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言情>都重生了谁还当世界首富啊> 第390章 微博概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0章 微博概念(1 / 2)

仪式结束后的私人交流环节,才是讨论更深层次合作的时机。

陈天邀请拉里·佩奇参观了今年刚刚投入使用的新总部大楼。

一路上,拉里频频发出赞叹。

参观过程中,双方团队的核心成员也借此机会互相熟悉,为后续的资源对接与战略合作铺平道路。

不远处的高楼上,马画藤俯视着楼下缓缓行进的一行人,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橙天的生态系统。

发扬已有优势,同时弥补现有不足。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了Facebook,这款产品一直是他试图进行本土化改造的对象。

作为一款以自我展示为核心的自媒体平台,Facebook在乐于展现个性的欧美市场迅速走红,风靡一时。

但经过深入调研,马画藤发现Facebook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

这种偏西方模式的产品,不仅在华夏水土不服,在其它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亚洲国家也难以普及。

一方面,这与文化差异有关,亚洲人此时普遍比欧美人更加含蓄内敛。

另一方面,Facebook以图文内容作为展示自我的主要形式,而此时华夏及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在网速有限的条件下,加载几张图片或许还能勉强接受,无非多等一会儿。

但要流畅地浏览Facebook,则几乎不可能。

如何在有限的网络条件下,让用户顺畅地体验“类Facebook”服务,成为马画藤持续思考的难题。

此前,马画藤一直未能找到突破口。

直到此刻,望着谷歌一行人缓缓走向晚宴会场,他心中才隐约有了方向。

马画藤虽是技术背景出身,却难得地兼具管理思维与产品嗅觉。

他从内容层面入手,对Facebook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出以下几点洞察:

Facebook的内容以“高质量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图文形式为核心。

这让博主的形象在用户心中更为立体鲜活,从而增强了用户黏性。

但这种方式也带来了明显的弊端:高质量图片大幅提高了用户的阅读成本。

尤其是在网络条件有限的地区,这无形中将全球大量潜在用户挡在了门外。

基于这一分析,马画藤萌生了一个构想:

能否在国内打造一个以文字为主、图片仅作为点缀的简化版平台?

它应类似于当下国内火爆的CC空间,但要更加开放。

要比CC贴吧更具包容性,不再划分各类“小吧”,而是将整个平台打造成一个无边界的巨型“网络吧台”。

目前,国内用户已逐渐养成在个人“小空间”中发布精美语句、运用华丽辞藻吸引关注、引发共鸣好友共鸣的使用习惯。

这种表达欲望,正是一个新兴平台可依托的土壤。

只要文字内容足够精彩,就能引发用户的自发传播。

传播率一旦提升,又会为创作者带来强烈的正反馈,激励他们持续创作更多优质内容。

更重要的是,马画藤洞察到了一个关键点:这类文字创作周期极短,能充分利用作者的碎片时间完成。

平台并不需要特意邀请专业人士,去撰写那些论点清晰、文笔优美、内容扎实、图文并茂,甚至还要带点幽默感的“完整作品”。

完全可以请“陈天”这样的大众偶像,在吃饭、坐车、休息、甚至上厕所的间隙,挤出一点时间,向大众分享自己的日常动态。

这类内容,不讲究文笔,不要求干货,连配图都不需要,有时寥寥几句就已足够。

顺着这个思路延伸,马画藤还可以邀请更多明星入驻平台。

他们可以发布一些看似“没有营养”的内容,比如:“最近天气转凉,大家记得加衣服喔?”

凭借明星的影响力,粉丝看到这样的关怀式内容,大概率会在评论区积极回应。

对于背后有专业营销团队的明星来说,一天发布十几条这样的内容轻而易举。

它们简单随意的一条“说说”,对广大粉丝而言,不仅不会排斥,反而能增强情感连接,提升粉丝黏性。

思路一路梳理至此,马画藤心中终于有了一套清晰的方案。

他要在CC空间的基础上,打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多维空间”!

就在马画藤埋头撰写产品方案的同时,陈天正带着谷歌一行人,尽情体验中华美食文化的魅力。

推杯换盏间,拉里·佩奇又为陈天斟满一杯红酒,语气诚恳:

“陈总,从今往后,您就是谷歌最大的股东,我们真正成了一家人。

往后还请您多多关照。”

说罢,他举杯示意,一饮而尽。

“好说。”

陈天心情颇佳,见对方十分上道,也爽快地干了一杯:“你们回去之后,尽快在谷歌中加入中文语言包。”

拉里·佩奇闻言大喜。

他早已对华夏市场心动已久,只是公司目前资源有限,主要精力仍放在稳固美国本土业务上,对大陆实在鞭长莫及。

此刻陈天话中之意再明白不过。

他将助力谷歌进入华夏,这简直是个天降大礼包。

“感谢陈总!”拉里脸上笑容洋溢:“我回国后立刻安排,最多一个月,中文语言包一定上线。”

但他随即面露难色:“不过……具体在华夏的运营,我们目前人手有限,对当地市场也了解不深……”

“这确实是个问题。”陈天点头表示理解。

互联网产品的全球化远非想象中简单。

不仅要适应各地的文化差异,各国法律法规更是千差万别。

许多在本土司空见惯的内容,到了国外可能就触及红线,必须经过系统性的内容过滤与调整,才能通过审查。

这也正是前世谷歌直到2009年才正式进入华夏的原因。

他们早在2006年就推出中文搜索引擎Google.c,却足足花了三年时间才通过审核。

想到这里,再结合前世谷歌在华运营中屡次出现的合规争议,陈天此次不打算再将运营权交予对方。

“这样吧,”他沉吟片刻,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我们联合在国内成立一家子公司,谷歌在华的运营业务,就交由我的团队来负责。”

“你觉得如何?”

“没问题!完全没问题!”拉里·佩奇几乎不假思索,连连应允。

他原本已做好牺牲谷歌在华夏市场的准备,只为换取陈天在全球范围内的支持。

却万万没想到,这位新晋的最大股东竟如此慷慨,愿意以合资公司的形式,让他们也能分一杯羹,共享这片广阔市场的未来。

这一刻,拉里心中不禁感慨:这个华人为人处世确实敞亮大气,难怪短短时间就把企业做的如此之大。

“陈总,您的格局,令我钦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