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哲人”指智慧卓越、见识超群的人,“贵识义”强调他们以认识和领悟事物的真谛、大义为可贵之处。“大雅”代表品德高尚、才学出众之人,“明庇身”表示他们明白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智者和贤人的推崇,认为他们既能洞察事物本质,又懂得在世俗中保全自身,这也是诗人在追求超脱过程中对为人处世智慧的一种思考和借鉴。
8.庄生悟无为,老氏守其真
-解析:此句直接引用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庄生悟无为”,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治”,认为不过多干预事物发展,让其自然运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诗人借此表达对庄子这种顺应自然、无为思想的领悟与认同。“老氏守其真”,老子强调保持事物的本真和自然状态,坚守质朴纯真的本性,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迷惑。诗人通过提及老庄思想,进一步阐述自己追求自然、本真,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和哲学理念。
9.天下皆得一,名实久相宾
-解析:“天下皆得一”源自道家思想,“一”代表道,意味着天下万物都应遵循道的规律,回归到一种统一的、本质的状态。“名实久相宾”中,“名”指事物的名称、名声,“实”指事物的实际内容、本质,“宾”有宾主、从属之意,表明长久以来,名声与实际常常相互背离,名不副实的情况普遍存在。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名实不符现象的批判,以及对遵循事物本质、追求真实的倡导,体现了其对道家思想中追求事物本真的深入理解和践行。
10.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
-解析:此句运用了“咸池飨爰居”的典故。《庄子·至乐》中记载,鲁侯将海鸟“爰居”迎到庙堂,以《咸池》之乐招待它,结果海鸟“三日而死”。这里“咸池”是古代的一种高雅音乐,“飨”是宴请,“钟鼓”是演奏音乐的器具。诗人借此典故说明,不顾事物的本性和实际需求,以自认为美好的方式对待它,可能适得其反,给对方带来痛苦。这是对世间不遵循事物本质、盲目追求虚名和形式行为的批判,提醒人们要尊重事物的真实情况,不能仅凭主观意愿行事。
11.柳惠善直道,孙登庶知人
-解析:“柳惠”即柳下惠,以正直着称,他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都能坚守正直之道,诗人称赞他善于秉持正直的原则行事。“孙登”是魏晋时期的隐士,以其知人善鉴而闻名,阮籍、嵇康都曾向他请教。“庶知人”表示孙登能够洞察人心,了解他人的品性和才能。诗人通过列举柳下惠和孙登的事例,表达对正直处世和知人之明的推崇,认为这是在世间立足和与人交往的重要品质,也是对前文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的具体示例和进一步阐释。
12.写怀良未远,感赠以书绅
-解析:“写怀”指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情怀、志向通过诗歌表达出来,“良未远”表示这些所写的情怀并非远离现实,而是有感而发,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感赠”表明诗人因内心的感慨而创作此诗,“以书绅”意思是把这些感悟书写下来系在衣带上,以便时刻提醒自己。此句表达诗人创作此诗不仅是为了抒发情感,更是希望将这些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铭记于心,同时也有与他人分享,让更多人从中获得启示的意味,使整首诗在表达个人志向与思考的同时,具有了一定的劝诫和启发意义。
句译
1.曰余不师训,潜志去世尘:我说我不愿遵循世俗的训诫,暗自决心远离尘世的纷扰。
2.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我的思绪飘向广阔宏大之境,迈着超凡的步伐超越寻常众人。
3.灵凤振羽仪,戢景西海滨:灵凤振动着美丽的羽翼和仪态,在西海滨收敛身影。
4.朝食琅玕实,夕饮玉池津:清晨食用仙境玉树的果实,傍晚饮用玉池的泉水。
5.处顺故无累,养德乃入神:顺应自然所以没有牵累,修养品德方能达到超凡入圣之境。
6.旷哉宇宙惠,云罗更四陈:广阔啊,宇宙的恩赐,世间的种种规则如网般四处陈列。
7.哲人贵识义,大雅明庇身:智慧卓越的人以认识事物的大义为贵,品德高尚的人明白如何保全自身。
8.庄生悟无为,老氏守其真:庄子领悟了无为而治的道理,老子坚守着质朴纯真的本性。
9.天下皆得一,名实久相宾:天下万物都应遵循道的规律,然而名声与实际长久以来相互背离。
10.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用《咸池》之乐宴请海鸟爰居,钟鼓齐鸣却可能给它带来忧愁痛苦。
11.柳惠善直道,孙登庶知人:柳下惠善于坚守正直之道,孙登能够洞察人心。
12.写怀良未远,感赠以书绅:写下这些情怀并非远离现实,因感慨而作此诗并将感悟铭记于心。
全译
我说我不愿遵循世俗的训诫,暗自决心远离尘世的纷扰。
我的思绪飘向广阔宏大之境,迈着超凡的步伐超越寻常众人。
灵凤振动着美丽的羽翼和仪态,在西海滨收敛身影。
清晨食用仙境玉树的果实,傍晚饮用玉池的泉水。
顺应自然所以没有牵累,修养品德方能达到超凡入圣之境。
广阔啊,宇宙的恩赐,世间的种种规则如网般四处陈列。
智慧卓越的人以认识事物的大义为贵,品德高尚的人明白如何保全自身。
庄子领悟了无为而治的道理,老子坚守着质朴纯真的本性。
天下万物都应遵循道的规律,然而名声与实际长久以来相互背离。
用《咸池》之乐宴请海鸟爰居,钟鼓齐鸣却可能给它带来忧愁痛苦。
柳下惠善于坚守正直之道,孙登能够洞察人心。
写下这些情怀并非远离现实,因感慨而作此诗并将感悟铭记于心。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