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都市>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 第187章 不是滋味的何雨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章 不是滋味的何雨柱(1 / 2)

“那是他没盯紧!自己的钱都看不住,活该!”

闫埠贵打断她,又转向俩儿子,眼神跟刀子似的,“到了那儿跟知青搭伴盯着经费,

建房费不够别来找家里要,我可没那门路。这段时间,好好在家收拾东西,别出去瞎晃,

到时候评先进,说不定能早点回城——但要是惹祸,谁也救不了你,我可不管!”

闫解放和闫解旷对视一眼,都没说话,屋里静得能听见雪花打在玻璃上的声音。

闫埠贵把宣传单叠好揣进兜里,跟揣着圣旨似的,站起身:“行了,该说的都说了。

你俩把安置费收据保管好,别丢了,记着到月底去领布票,

这事儿可耽误不得,听见没?”

说完,他转身就往屋外走,连句叮嘱的话都没多说——在他眼里,

比起父子情分,这二十天的口粮、240块安置费、33块供给制,才是最实在的。

路过外院时,正好听见妇女们聊得热火朝天,

张婶正显摆免下证明的事,声音大得能传半条街。

他撇撇嘴啐了一口:“嘚瑟啥?真论补助,还不如我家老三的供给制实在!

你当那证明能换粮票啊?”

中院主房何家屋里,屋顶那盏灯泡蒙着层薄灰,把光线照得昏昏黄黄的,

连墙角的蛛网都看得真切。

易中海盘腿坐在炕桌旁,蓝布褂子的袖口卷到小臂,手里捏着个掉了瓷的搪瓷缸,

抿一口酒就着碟盐炒花生米,花生米嚼得脆响。

何雨柱则捧着个粗瓷碗,碗沿沾着圈酒渍,里头是刚在炉子上温好的二锅头,

俩人闷头各喝了两口,易中海先开了口:“前儿我去街道办事,听钱主任念叨,

咱院周边这几条胡同,好几个半大孩子都要下乡了,有的去东北垦荒,

有的去陕北插队,这一去啊,指不定猴年马月能回来。”

何雨柱咂咂嘴,筷子夹了颗花生米扔进嘴里,嚼得咯吱响,腮帮子鼓着:

“可不是嘛易叔!昨儿我去菜市场买菜,还碰见西头李家小子了,

攥着我胳膊诉苦说不想去,他娘在旁边拿手帕抹眼泪,可政策摆在那儿,有啥法子?

咱院还好,目前就闫家俩小子定了日子,十二月五号就走,这眼看也没几天了。”

易中海端着酒盅轻轻晃了晃,酒液在盅里打圈,皱着眉:“闫埠贵那人你也知道,

抠门儿到家了,这几天我打他家门口过,净听见里头算账的动静,

又是粮票又是安置费的,生怕亏着一星半点儿。倒是刘海中,你听说没?他那俩儿子,

居然都留在城里了,一个进了街道当了个协管员,一个去了粮站管仓库,

这下可把他能耐坏了,走路都带着风。”

何雨柱眼睛一斜,嘴角撇了撇,带着点嘲讽:“嗨!谁没听说啊?

前儿他老伴在院儿里跟张婶儿显摆呢,扯着嗓子说‘我家小子有出息,不用去遭那份罪’,

得瑟得不行!不过话说回来,他这回是真有点本事,这年头想把俩儿子都留下,

没点门路可办不成,以前我还觉得他就会摆二大爷的谱,净说些不着调的,

这回倒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门路肯定是有的,就是不知道托了啥关系。”

易中海喝了口酒,语气里也带了点唏嘘,“想当初他当二大爷那会儿,天天端着架子,

院里谁家事儿都想管,跟个管家似的。现在呢?街道办撤了院里的管事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