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第282章 天竺风云:商省初立与旧土新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2章 天竺风云:商省初立与旧土新生(2 / 2)

骑兵统领信心满满地出发,却在离孟买百里的隘口被拦住了——不是大明的军队,是马拉塔的部落武装。领头的正是被商省断过案的古吉拉特商人,他带着上千名拿着火枪(大明工坊造的简易版)的老乡,堵在隘口喊:“想打明人,先踏过我们的尸体!”

骑兵们愣住了。这些以前见了莫卧儿军队就跑的平民,如今居然敢拿着枪对峙。更让他们心惊的是,远处的天空传来“嗡嗡”声——三架从塞浦路斯行省飞来的飞舟,正低空盘旋,机翼下的龙旗看得清清楚楚。

“那是会扔炸弹的飞舟!”有士兵见过奥斯曼军队的惨状,吓得调转马头。统领想下令冲锋,却发现身后的骑兵已跑了一半。他望着隘口前密密麻麻的平民,又看看天上的飞舟,终于恨恨地勒住马:“撤!”

消息传回德里,奥朗则布摔碎了心爱的玉杯。他这才发现,大明的商省没派一兵一卒,却让印度人自己成了他们的“盾牌”。

工坊署的魔力:蒸汽织机响起来

浦那的纺织工坊里,印度工匠卡马尔正跟着大明技师学习操作蒸汽织机。半年前,他还在用手工织布,一天织不了一丈布;现在,蒸汽织机转起来,一天能织五丈,工钱翻了三倍。

“以前英国商人总说咱们的布粗糙,”卡马尔摸着织出的细棉布,笑着对技师说,“现在用明人的机器,咱们的布能卖到欧洲去,比英国的还好!”

工坊署的院子里,堆着小山似的棉花,都是附近农民送来的。一个老农捧着新领的“蒸汽脱棉机”(工坊署免费发放的简易工具),对儿子说:“明人说了,种出好棉花,他们全收,价钱比莫卧儿的税吏高两成。明年,咱们也盖砖房!”

工坊的烟囱冒着白烟,蒸汽织机的“咔嗒”声此起彼伏,混着印度工匠的笑声,传遍了浦那的大街小巷。有莫卧儿的密探来刺探,回去禀报:“那些明人没教打仗,在教织布、种棉、打铁——可老百姓看他们的眼神,比看皇帝还亲。”

商省的辐射:从孟买到全印

孟买的成功像一粒种子,在印度半岛生根发芽。拉贾斯坦的王公派使者来,求着设“商站”(商省的初级形态);孟加拉的商人自发组织船队,去孟买学习“明式记账法”;连德里的贵族,都偷偷托人买商省造的火枪。

秦苍在“龙骧”号上看着送来的“归附书”,对郑明笑道:“林先生说‘生意是最好的粘合剂’,果然没错。咱们卖机器,他们种棉花;咱们修铁路,他们运货物;日子好了,谁还愿意打仗?”

郑明指着工坊署的报表:“这月出口欧洲的棉布,比上月多了三成。英国的纺织厂老板在议会哭着要‘公平竞争’,可他们的布又贵又差,怎么争?”

蒸汽商船“海鹘号”正准备启航,货舱里装满了印度棉布、香料和宝石,将运往埃及、摩洛哥行省,再转销欧洲。船长站在船头,看着码头上各族商人互相打着招呼,忽然觉得,这商省就像一个巨大的织机,把不同的人、不同的货物,织成了一块叫“和平”的布。

京师的新蓝图:以商为舟,以省为岸

万历皇帝在御书房看着秦苍送来的“印度商省图”,上面用绿线标出了正在修建的铁路,蓝线标出了蒸汽船航线,红点是新开设的工坊。沈括笑着说:“陛下您看,这商省没花朝廷一分钱,靠贸易就自己壮大了,比派兵打仗划算多了。”

林远指着地图上的空白处:“下一步,可在波斯设‘丝路商省’,把印度、非洲的航线连起来。以后,大明的丝绸从江南出发,经波斯、埃及、摩洛哥,能一路卖到欧洲,全靠这些商省当‘码头’。”

皇帝拿起朱笔,在“孟买商省”旁批了四个字:“以商安邦”。窗外,南洋行省送来的新蒸汽船模型,正静静地躺在案上,船帆上绣着的“四海通商”,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