气氛有些压抑的司马楙便发挥出自己这个文官的作用。
一旦停下脚步,就立刻组织人手开始在队伍中宣扬将来到大汉的美好生活。
但他也不敢过分的宣扬,万一到时候达不到自己嘴里说的生活标准,那可是会引起反噬的。
好在幽州的百姓过的足够苦,一点甜头就能让他们满怀希望。
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骚乱。
所有人都还是满怀希望的期盼即将到来的好日子。
就在这种所有人都期盼好日子的过程中。
邓珲他们终于回来了。
当然,他们并没有带着粮食前来,只是先一步赶回来给关彝他们报信。
顺便看看这支队伍的形势如何。
在得知并没有多少人折损之后,邓珲等人不由得对关彝他们心生敬佩。
这一路的奔波让他们吃尽了苦头,也更加的知道在严寒天气下行动的危险性。
能在这种情况下保证百姓安全,不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是绝不可能的。
“陛下已经命大将军从军营中调拨一批粮食出来,暂解百姓队伍的危机。”
“这批粮食已经在押运的路上了,用不了多久就会送到。”
邓珲向关彝汇报了情况。
然而关彝在听到邓珲的报告后,并没有感到松一口气,反而脸上露出一丝担忧和警惕。
从军中调拨粮草,关彝可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
虽然现在天气寒冷,将士们活动并不多。
而且大将军肯定也能考虑到这一层,但对面的羊祜未必就想不到。
毕竟自己才刚刚和他们的人对峙过。
他们不愿意和自己交战,是为了给这些幽州的百姓一条活路。
但这可不意味着羊祜会放松对长安的窥视。
一旦让羊祜窥得机会,恐怕会主动选择进攻冯翊。
想到这里,关彝就对身边的马奉说道:
“马将军,你和归义侯带着这些百姓继续返回长安。”
“我带领一支兵马,去打探一下敌情,看看能不能侦察到一些晋兵的动向。”
马奉对此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因为自己才是这次带回百姓的负责人,关彝只是陛下临时派来帮助自己的。
现在人家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的路要自己带着这些百姓走。
关彝很快就带兵离开了,去幽州的时候多少人,离开的时候也带了多少人。
他要去并州和司州接近冯翊一线打探消息,看看能不能侦察到一些晋军的动向。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羊祜的反应要比他快的多。
在离开幽州的时候,关彝曾给晋军主将说了一句话,让他带给羊祜。
等到晋军返回的时候,主将也一五一十的把这些话告诉羊祜。
一开始的时候,羊祜还没有完全明白关彝话里的意思。
但是在听完被自己派去的主将打探到的所有消息之后。
羊祜沉默了。
他明白关彝话里的意思了。
追杀慕容鲜卑这么好的机会,被自己派去的人生生的给浪费了。
不过羊祜虽然感到可惜,却也没有责怪派去的人。
这件事责任并不在他,谁也没法预料大数百里之外的局势。
但同时,羊祜也注意到一个问题。
这次这支蜀汉兵马带走的人口远超自己之前所预料的。
足足达到了十万人之众。
十万人,千里迁徙,这一路上的消耗可不是个小数字。
而且看对方的样子,是真的打算把这些人活着带到雍州的。
在对刘谌心生敬佩的同时,羊祜也开始琢磨。
这么多人的嚼裹,怎么来?
现在天寒地冻的,根本没有任何粮食产出的可能。
百姓的消耗都来自夏秋的存贮。
刘谌新占长安,必会广施恩典。
两边都是百姓,一边目前还算是敌国百姓,刘谌没道理损失雍州百姓的利益去救这些幽州百姓。
那就得从益州和汉中调粮。
可粮食转运哪是那么容易的,从益州到雍州最短都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更别说还要运出雍州。
羊祜想到了一个不可能的可能。
现在蜀汉对晋的兵力集中在冯翊一线。
军中必然储备有大量的粮草。
难道说刘谌调用了姜维军中的存粮?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