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人给“汉满营”送去五十匹好马,说“给大明士兵骑”,还亲自带着部落青年,帮着加固辽东堡垒的钢甲。林远派来的使者看着这些,回禀说:“舒尔哈齐是真怕了,也是真想要安稳。”林远让人送去十门连珠炮,说:“让他知道,跟着大明,好处只会多。”
互市三关的生意没受影响,反而更火了。女真用马换钢甲,朝鲜商人赶来说“要多备些货,两洲那边肯定需要”,账房先生笑着说:“这叫‘越打越旺’,谁都想攀着大明这棵大树。”
朝鲜的警惕:倭寇的趁机试探
丰臣秀吉听说法国船突袭两洲,以为大明的注意力被吸引,偷偷派了二十艘安宅船,想趁虚攻打釜山。可刚靠近港口,就被“靖倭号”的分舰发现,线膛炮轰鸣,三艘安宅船当场被炸沉。
李珲世子站在仁川的城墙上,看着远处的炮战,对“明鲜营”的明军将领说:“多亏了‘靖倭号’,不然倭寇又要上岸了。”他让人给大明送去粮食和铜,说“愿助大明造更多钢舰”,暗地里却让探子更仔细地画“靖倭号”的图纸——林远早料到这点,让人故意在图纸上画错了蒸汽炉的位置。
“明鲜营”的士兵和朝鲜新军一起操练,连珠炮的炮声里,夹杂着汉话和朝鲜话的喊杀声。有个朝鲜兵问明军教官:“法国船和倭寇,哪个更厉害?”教官答:“在大明的钢舰面前,都一样——不堪一击。”
两洲的反击:防线的收缩与扩张
王守仁在两洲采取了“收缩防线,重点防御”的策略。他让“同洲号”“镇洋号”“共海号”集中守护铁脊山和橡胶林,在北美东海岸和白令海峡撒下更多“刺藤桩”和“钢甲雷”(两洲新造的武器,踩上去就会炸开)。
印第安部落的青年组成“雨林突击队”,穿着橡胶甲(防箭防刺),拿着钢弩,在秘鲁橡胶林里巡逻。有个法国传教士没死心,想偷偷潜入,被突击队逮住,印第安首领笑着说:“上次扎伤你,这次直接送你去见上帝。”
两洲的钢产量提了三成,王守仁让人把钢锭藏进山洞,只留少量在外面,说:“让英法俄以为咱的钢快用完了,引他们再来——下次,就不是击沉三艘船那么简单了。”
林远在工部收到王守仁的电报,上面写着:“两洲防线稳固,就等敌人再送上门。”他让人给江南造船厂的李匠头捎了句话:“第二艘‘靖倭号’造快点,两洲那边,等着它去收尾呢。”
夕阳下,江南造船厂的“靖倭号”渐渐成形,舰首的钢兽首对着大海,像在宣告:任何想撕破大明防线的人,都将被钢舰碾碎。林远站在《大明扩张全景图》前,用红笔把两洲的烽火和朝鲜的炮位连起来,心里清楚:这张网虽破了一角,却能更快地收紧——而收紧的网,会勒得更紧。
他让人在图上添了句:“打一次,就让他们记一辈子。”窗外,北洋化工坊的汽笛声和江南造船厂的锤声交织在一起,像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奏响前奏。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