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不第河山> 第486章 金使入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6章 金使入京(1 / 2)

腊月二十三,祭灶。若在往年,汴京城早已是炊烟袅袅,糖瓜的甜香混杂着松柏枝燃烧的清气弥漫在大街小巷,准备着送灶神上天言好事。然而今年,节日的氛围被黄河决口的阴霾彻底冲散。街头巷尾,谈论的不再是年货和祭祀,而是河北的灾情、溃堤的惨状,以及那越来越响亮的“科举不公,天降灾殃”的流言。

御史台狱中,陈砚秋靠着墙壁,静静聆听着外面世界隐约传来的喧嚣。自那日将密信交由狱卒送出,已过去一天一夜,再无任何消息传来。他不知道那封信是否安全送达赵明烛手中,也不知道外面的局势究竟恶化到了何种地步。这种与世隔绝的等待,每一刻都如同在油锅中煎熬。

牢房外的走廊里,狱卒们的脚步声比往日更加频繁和杂乱,交谈声中除了对灾情的忧虑,更添了几分对朝堂风向的揣测。

“听说了吗?吕仕谦吕大人的任命,今天一早就在政事堂通过了!”

“这么快?不是说还有争议吗?”

“争议?现在河北乱成那样,急需能臣干吏去稳定局面,谁还敢拦着?再说,韩相公力荐,官家也点了头……”

“唉,也是……只是苦了那些灾民……”

“嘘!小声点!莫谈国事!”

吕仕谦……果然上任了。陈砚秋闭上眼,心中一片冰凉。河北转运使这个关键职位,最终还是落入了“清河”之手。“货通辽塞”计划最大的障碍已被扫清,只待河开冰融,“鸮羽”物资便可畅通无阻地运往辽国。而此人上任,也意味着边境军情泄露的渠道将更加顺畅。

就在这沉重的气氛中,临近午时,狱外忽然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嚣。并非灾民的哭嚎,也非官吏的呼喝,而是一种带着异域风情的、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号角声,以及整齐划一、沉重有力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仿佛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正在穿行御街。

“怎么回事?”有狱卒好奇地扒着高窗向外张望。

“是使团!看旗号……是金国使团!”

“金国?他们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谁知道呢!听说阵仗不小,直接往都亭驿去了!”

金国使团?陈砚秋猛地睁开眼,心中警兆顿生。在这个宋辽边境局势紧张、大宋内部又遭逢天灾人祸的敏感时刻,远在东北、日渐崛起的金国,突然派遣使团入京?这绝非巧合!

他挣扎着站起身,也凑到那小小的铁窗边,极力向外望去。视线被高墙和铁条严重阻挡,只能看到一小片灰白的天空,以及偶尔掠过的一角陌生的、绘着奇异兽纹的旗帜。但那肃杀而陌生的号角声,以及空气中隐隐传来的、不同于宋人习惯的皮革和牲口的气味,都清晰地昭示着一支外来力量的介入。

接下来的半天,狱卒们的交谈内容,不可避免地围绕这突如其来的金国使团展开。零碎的信息拼凑起来,勾勒出一个令人不安的轮廓。

使团规模不小,约有百余人,护卫皆身材魁梧,神情彪悍,带着明显的丛林狩猎民族的野性。为首的正使名叫完颜斡赛,据说是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堂弟,地位尊崇。他们此行打着“睦邻友好,共商抗辽”的旗号,要求面见大宋皇帝,商议联合对付辽国之事。

然而,更让陈砚秋感到心惊的是狱卒们无意中透露的另一个细节。

“嘿,你们是没看见,那金国使团里有个通事(翻译),瘦高个,眼珠子滴溜溜乱转,一看就机灵得很。你猜怎么着?他进城的时候,对着迎接的礼部官员,一口就叫出了好几位大人的名字和官职!连韩相公身边那位新近得用的李主事他都认得!”

“有这等事?一个化外之地的通事,对我大宋官员如此熟悉?”

“谁说不是呢!而且啊,我听说他们入住都亭驿后,私下里放出话来,说什么……‘只与清流君子合作’,看不起那些靠着姻亲、贿赂上位的‘浊流’呢!”

金国使团通事,熟知宋廷官员!私下表态“只与清流君子合作”!

这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陈砚秋的心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