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风流俏佳人> 第916章 南北殊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6章 南北殊途(1 / 2)

<特别鸣谢:tij送出的大神认证,特此加更!>

登基大典的乐声余韵尚在大庆殿的梁枋间萦绕,檐角的铜铃被风拂得轻响,却驱不散空气中那股若有似无的紧绷。

杨炯随着退朝的官员们缓缓向外走,刚过宣德楼的门槛,指尖还未触到马鞍的鎏金饰件,身后便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带着几分气喘,又不敢失了礼数:“郡王留步!郡王留步!”

杨炯脚步一顿,缓缓转过身来。

只见田令孜正快步奔来,绯色的蟒袍被扯得掀起一角,袍角沾了些宫道上的尘土,原本梳理得整齐的发髻也有些散乱,几缕灰白的发丝贴在额角,略显狼狈。

他跑到杨炯面前,先扶着膝盖喘了几口粗气,胸口起伏着,手里那柄玉麈的柄端都沁出了细汗,待气息稍平,才躬身拱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郡王,陛下请您往东湖一叙。”

这话一出,周遭几个还未走远的官员顿时脚步一滞,眼神不自觉地往这边瞟。

离得最近的一个吏部主事,手里的笏板差点滑落在地,忙不迭地攥紧,低着头加快了脚步,仿佛再多待一刻就要沾染上什么是非。

其余人也皆是如此,原本还算从容的退朝队伍,顷刻间便散得快了,只余下几声匆匆的脚步声,消失在宫道尽头。

唯有王钦若与丁谓站在不远处的廊下,没有立刻离开。

王钦若颈间那几颗肉瘤随着他吞咽的动作轻轻晃动,狭长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忧虑,他抬手理了理袖角,目光却死死盯着杨炯的背影。丁谓则垂着双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玉带的犀角扣,脸上那惯有的谄媚笑容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凝重。

他们皆是靠着李漟才得以起复,深知自己的前程全在陛下一念之间,如今陛下登基后第一个要见的臣子,竟是杨炯,这风向,不由得他们不担忧。

杨炯看着田令孜,眉头微蹙,语气里带着几分推脱:“老田呀!非是我不愿去见陛下,只是昨日追缴正一教余孽时,后背被暗器所伤,至今还隐隐作痛。

况且今夜还要送辽国使团北归,与辽使交割和约,收复雁门关的文书也需我亲自过目,实在耽搁不得。”

田令孜闻言,头垂得更低了,几乎要碰到胸口,声音压得更低:“郡王的难处,老奴自然知晓。只是陛下说了,您若今日不去,那辽国的和约,便换个人去交割便是。陛下还说,雁门关的收复,晚一日两日,也无妨。”

杨炯闻言,心中不由得一沉。他知晓李漟的性子,一旦说出这样的话,便是铁了心要见他,若是执意推脱,怕是真要误了国事。

当即,杨炯沉默片刻,指尖在马鞍上轻轻敲了敲,最终还是无奈地摆了摆手:“罢了,前头带路吧。”

田令孜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松快的神色,忙直起身,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郡王这边请,老奴这就带您去。”

说罢,便转身引路,脚步虽仍快,却刻意放慢了几分,好让杨炯跟得上。

两人沿着宫道往里走,午后的日头愈发炽烈,宫道两旁的古柏投下浓密的阴影,却也挡不住那股燥热。

廊下的朱漆柱子被晒得发烫,柱子上的盘龙浮雕在光影里显得有些模糊。偶尔有宫娥太监经过,见了杨炯,都忙不迭地敛声屏气,垂首立在路边,眼神里藏着几分畏惧,又有几分好奇。

这位同安郡王的威名,早已传遍了整个天下,灭五国都城、杀四国天子的战绩,让宫中人提及他时,都带着几分敬畏。

田令孜引着杨炯穿过几道宫门,绕过一座栽满牡丹的花圃。再往前走,便闻到一股淡淡的水汽,夹杂着荷叶的清香,东湖已然近了。

又走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田令孜停下脚步,指了指前方不远处的湖心亭:“郡王,前面便是东湖的湖心亭了,陛下就在亭中等您。老奴身份卑微,不便近前,就送到这里了。”

杨炯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东湖的湖面在日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像是铺了一层碎金。风从湖面吹来,带着些黏腻的水汽,拂在脸上,却驱不散仲夏的燥热。

湖边的垂柳垂下万千枝条,有的垂到水面,被风吹得轻轻晃动,枝条上的蝉儿不知疲倦地嘶鸣着,更显这深宫的寂静。

湖心亭孤零零地立在湖中央,由一座汉白玉石桥与岸边相连,亭子的栏杆上刻着夔龙纹,纹路细腻,尽显皇家气派。

杨炯看着那湖心亭,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慨,声音里带着一丝怅然:“上次来这里,还是同先帝一起。这才不过一年光景,竟已是物是人非了。”

田令孜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却只是点头,并不接话。他深知杨炯与陛下的过往,更是铭记杨炯的救命之恩。此刻夹在两人中间,多说一个字都可能惹来是非,倒不如沉默来得稳妥。

杨炯见他这般模样,不由得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打趣:“嘿,你这人,还没真的老呢,就这般怕前怕后了,真是无趣。”

说罢,便不再多言,迈步朝着那汉白玉石桥走去。

石桥的台阶被湖水浸润得有些微凉,走在上面,能听到鞋底与石头碰撞的轻响。

杨炯一步步走近湖心亭,亭中的景象也愈发清晰。

只见那亭中摆着一张紫檀木方桌,桌子擦得锃亮,能映出人影,桌子两旁放着四把玫瑰椅,椅背上雕着云龙暗纹,显是皇帝专属。

桌上放着一个汝窑白瓷茶盏,盏中还有半盏茶水,早已凉透,杯壁上凝着一层水珠。

而李漟,正坐在桌子西侧的椅子上,此刻背对着杨炯,望着湖面愣愣出神。

杨炯来到近处,见李漟早已换下了登基时的十二章纹衮服,穿了一件浅红色的龙袍,龙袍的料子是极细的苏绸,上面绣着双叠纹的苍龙,比衮服轻便许多,却更衬得她身形纤长。

她的头发挽了个简单的流云髻,只用一根羊脂白玉簪固定,簪头雕着一朵小小的茴香花,花瓣细腻,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李漟的右手搭在桌沿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的木纹,背影看起来竟有几分落寞。

杨炯走到亭口,停下脚步,拱手躬身,声音平静无波:“参见陛下。”

李漟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随即缓缓转过身来。她的凤眸静静地看着杨炯,眼神深邃,辨不出喜怒。

李漟凝视着杨炯良久,久到杨炯的手臂都有些发酸,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不必多礼,起来吧。”

杨炯依言直起身,目光与她相对,却只是一瞬,便移开了,落在桌上那盏凉透的茶水上,语气直接:“不知陛下今日召臣前来,所为何事?还请陛下明说。”

李漟看着他这般疏离的模样,眼尾微微上挑,语气却冷得像冰:“怎么?没事就不能找你了?杨炯,你如今成了同安郡王,手握重兵,连见朕一面,都这般不情愿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