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半岛的季风裹挟着湿热的雨气,拍打在孟买港的栈桥上。大明西洋水师提督秦苍站在“龙骧”号的甲板上,望着远处码头上攒动的人群——马拉塔王国的王公们穿着缀满宝石的长袍,古吉拉特的商人举着写有“欢迎大明”的绸布,连莫卧儿帝国派驻的税吏,也难得换上了整洁的制服。
“按林先生的‘渐进取舍策’,”秦苍对身边的印度事务官郑明说,“孟买先设‘商省’,不派驻军,只设三大署——通商署管贸易,理刑署断纠纷,工坊署传技艺。记住,咱们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当主子的。”
郑明展开一卷地图,上面用虚线标出了商省的范围:“马拉塔王已将孟买岛及周边百里之地‘永租’给咱们,年租只要三千担棉花。他说了,只要大明能帮他们挡住莫卧儿的进攻,连税都愿意分咱们三成。”
秦苍笑了笑,指着远处驶来的蒸汽商船:“看见没?那是埃及行省来的‘尼罗河号’,装着亚历山大的钢铁;那是塞浦路斯行省的‘橄榄号’,运着希腊的染料。咱们的商省,从第一天起就不是孤零零的。”
从战争到商省:马拉塔的选择
马拉塔王宫的议事厅里,国王桑巴吉正把玩着秦苍送来的礼物——一支迅雷铳。窗外,大明的工程师正在指导工匠铺设铁轨,蒸汽锤的“哐当”声与远处清真寺的诵经声奇妙地交织在一起。
“父王,咱们真要信这些明人?”小王子不解地问,“莫卧儿的使者说,他们设商省是假,占土地是真。”
桑巴吉放下铳,指着墙上的地图:“莫卧儿的骑兵每年都来抢咱们的棉花,可明人来了,没要一寸土地,只说要修铁路、开工坊。你看孟买港,三个月前还是个烂泥滩,现在能停蒸汽船了;咱们的棉花,以前卖给波斯商人要被压价三成,现在通过明人的商船运到广州,价钱翻了一倍。”
正说着,财政大臣匆匆进来,手里举着账本:“陛下,这是这个月的贸易账——光是棉花和胡椒,就赚了比去年全年还多的银子!明人还说,要在浦那开纺织工坊,教咱们用蒸汽机织布。”
桑巴吉站起身,望着王宫广场上正在安装的蒸汽抽水机——那是明人送来的,能把山泉水引到农田,解了马拉塔的旱灾。“莫卧儿给咱们的是刀,明人给咱们的是路,”他对儿子说,“选刀还是选路,不用我多说了吧?”
理刑署的公案:一碗水端平
孟买商省的理刑署刚开张三日,就接到了第一桩案子:古吉拉特商人控诉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队强占了他的货栈。英国商人仗着背后有舰队,在公堂上拍着桌子:“区区一个商省,也敢管大英帝国的事?”
理刑官周瑾是江南来的老秀才,戴着老花镜,慢悠悠地翻开《大明商省律例》:“第一条,凡在商省地界内,无论国籍,皆受本署管辖;第二条,强占他人产业者,轻则罚银,重则驱逐……”他指了指堂外,“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就在外面,要不要请他进来,看看你们国王签的《孟买通商约》?”
英国商人的脸瞬间涨红。那份约书上明明白白写着“遵守商省法度”,是威廉三世为了保住印度贸易,咬牙签的字。周瑾让人传来证人——货栈的印度看守,又调来了蒸汽船拍下的“强占现场”照片(林远为商省配备的“影画机”),证据确凿。
“罚银五千两,赔偿古吉拉特商人损失,”周瑾拍板,“三日内不交,理刑署将通报各大明行省,禁止你公司船只靠港。”
英国商人看着照片上清晰的船影,再看看堂外站着的、背着迅雷铳的商省护卫(由印度人组成,大明军官训练),只能灰溜溜地签字画押。古吉拉特商人捧着赔偿银,对着周瑾深深一揖:“以前莫卧儿的法官只认钱,明人的法官认理——这商省,咱们认了!”
莫卧儿的挑衅与碰壁
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在德里收到孟买设省的消息时,正对着地图上的红色区域发怒。“一群异教徒,也敢在印度称雄?”他对将军下令,“派五千骑兵,去孟买‘问候’一下那些明人,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印度的主人!”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