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伊甸园之前(1 / 2)

1961年6月首次发表于《惊异》(Aazg)

收录于《十个世界的故事》

“我想,”杰瑞·加菲德说,边将引擎熄火,“最远只能开到这里了。”下喷式喷射引擎轻叹一声,渐渐熄灭。支撑车体的喷射气流一停,侦察车游骸号便降落于昏星高原错落的岩石上。

前方无路。无论以游骸号(本名为攀越机S.5号)的喷射引擎或牵引机部件,都无法攀越眼前的断崖。金星南极点就在三十英里外,但感觉是另一个星球。他们之后亦须回头,沿着来时四百英里险恶地形而返。

天气出奇地晴朗,能见度几乎有一千码,不需雷达便能看见前方的悬崖。在金星,肉眼难得派上用场。隔着百万年未曾散去的云层,绿色极光使整个场景看来像在水中;所有远处物体看来都模糊不清,更有水底朦胧之感。有时,他们像驶过浅海海床,杰瑞不只一次想象自己的头上有鱼群悠游。

“我是不是该呼叫太空船,让他们知道我们要折返了?”杰瑞问。

“等等,”哈金斯博士说,“让我想想。”

杰瑞怀着期待朝第三名成员瞄了一眼,但没能得到支持。柯曼比哈金斯好不到哪里去;尽管他们大半时间吵个不停,两人都是科学家性子,因此,从一板一眼的工程师兼领航员眼里看来,他俩都不完全是好公民。若老柯和老哈都异想天开想要继续前进,他除了表明异议也不能怎么办。

哈金斯在狭窄车厢里来回踱步,研究图表与仪器。他将侦察车的探照灯指向断崖,以望远镜仔细地观察检视。杰瑞心想,他总不会要我把这台车开上去吧!S.5是悬浮牵引机,可不是山羊……

哈金斯突然找到什么。他猛抽一口气,转向柯曼。

“你看!”他说,嗓音充满兴奋,“看黑色标记的左方!告诉我你看到什么。”

他将望远镜交给柯曼,后者接着凝视目标。

“噢,见鬼了,”柯曼最后说,“你是对的,金星真的有河流。那是干涸的瀑布。”

“那我们回到剑桥时,你就欠我一顿美饕味餐厅的晚餐啰!还要配香槟。”

“不用你提醒。再怎么说,这赌注值得。但你其他理论都还是胡说八道。”

“等等,”杰瑞插嘴,“河流和瀑布是怎么回事?每个人都知道金星不可能有这些的,气温不够低,云层水汽根本不会凝结。”

“你最近有看过温度计吗?”哈金斯看似温和地问。

“我有点忙,忙着开车。”

“让我告诉你吧,现在气温已降至两百三十度[1],还在继续下降。别忘了,我们离极点很近,现在是冬天,这里地势又比低地高了六万英尺。这些因素全都加起来,就可能从空气中掐出水。若气温再低个几度就会下雨了。当然,雨水会马上沸腾,可仍是液态水。尽管乔治不承认,这点完全改变了我们对金星的看法。”

“为什么?”杰瑞问,虽然他大概已猜到答案。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我们光凭平均气温高过五百度就贸然断定金星没有生命,可是这里气温低了很多。所以我才急着抵达南极点,这附近的高地应有湖泊,我想要亲眼看看。”

“那可是滚水!”柯曼抗议,“哪有什么活得了!”

“地球就有藻类活得了。而且,若要说人类探索其他行星以来学到什么教训,就是:任何环境,只要生命有任何一丝存在可能,就会存在。金星生命唯一的机会就在这里了。”

“真希望我们能验证你的理论。但你也看得出来,我们没办法爬到断崖上。”

“侦察车或许上不去,不过人力应该爬得上去,就算穿着隔热服也不难。接着再走几英里就到南极点了。从雷达图来看,爬过悬崖之后,地形相对平坦,我们大概……顶多十二小时就到得了。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曾在更严峻的环境待过更长时间。”

此话不假。防护服专为人类存活于金星低地而设计,而这里气温只比地球死亡谷仲夏的气温再高一百度,相形之下,隔热防护简直轻而易举。

“好吧,”柯曼说,“你知道规矩,一人得陪你去,另一人得留守,好与太空船保持联系。我们这次怎么决定呢?下棋还是打牌?”

“下棋花的时间太长,”哈金斯说,“尤其你们两个又下得特别慢。”他伸手从摆着图表的桌下取出一副玩得破烂的纸牌。“切牌吧,杰瑞。”

“黑桃十。希望你手气更好些,乔治。”

“我也希望。可恶,是梅花五。好吧,帮我向金星人致意。”

尽管哈金斯保证不难,实际爬上断崖可辛苦了。斜坡不是太陡,但两人各背着超过一百磅的氧气装备、空调隔热服和科学仪器。金星重力较低(比地球低了百分之十三)确实有点帮助,但只有一点……两人在海洋微光中翻越岩屑堆,在岩架上喘口气,又继续四肢并用向上攀爬。他们周围的翡翠色光芒比地球满月的月光更亮。金星若有像月球的卫星也是浪费,杰瑞心想。地表根本看不见,也没有海洋潮汐可供统御,况且长年不断的极光可作为更稳定的照明光源。

他们攀越超过两千英尺斜坡才渐渐平缓,地上不时出现流水切蚀的沟渠痕迹。他们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一处够宽也够深,配得起“河床”之名的隘谷,便沿着往下走。

他们走了几百码后,“我刚想到,”杰瑞说,“要是前面有暴风雨怎么办?我可不想遇上滚烫的大浪。”

“若有暴风雨,”哈金斯有点不耐烦地回道,“我们会先听见,有足够时间爬到高处。”

他说的确实没错,毋庸置疑,但他们继续沿着河道缓坡前行时,杰瑞并没有因为哈金斯的解答而宽心。从他们翻过断崖、与侦察车失去无线电通信之后,杰瑞就越来越不安。今时今日,无法与同伴联系是种独特且令人不知所措的体验。杰瑞这辈子从没经历过;就算在晨星号上,距离地球数亿英里远,他仍可传讯给家人,并在几分钟内收到回音。然而现在,只因隔着几码的岩石,他却与人类断了音讯。除非未来某支探险队发现他们的尸体,否则,若他俩发生任何事,不会有人知道。乔治在约定期间内会静静等待;但时数一到,他便会独自折返。看来,我不是那种适合拓荒的人,杰瑞心想。我喜欢操作复杂机器,所以才接触到太空旅行,可我从未停下来想过这个职业生涯会通往何处,现在要改变主意也已经太迟了……

他们沿着蜿蜒的河床向南极点前进约三英里,哈金斯停下来观测和采集样本。“温度还在降!”他说,“已经降至一百九十九度了,远低于金星曾记录到的最低温度。真希望我们能呼叫乔治,让他知道。”

杰瑞已试过所有频宽;他甚至试过呼叫太空船。金星的电离层变幻莫测,有时使这种远距通信成为可能。但除了金星大气层风暴的怒吼与爆裂声,杰瑞没收到任何载波信号。

“这更棒!”哈金斯说,嗓音流露兴奋之情,“氧气浓度上升很多,百万分之十五!侦察车那儿的浓度只有百万分之五,低地附近根本侦测不到。”

“但仍是百万分之十五!”杰瑞抗议,“浓度这么低,哪种生物可以呼吸啊?”

“你倒因为果了,”哈金斯解释道,“氧气不是给生物呼吸用的,而是指有生物在此制造氧气。你知道地球的氧气是哪儿来的吗?都是生物——植物——生长制造的。地球出现植物前,我们的大气层和金星很像,充满二氧化碳、氨和甲烷。随着植物演化,慢慢将大气层转化为动物可呼吸的空气。”

“原来,”杰瑞说,“你认为这里会发生同样的事情吗?”

“看来如此。这附近有某种东西在制造氧气,植物是最简单的解释。”

“而有植物的地方,”杰瑞笑道,“我猜动物迟早会出现。”

“正是,”哈金斯说,边收起装备,继续沿着隘谷前进,“不过,大概得花上几亿年。只希望我们没有来得太早。”

“你刚讲的听来都很美好,”杰瑞回道,“但要是我们遇到的生物不喜欢我们怎么办?我们可没有武器。”

哈金斯用鼻子轻蔑地哼了一声。

“根本不需要。你有想过我们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吗?任何动物看到我们早就逃得老远。”

这么说确实有几分道理。隔热服反光的金属箔把他们从头到脚包覆起来,像是有弹性、闪闪发亮的装甲。他们头盔与背包上的天线之复杂精细,任何昆虫都望尘莫及。而他们用以窥视外界的广角镜片看起来像空洞而恐怖的眼睛。确实,地球上鲜有动物会想向他们挑衅,但金星的生物或许会有不同看法。

抵达湖泊时,杰瑞还对于这点无法忘怀。看到湖的第一眼也让他觉得,他们找到的是死亡而非生命。湖面像黑色的镜,坐落于数座山丘中间。湖泊远程的边界藏在永不消散的雾气中,鬼魂般的阵阵蒸汽在水面盘旋飘舞。杰瑞心想,只需要卡戎[2]的渡船在湖畔等着载他们到彼岸,或者有黄泉的天鹅壮丽地悠游,这里看来完全就是冥界的入口……

然而,这一切都是奇迹:人类在金星发现的第一处流动水。哈金斯已经双膝跪地,几乎像在祈祷;但他其实是在收集珍贵的水滴,以携带式显微镜观察。

“找到什么没有?”杰瑞急切地问。

哈金斯摇摇头。

“若有,也小到这个仪器侦测不到。回到船上我就能告诉你更多细节。”他将试管封起,放进样本袋,温柔得像采矿人对待找到的金矿。尽管**的成分可能只有(应该只有)水而已。然而,那也可能是个未知宇宙,仍处于迈向智慧数十亿年的旅程中源初阶段的生命。

哈金斯沿着湖岸往前进了十几英尺又停下来,事出突然,加菲德差点撞上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