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的皇宫里,穆拉德四世正对着各地告急的文书发呆。西域的苦盏城、北非的的黎波里、巴尔干的塞尔维亚同时求援,可国库早已空空如也,连近卫军的军饷都欠了半年。
“陛下,近卫军哗变了!”首相帕夏连滚带爬地闯入,“他们冲进军火库,抢走了所有火药,说要去投靠大明的行省!”
穆拉德四世冲到窗边,果然看见宫墙外火光冲天,近卫军举着“要粮、要水、要土地”的标语游行,与忠于苏丹的军队交上了火。更可怕的是,街头巷尾都在传:“明军在苦盏城给百姓分粮食了”“埃及行省的棉农赚大钱了”。
“完了……全完了……”穆拉德四世瘫倒在王座上。他这才明白,大明的“挤压”不止是军事,更是民心——当百姓发现跟着奥斯曼只能挨饿,跟着大明却能吃饱穿暖时,帝国的根基早就被掏空了。
苦盏城的易手:不流血的胜利
苦盏城的城门最终还是开了。不是被攻破的,是百姓推着守军打开的。当赵武率领明军进驻时,看到的不是反抗,而是捧着空水罐的牧民,和排队等着登记领种子的农民。
阿里帕夏解下弯刀,递给赵武:“我守了这座城二十年,以为守住城墙就守住了一切。现在才明白,百姓要的不是城墙,是能种出粮食的土地,是不会干涸的河水。”
赵武接过弯刀,却没没收,反而还给了他:“林先生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你熟悉这片土地,留下来当农垦顾问吧,给你的族人教新耕作法。”
当天下午,蒸汽抽水机就开始往苦盏城送水。看着清水流进干涸的水渠,孩子们欢呼着扑进水洼,阿里帕夏忽然老泪纵横——他打了一辈子仗,却不如几台机器能让百姓笑起来。
京师的新蓝图:欧亚非连为一体
万历皇帝在御书房展开新绘的疆域图,西域到北非的红色区域已连成一片,奥斯曼的绿色地盘被挤压成零星的小块。沈括兴奋地说:“陛下,苦盏城一破,西域到波斯的通道彻底打通;的黎波里投降,地中海与非洲的航线全归咱们了!”
林远指着地图上的铁路规划线:“下一步,修通从喀什到亚历山大的铁路,让亚洲的丝绸、非洲的棉花能一路直达地中海,再通过蒸汽舰队运往欧洲。奥斯曼剩下的地盘,不用打,自己就会瓦解。”
皇帝拿起朱笔,在图上圈出三个新行省的位置:“苦盏设‘西域西省’,的黎波里设‘北非行省’,巴尔干设‘多瑙河前哨’——告诉赵武和李默,巩固这些前沿阵地,给下一步进军欧洲搭好跳板。”
夕阳下,苦盏城的蒸汽水塔与的黎波里的灯塔同时亮起灯光,照亮了从亚洲到非洲的新通道。赵武站在苦盏城头,望着远处延伸的铁轨,知道用不了多久,这铁轨就会像血管一样,把欧亚非的土地紧紧连在一起,而奥斯曼帝国的残影,终将被新的文明浪潮彻底淹没。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