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8章、丹青长空(2 / 2)

“诸位请看。”夏林朗声道:“这通济渠引来的不只是水,更是生机。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漠,如今已成了塞上粮仓。”

一位北地来的文人感慨道:“在下途经河西时,还见到不少荒芜之地。若都能如此开垦,天下何愁饥寒?”

徐世绩适时接话:“这正是夏帅的夙愿。西域之地,若能善加开发,必成天下粮仓。”

众人下田细观。棉农们正在田间忙碌,见到这么多贵人前来,都有些拘谨。一位老农操着生硬的官话介绍道:“这棉花再过半月就能收了,看这长势,一亩能收两百斤籽棉。”

老张蹲在田埂上,仔细端详着一株棉花。他轻轻触摸棉絮,又捻了捻棉桃,忽然对夏林道:“给我找间屋子,我要作画。”

夏林会意,立即命人在棉田旁收拾出一间临时画室。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老张闭门不出。偶尔有文友想去拜访,都被夏林拦在门外。

“让他画。”夏林对众人解释:“他作画时最厌打扰。等他画完,保管让你们大开眼界。”

晌午时分,张朔终于推门而出。他满面红光,手中捧着一幅六尺长卷。

“诸位请看,《瀚海棉云图》。”

画卷徐徐展开,众人顿时屏住了呼吸。

但见画中棉田如海,一直延伸到天际。近处棉株纤毫毕现,远处则如白云铺地。画中还有辛勤劳作的棉农,往来巡视的士兵,以及若隐若现的水渠。最妙的是,张朔用淡墨轻染,颜料调色极为精准,不光将西域特有的澄澈天光表现得淋漓尽致还能给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延伸想象。

“神乎其技!”一位老画师颤声道:“张尚书这幅画,可谓前无古人!”

夏林端详着画作,忽然指着画中一个不起眼的角笑道:“好你个张仲春,把我画得这么丑?”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画中有一个青衣人正弯腰察看棉株,虽然只是个背影,但那吊儿郎当的姿态,不是夏林又是谁?

张朔得意地捋须:“形似不如神似,你这惫懒模样,我可是抓得准准的。”

众人轰然大笑。

午后,夏林便命人在棉田旁设宴。新鲜的瓜果、烤得金黄的馕饼、香气四溢的羊肉,配上西域特产的葡萄酒,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胃口大开。

席间,文人们争相赋诗作画,气氛热烈。张朔被众人围着求画,不得不让画童又铺开纸墨。

“老张。”夏林凑到他耳边低声道,“给你看个好东西。”

他使了个眼色,孙九真立即捧上一个长条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套十二色的西域矿物颜料,色泽之鲜艳,让老张顿时瞪大了狗眼。

“这是于阗来的青金石,龟兹的朱砂,疏勒的石绿……”夏林一一指点:“专门给你留的。”

老张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颜料,忽然正色道:“夏道生,你这西域,我要长住。”

夏林哈哈大笑:“求之不得!就怕你家夫人不答应。”

夕阳西下时,众人才依依不舍地启程回城。

马车里,老张依然兴奋不已,对同车的同僚道:“我原以为西域尽是黄沙戈,没想到还有这般景象。道生这子,确实做了件大事。”

那位同僚诧异的看了老张一眼,要知道天底下有且只有老张一个人能够这么称呼夏道生,但他可不能跟着老张一口一个“子子”的叫,只能岔开话题叹道:“更难得的是汉胡和睦,百姓安乐。这一路所见,各族百姓相处融洽,实在令人感慨。”

老张望向窗外,暮色中的棉田更显壮美。他轻声道:“我要画一套《西域风物志》,让天下人都看看这里的变迁。”

月氏楼华灯初上,盛大的夜宴即将开始。

夏林特意换上了一身深色常服,少了几分平日的杀伐之气,多了几分文雅。张朔更是精心打扮,一袭月白长衫,颇有林下之风,但两人往那一站就感觉像是黑白无常……

“你这身打扮……怎么的?看上谁家姑娘了?”夏林打趣道。

老张整理着衣袖,反唇相讥:“也不知道是哪个狗东西,好的妹妹到现在也没见着。”

笑间,宾客陆续入场。龟兹乐师已经就位,婉转的胡琴声在楼内回荡。

三娘今日穿着一袭淡金色宫装,雍容华贵,

她与夏林并肩而立,迎接各方宾客。这番姿态,让不少人都暗自交换眼色。

“陛下今日气色很好啊。”老张上前行礼,语带双关。

夏林一掌推到他后心,恶狠狠的道:“欠欠的!”

三娘倒是微微一笑:“张尚书远道而来,才是辛苦了。”

北汉太子刘承佑此刻带着使团入场,恭敬地向夏林行礼:“老师,学生代父汗向您问安。”

夏林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承佑长大了。今晚放开些,不必拘礼。”

来自各地的文人们也都换上了最好的衣衫,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谈。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等规格的宴会,既兴奋又紧张。

宴会开始,龟兹舞姬翩跹入场。她们身着彩衣,赤足铃铛,在鼓点中旋转跳跃。曼妙的舞姿配上异域风情的音乐,让中原而来的文人们看得目不转睛。

老张一边饮酒,一边在纸上快速勾勒舞者的姿态。夏林凑过来看了一眼,笑道:“你这老狗,尽画人家姑娘。”

“你懂什么?”老张吸溜了一下鼻子:“平日里见多盆中的茉莉,如今见了这漫山遍野的曼陀罗,自是有些快活的。”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文人们开始即兴赋诗,赞美西域风光。一位江南才子当场吟诵起来,夏林这会儿早就被敬酒的人围拢,根本听不到外头在闹腾什么,只是感觉自己一杯一杯又一杯……

老张这会儿也来了兴致,命画童铺开丈二宣纸,挥毫泼墨,点彩描金。不过一炷香功夫,一幅《月氏夜宴图》便跃然纸上。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歌舞笙箫仿佛要破纸而出。

“妙啊!”一位老翰林击节赞叹:“张尚书此画,可谓当代第一!”

夏林挣脱出人群拿起画作,忽然指着画中角笑道:“仲春,你这画得又不对啊。”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画中夏林正在与三娘低声交谈,神态亲密。

老张捋须笑道:“形神兼备,何错之有?”

三娘白眼轻翻,不自禁在桌下轻轻掐了夏林一下。这番动作自然被不少人看在眼里,但此刻各自只能是心照不宣。

宴会进行到深夜,不少文人已经醉意朦胧。老张拉着夏林来到廊下,望着满天星斗。

“真的。”张朔语气忽然认真起来:“你这西域治理得比我想象中好得多。来之前,朝中还有人你在西域穷兵黩武,如今看来,全是胡八道。”

夏林笑了笑:“穷兵黩武?我要是真想打仗,北汉早就平了。”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先把三条水渠全部修通,让西域真正变成塞上江南。然后……”夏林目光深远:“打通西行商路,让华夏文明远播四方。”

张朔沉默片刻,忽然道:“我回去后会想法子推行新政,就叫西国中治如何?你在西域做的这些事,应该让天下人都知道。”

“唉,再帮我往外推个消息。”

“我知道。”老张目光一凝:“大魏兵马大元帅与李唐皇帝陛下珠胎暗结,李唐太子便是夏林夏道生之子,若是有人想对太子下手,还是得掂量掂量的。”

就他二人的默契,根本都不需要多废话,此刻只需相视一笑,举杯对饮。

楼内,龟兹歌舞仍在继续。来自四面八方的文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暂时忘却了旅途的疲惫。

徐世绩与王卓恒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

“大帅这一手,可谓高明。”徐世绩轻声道:“经此一会,西域盛名必将传遍天下。”

王卓恒点头:“只是树大招风,恐怕会引来更多觊觎。”

“无妨。”徐世绩微微一笑:“大帅自有安排。”

夜渐深,月氏楼内的欢声笑语飘荡在鄯善城的夜空中。

这个西域的秋夜,注定要被载入史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