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段誉枯槁脸上掠过一丝意外,浑浊双眼微动,看向裘图。
他确实没想到,对方最中意的会是这门功法。
然而裘图心中自有算计。
他早已掌握了吸星大法的膻中气旋秘术和易筋经的丹心秘术,二者相辅相成,效果与北冥神功已相差无几。
至于凌波微步,原著固然赞其“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意指内力深厚时能御气如飞鸟,步法诡异难测无规律可循,更能于行走间修炼内力……
但若要二选一,裘图仍毫不犹豫选择六脉神剑。
原因有三:
其一,他水上漂轻功已达第四境御风行,已然能够凌空不坠,御风滑翔。
若再进至第五境太虚游,短暂滞空飞行也指日可待。
其二,他深信所谓闪避在于眼力快、身法快。
高手过招,身法变幻全无定式,本就毫无规律可循。
加之他领悟独孤妙理后,观敌破绽再行闪避,更显从容。
其三,凌波微步附带的内力修炼对他无用。
他修的是极阳内力,与逍遥派中正平和的内力路数截然不同。
强行修炼,只会令内力驳杂,实力不增反降。
而六脉神剑则不同。
裘图需要琢磨其内力外放,且威能不减反增的技巧,待融会贯通后,便能尝试融入自身武学体系。
但见其双手合十,如同虔诚的信徒,缓步向段誉走近,腹语声音沉闷却带着悲悯温和道:
“那北冥神功,乃夺人内力、损人利己的邪道法门。”
裘图步入灯光范围,面色显得圣洁祥和,隐现慈悲之色,继续以腹语道:
“裘某正潜心参悟慈悲寂灭之道,追寻那明心见性的无上境界。”
“此等邪功,断不愿沾染分毫。”
“明心见性……”段誉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枯槁脸上显出一丝复杂难明之色,“也对……乱世将至,亦是……机缘将至之时……”
裘图闻言,面上露出一丝恬淡笑意。
他对此早有判断。
乱世意味着百姓疾苦,这正是少林积蓄庞大实力却闭锁山门的缘故。
估摸着是打算待神州陆沉后,再遣弟子下山。
一来传播佛法,二来盼有人能因洞悉众生皆苦,生起大慈悲心,寂灭末那六欲,使末那与意识同频,从而明心见性。
对禅宗而言,若因此出现一位达摩般的人物,确是幸事。
但见裘图缓缓在段誉身前盘坐,一手竖掌胸前,一手捏拈花指,姿态恭敬如同聆听教诲的佛子。
段誉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旋即缓缓开口,声音低沉道:
“老衲这便将六脉神剑心决告知,你且听好。”
“气纳九渊,脉导洪流。”
“一窍通玄,六脉封侯。”
“闭户守精,开阖如舟。”
“剑由心发,光射斗牛。”
.......
“指端日月,窍启玲珑。”
“凝气成霜,化虚为锋。”
“倏忽电射,无影无踪。”
“六脉轮转,天地贯胸。”
......
或许是年代差异,这六脉神剑的开篇总纲,篇幅远超裘图以往所见的任何武学。
总纲念罢,段誉也不管裘图是否记住,继续念诵正文道:
“夫六脉神剑者,非指端化刃,实乃以经脉为鞘,内力为锋。”
“其要义在于纳沧海于一息,聚洪流于一线。”
“气发丹田,若大江出峡,势壮而路宽;及至指梢,如急流入窍,道狭而劲锐。”
“故欲修此道,必先固本培元,拓经淬脉,而后可习那闭户通衢、一指惊鸿之术。”
“经脉犹江河,当以温淳内力,岁岁涵养,使之宽韧通达,川流不殆。”
“意守丹田,引内息暖流,自气海始,如春泉融雪,徐徐润泽周身正经。”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