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边军保持高度警惕,对幽州方向的任何挑衅,予以坚决、果断的回击,但控制规模,不主动扩大事端。要让刘琨知道,安阳的刀,依旧锋利。”
“第二,加快定远新城的建设速度!我们要用这座新城的快速崛起,向所有人证明安阳的活力与潜力,证明我们是在开拓、在建设,而非割据作乱。这是最好的回应!”
“第三,周大人,你以安阳府的名义,撰写一份详细的奏表,将去岁幽州无端犯境、我军被迫自卫、以及战后我安阳安抚流民、发展生产、与草原各部和睦共处、开拓商路、兴建水利新城等事,一一陈明。不夸大,不隐恶,用事实说话。然后,通过我们在京中的关系,设法呈递御前。”
“第四,”叶明看向顾慎,“顾慎,你以镇北王世子的身份,也给你父王去信一封,陈明边境利害,请他在朝中代为周旋。幽州刘琨,其心叵测,非边关之福。”
众人领命,分头行动。
压力之下,安阳的运转效率更高了。通往新城址的道路上,运输建材和物资的车队络绎不绝。
第一批前往新城的,除了负责基建的工兵和工匠,还有其其格组织的数百名部落青壮,他们负责清理场地、搭建临时营寨,并准备在新城附近规划属于部落的居住区和草场。
定远新城的奠基仪式,选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没有过多的铺张,叶明、周廷玉、顾慎、其其格以及多位部落首领,共同铲下了第一锹土,埋下了刻有“定远”二字的奠基石。
“此城之立,非为一族一姓之私利,乃为边关永固,万民安居!”叶明站在简单的祭台上,声音传遍四野,“愿我等同心协力,共筑此城,以此为基,开创太平!”
“同心协力!共筑此城!”台下,汉民、部落民、军人、工匠……所有人齐声高呼,声震原野。
奠基仪式后,建设工作全面铺开。按照规划,首先修筑的是内城城墙地基和核心的府衙、仓库。
水泥被大量运抵,搅拌站日夜不停,工地上夯土的号子声、水泥浇筑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其其格和部落民众负责的居住区也开始平整土地,搭建起一排排整齐的毡帐和木屋,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临时聚落。
然而,就在新城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技术难题出现了。
用于烧制筑城所需大量青砖的砖窑,在尝试使用附近采集的粘土时,烧出的砖块总是强度不足,易碎易裂,严重影响了建设进度。
负责此事的工匠头领急得嘴角起泡,找到叶明汇报。
叶明亲自查看了烧废的砖块和取土点,发现此地的粘土含沙量偏高,且缺乏必要的黏合成分。
“看来,得改进砖窑和配方了。”叶明对闻讯赶来的林师傅说道,“格物院能否想想办法?比如,尝试在粘土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煤渣、或者石灰?调整窑炉的通风和温度曲线?”
林师傅拿起一块废砖,仔细看了看,又捻了捻取来的土样,沉吟道:“大人所言极是。不同的土质,需不同的配方和火候。我等可立刻设立试验砖窑,尝试多种配比和烧制方法,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适合此地土质的最佳方案!”
技术的探索永无止境,无论是在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还是在宏大的城池建设之中。就在格物院为砖块配方全力攻关时,来自京城的消息,也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安阳激起了层层涟漪。
刘琨的政治运作,似乎起了一些效果。朝中开始有零星的声音,指责安阳“擅启边衅”、“结交胡虏”、“靡费国资,大兴土木”。
虽然尚未形成主流,但这股暗流,已然让叶明等人感受到了来自权力中枢的无形压力。
零零读书网