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权臣西门庆,篡位在红楼> 第164章 万事俱备,妻妾房中趣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章 万事俱备,妻妾房中趣事(1 / 2)

大官人交代完武松那要紧事。

武松抱拳领命,脸色凝重,那“必不辱命”四个字得斩钉截铁。他紫赯色的面皮上,凝重之色未退,却似乎还有别的话鲠在喉头。

西门庆正待转身,却见武松那高大身躯并未移动,反而再次抱拳,腰弯得更深了些,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

“东家,还有一事,武二斗胆相求,望东家恩准。”

西门庆脚步一顿,侧过身,在武松脸上扫了扫:“哦?还有何事?讲。”

武松抬起头,目光炯炯,直视西门庆:“回东家,明日午后,那孙二娘,就要在清河县东门外的菜市口开刀问斩了!”

“武二念着香火情分,斗胆恳请东家,允准武二午后告假片刻,去那法场……替她收殓了残躯,寻个僻静处,与她丈夫张青合葬一处,也算……也算全了他们夫妻一场的情义,省得做了孤魂野鬼。”

大官人闻言,随意地挥了挥手:

“念着旧情,理所当然!去吧!这点事,何须告假?午后你自去便是!只是……”他话锋一转,眼神又锐利起来,“莫要误了咱们方才议定的‘那件天大的要紧事’!”

武松听得西门庆应允,心中一块石头地,那紧绷的紫赯面皮也松缓了些,他再次重重抱拳,声音洪亮:“谢东家恩典!武二省得!必不敢误了东家的大事!

大官人不再多言,把哭丧着脸的玳安留下,拍了拍武松铁铸般的臂膀,摇摇摆摆地出了院子。

又骑着马去往清河县别处,连连找几拨人援手,喝了几巡茶,这才定下心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大官人这才打道回府,径直回到了自家那间门脸阔绰、生意兴隆的绸缎铺。

人还未踏进门槛,里头已是人声鼎沸,各色人等挤满了铺面,有扯着挑料子的妇人,有带着厮挑选锦缎的富户,更有几个平素在清河县里自诩清高、鼻孔朝天的酸丁秀才。

这些人往日里见了西门大官人,莫不是远远避开,生怕污了他们的“清名”。可今日却大不相同了!

只见那几个得了功名的文人,远远觑见西门庆那高大身影出现在门口,脸上那点可怜的读书人矜持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个个如同见了活菩萨,脸上堆起十二分的谄笑,争先恐后地挤上前,腰弯得比虾米还低,口中高一声低一声地叫着:

“显谟老爷驾到!学生有礼了!”“哎呀呀,显谟老爷红光满面,定是又添喜事!”

“学生久慕显谟老爷威仪,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这些平日里满口“之乎者也”、标榜“气节”的文人,此刻为了巴结这位新晋的“老爷”,哪有什么“文人骨风”,只顾着“屁颠屁颠”地往上凑,那副嘴脸,却是比街面上最油滑的帮闲还要热络几分。

西门大官人面上堆着惯常的笑,拱手见过也不怠慢,肚里却雪亮:这些个读书人,面皮上装得清高孤傲,骨子里反不如那些帮闲泼皮来得爽利痛快!

市井尝道:宁挨莽汉一拳,不受书生一揖。

这些拿架子的读书人黑起心来,墨汁子都能变成砒霜,最是口是心非、心毒手狠,倘若今日在你这里讨不到三分笑脸,明日转背就能寻个由头,不知在哪处编排,把你糟蹋得不成模样!

掌柜徐直从后头出来,见到大官人来了,赶紧上来行礼:

“我的大官人!您可算来了!的正有要紧事,火烧眉毛般等着您老示下呢!”

西门庆撩袍在铺面后堂的太师椅上坐了,早有伶俐的厮奉上香茶。

他端起茶碗,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浮沫,眼皮也不抬:“慌什么?天塌了不成?!”

徐直连忙凑近半步,压低了声音,脸上却挤出个半是欢喜半是愁苦的表情,如同唱戏一般:“回大官人的话,铺子里这些日子,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啊!”

“哦?喜从何来?忧又从何处起?”西门庆呷了口茶,语气平淡。

“喜的是!”徐直声音拔高了些,带着点兴奋:

“您老年前定下的那批走量的‘常行缎’、‘清水绢’,还有那些个染得鲜亮的‘湖绸’,托您老的洪福,如今已销得七七八八,眼看就要见底了!银子流水似的进来,库房都轻快了不少,这可不是天大的喜事?”

西门庆嘴角微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算是认可。

这走量的买卖,本就是他看准了年节下市井民、中等人家也要裁新衣的风潮,薄利多销,聚沙成塔,把这人头坑子全部占满,自然让对面孟玉楼的布庄卖无可卖。

“嗯。忧呢?”西门庆放下茶碗,目光如电,射向徐直。

徐直脸上的喜色立刻被愁云覆盖,搓着手,声音又低了下去:“忧就忧在这‘喜’上啊,大官人!货走得快是好事,可……库里的存货眼瞅着就要空了!”

“眼下这势头,只怕撑不了半月就要断档!这……这白花花的银子,岂不是要眼睁睁看着它从指缝里溜走?怕到时候会便宜了对面的布庄。”

他顿了顿,偷眼觑了下西门庆的脸色,心翼翼地请示道:“的斗胆,请示大官人您老的示下:咱们铺子里那‘十人成团’……如今这存货眼看告罄,这活动……是继续开着?还是……就此停了?倘若继续开着,怕是后头无货支付。”

徐直完,垂手侍立一旁,眼巴巴地望着西门大官人,等着决断。

大官人心中明白,若非那八百两雪花银的货款在半道儿上被强人剪了径,此刻后续的绸缎车队早该吱吱呀呀进了清河县城门,何至于到这青黄不接、眼看断粮的田地?

但这话不能和这徐直,这等事情,多无益,徒惹波澜,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再等到京城那批贼杀才解决掉,急急赶路第二批或也能续上。

他眼皮微垂,略一沉吟,便有了决断:

“不必停!依旧开着!”

徐直一听,心头那块石头才算地。他亲眼见识过大官人这“十人成团”的手段如何吸金如潮,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深知这位东家心思之活络、手腕之狠辣,远非那张大户那等守财奴可比。

当下连连点头哈腰,鸡啄米似的应道:“是是是!大官人高见!的明白!明白!”

他腰弯得更低,脸上堆起十二分的谄笑,话锋却是一转,透着股按捺不住的兴奋:

“只是……大官人,的昨日还撞见一桩富贵买卖!真真是打着灯笼也难寻!”

“哦?”西门庆眉头一挑,来了兴致,身子微微前倾,“如何难寻?来听听!”

徐直如同献宝一般,心翼翼地从袖筒里摸出一块物件,约莫半个巴掌大,双手捧着,恭恭敬敬递到西门庆眼前:“大官人您请看此物!”

西门庆伸手接过。入手便觉不同凡响!那料子轻若无物,却隐隐透着一股韧劲儿。

他虽不通女红刺绣,但见那料子底色如墨玉般深沉,上面用极细极密的金线织出繁复无比的花纹。

细看那金线,并非寻常金箔裹丝,竟似捻入了某种禽鸟的翎毛,在光线下流转着奇异瑰丽的蓝绿金三色光华,随着角度变幻,如同活物!

更奇的是这绣法,经纬交织细密如发,针脚纹路浑然天成,透着一股子宫廷内造的贵气与精绝。

“这……这是何物?”大官人指腹在那光滑如缎的料子上摩挲,越看越觉得绣法繁杂,材料奢华。

徐直觑着西门庆脸色,又往前凑了半步,喉咙里压着气儿,声音低得如同蚊蚋私语,偏生那腔调里又透着一股子按捺不住的燥热与神秘:

“回大官人!此物唤作‘雀金裘’!端的了不得!您瞧——”

他指头虚点着那料子,眼珠子都放出光来,“乃是真真儿的孔雀翎眼儿,捻进赤金丝线里,一针一线,一寸一寸,全凭那顶尖儿绣娘的熬干了心血绣出来的!非是凡间手段!”

他咽了口唾沫,话匣子愈发收不住:“的当年在江南学艺,听那老师傅提过一嘴,这可是大内里的御用物!海外藩邦万里迢迢进贡来的稀罕宝贝!便连内廷都稀少,宫里头的娘娘们也得紧着份例使,等闲不得见!”

“外头?嘿嘿,便是那苏杭地面上积年的老绣工,别仿出这份儿神韵仙气儿,便是想开开眼,瞧上一瞧,那也是痴心妄想,梦里寻摸不着!”

大官人微微颔首,鼻子里嗯了一声,问道:“这等稀罕物事,你却是如何弄到手里这块料头儿的?”

徐直脸上立时堆出十二分的得意,褶子都笑开了花,忙不迭躬身道:

“正要禀与大官人知晓!昨日铺子里来了个姑娘,生得是……”

他眯缝着眼,咂摸着嘴,似在回味,“……身量高挑,走起路来风摆柳似的,倒有几分英气爽利,只是那钗环簪珥,略有些简陋。穿戴虽不甚富贵,可通身那股子气派,啧,不像那门户养得出的女儿。”

“她怀里抱着一包袱精工绣帕,针脚细密赛过天孙织锦,花样新奇透着巧思,用料更是讲究!那手艺,乖乖,竟不输苏杭顶尖的老师傅!问咱们铺子收是不收。”

徐直贼眼偷觑西门庆神色,见他听得专注,并无不耐,这才续上话头:“人当时就留了心。那批帕子虽好,终归是些物件,值不了泼天银子。奇就奇在这北地粗糙,竟藏着这般手段不亚于江南灵巧的绣娘!人便拿话套她,问她可有压箱底的好货、稀罕物?”

“谁知那雌儿性子倒爽利,言谈间竟真个掏出了这料子,是只要咱们能寻摸到好材料,她便能定做这样的稀罕宝贝!”

“人一看这料子,魂儿都惊飞了!我的亲娘!连大内都金贵着的进贡物件儿!当下便与之商谈,好歹,她才像割肉似的,万分不舍,把这一块‘雀金裘’的料头压在这里!”

“人一见之下,当下自作主张,狗胆包天,径直从柜上支了银子,连那批精工帕子带这块金贵料头儿,一股脑儿都收了下来!事出仓促,未及先行禀明大官人,又不得不做,的该死!”

着,膝盖一软,扑通一声,就要跪倒尘埃磕头告饶。

大官人他大手一挥,浑不在意地笑道:“徐掌柜!我既把这铺面交与你掌管,自然是全然信你!这等眼力劲儿该使的时候,就该当机立断!区区事,你做得好!何罪之有?日后再遇着这等良机,只管放手去做便是!”

徐直听得此言,如蒙大赦,感激涕零,连连作揖:“谢大官人恩典!谢大官人信任!”他直起身,眼中闪烁着商人特有的精光,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大官人话得轻飘,可徐直在几个绸缎铺子里滚打多年,深知掌柜擅动柜上银子乃是东家大忌。

试问哪家东家肯这般放权?更别提还许了他绸缎铺的干股!这份信任与厚待,直叫他心窝子里滚烫,暗地里把牙关一咬,心中赌咒发誓,自己这一半余生更要多家为这绸缎铺操劳才是。

他赶紧又凑前半步,声音压得更低,透着十二分的机密与热切:

“大官人!您老圣明!那雀金裘……嘿嘿,这才是真佛脚底下的金莲座!泼天的富贵门路啊!倘若咱们能扯住那姑娘,搭上她身后的绣娘……您想想,绣出几件大内稀少贡品般的大件织物来,往这铺子里一镇!”

“乖乖!莫这清河县,便是那京师里、苏杭地面上,那些鼻孔朝天的老字号,也得被咱们生生碾进泥地里去!那风光,啧啧……”

大官人听得连连颔首,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如滚油煎沸。

徐直的“镇店之宝”固然是好,却非他此刻心头所念。

他心中另一番更深的计较:这等连内廷都金贵稀罕的物件儿,若是能弄到手里,不显山不露水地送到那些要紧人物的府上……当作结交晋身的梯子、打通关节的敲门砖……

其价值,岂是区区摆在店里招摇的“镇店之宝”可比?那才是真正物尽其用,想到此处,他眼中精光一闪即逝,嘴角勾起笑意。

西门庆听罢鼻子里“唔”了一声,手指在光滑的紫檀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慢悠悠道:“嗯,你心里有数便好。既是要笼络住那姑娘,日后收她的绣物,便是价钱上多抬她几分,也使得。这份钱,自有去处。”

徐直闻言,忙不迭地躬身,脸上堆满了谄笑:“大官人高见!的省得,省得!”

西门庆满意地点点头,呷了口茶,忽又想起一事,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

“还有一桩,那‘十人团’订的绸缎,按日子该交付了。你记着,面上照旧应承,只是每批货,暗地里都给我拖后几日。不必言明,只推路上耽搁、新货查验需时便好。”

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等后续的绸货到了库里,再一并‘按时’交付。明白么?”

徐直知大官人什么念头,他心领神会,腰弯得更低,声音透着十二分的了然与顺从:“大官人放心!的理会得!”

西门庆这才起身离开,徐直一路殷勤送至门口。

出了绸缎铺,西门庆翻身上了那匹高头骏马,马鞭虚虚一扬,却不急着回家。他眼珠子转了转,一勒缰绳,竟特意绕了个弯子,打孟玉楼的布庄门前过。

那布庄门脸儿倒是不,三三两两也有些妇人婆子进出。西门庆勒住马,停在街对面,但见铺子里堆的多是些粗麻细葛、寻常布匹,几个妇人丫头正挑挑拣拣,翻弄着那些便宜货色。

再瞅那旁边单劈出来、挂了块“苏杭上等绸缎”金字招牌的店面,真真是门可罗雀,冷清得能听见耗子叫!

里头两个半大伙计,一个歪在柜台上,哈喇子都快流到绸缎卷儿上了,显是睡得正香。

另一个拿着把秃了毛的鸡毛掸子,有气无力地在那了层薄灰的绸缎上划拉,活像给死人掸土

孟玉楼那大长腿俏丽身影,却是不见。

这绸缎生意岂是谁想做便能做得风生水起的?没点根基门路,终究是镜花水月。

看罢孟家布庄的冷清光景,西门庆这才拨转马头,又往自家生药铺去了一趟。这生药铺才是他西门家的根本营生,从掌柜到大伙计,皆是跟随多年、惯会使唤的心腹老人。

况且里头还有吴月娘这正头娘子亲自坐镇,紧盯着账目银钱出入,比那绸缎铺更是牢靠十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