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第170章 殿试开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殿试开始(2 / 2)

就这份镇定和心性,便是一个劲敌。

李钰目光扫向文武百官。

身为现代人的他,对皇权其实并没有多少敬畏。

其他学子不敢看这些官员,但他敢。

温党官员看他的眼神都很冷漠,清流一派则是眼神鼓励。

“皇上驾到!”又是一声高亢的唱喏。

霎时间,殿内所有官员、贡士齐刷刷地跪伏在地,行三跪九叩大礼。

并且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兴平帝身着龙袍,在內侍的簇拥下缓步登上丹陛,端坐于龙椅之上。

他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最终在李钰和顾辞远身上停留了片刻。

“平身。”

众人谢恩起身,垂手恭立。

兴平帝没有过多赘言,让礼部官员领着新科贡士入座。

发放了笔墨纸砚后,皇帝缓缓开口。

“朕闻,士人之风,关乎国运。

古之士,或重于气节,或精于实务。

然则,气节若无实绩相衬,则近于空疏。

实务若无操守为基,则易流于功利。

今观朝野,或有清议盈庭而事功不彰,或有吏才卓著而德望有亏。

兹策尔等:为国求才,当如何辨士之真伪,衡才之短长,使气节与事功兼得,

俾朝多得真才实学之士,而少空谈误国、利禄熏心之徒?

尔诸生皆历经考选,即将为国之栋梁,其各抒所见,务切时宜,勿尚虚言。”

此题一出,殿内越发安静。

顾佐衡和温知行两人也在殿内,听到这题目,不由眼皮都跳了跳。

皇帝这是对他们不满啊。

以往出题,都是礼部官员跪接皇帝的策问题,在发给每一位贡士。

而这一次,皇帝却直接口述,明显是要让他们这些大臣听。

不过温知行很快就镇定下来,如今国库空虚,皇帝是离不开他的。

之前查科举案,锦衣卫虽然没有查出太多证据。

但也是有一些自蛛丝马迹的。

作为最忠于皇帝的机构,皇帝如果询问,肯定是事无巨细全都会说。

最终只是罚了赵伯仁一年俸禄,而自己什么事没有。

皇帝真不知道是他温知行在后面吗?

当然不是,当初陈家的案子,如果没有皇帝点头,陈家根本不可能流放。

皇帝是知道他和李钰之间事情的。

没有深查,就说明皇帝不敢动他。

毕竟北边的战事需要的钱财,还需要他这个次辅想办法。

因此这题虽然暗指他德行有亏,但温知行并不在意。

题目既然出了,接下来自然是作答时间。

殿试考一天,而且又只有一道题目,所以考生们都不着急。

虽然他们大多数人无法争夺前三名,但还是可以争夺二甲的。

名次越高,起点就越高,因此答题要慎重。

李钰此时也在思索,该如何答题。

这道题,看似在问选才标准,实则直指当前朝堂最大的顽疾——清流与温党之争!

首辅顾佐衡代表的清流,往往以气节自诩,但皇帝认为他们有时过于固执。

次辅温知行代表的权贵一派,虽不乏吏才卓著者,却德望有亏,结党营私。

皇帝对两方皆有不满,其心中理想的治国之士,是能超越党派,兼具操守与能力之人。

此题既考校新科贡士们对朝局的洞察力,也试探他们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政治潜力。

李钰揣摩着皇帝的意思。

如今朝堂两极分化,皇上应该是想要看到一些打破僵局的新思路。

或者说,是想看看有没有人能够理解他这位帝王平衡朝局的难处与期望。

殿试果然很难,哪怕是李钰此时也没有太好的头绪。

其他考生也是,冥思苦想,迟迟没有人动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